当前位置: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看湖南美术工作者画笔下的时代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夏君香 编辑:张立 2021-02-22 19:33:03
时刻新闻
—分享—

“决胜脱贫在今朝·丹青共筑中国梦”湖南省美术作品展自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红网时刻记者 胡邦建 夏君香 长沙报道

“主题鲜明、规模盛大、组织有力、创作用心。”

“这些作品非常好,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内容真实感人,让人深受鼓舞。”

“展览让人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果,是在全国美术界走在前列的范例。”

……

由湖南省文联主办、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决胜脱贫在今朝·丹青共筑中国梦”湖南省美术作品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以来,受到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徐里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随着展览的持续展出,202件展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新成果的优秀美术作品引来众多市民的关注。

近年来,湖南广大美术工作者聚焦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采风写生活动。

用美术作品展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新成果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湖南美术工作者从不缺席,而“决胜脱贫在今朝·丹青共筑中国梦”湖南省美术作品展的故事,还得从很早说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此过程中,全省广大美术工作者聚焦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用画笔描绘和讲述党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三湘巨变、历史创举和感人故事。

与此同时,湖南省文联、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于2020年4月发布征稿通知。湖南省美术作品展的召唤,唤起湖湘艺术家的巨大热情并倾力创作一批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经过严格遴选,共有202件优秀美术作品入选。

从中国画、版画、水彩画、油画、连环画到综合材料、雕塑,从扶贫现场的山川变化、风土人情到脱贫攻坚征程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先进人物……2020年12月,随着湖南省美术作品展的开幕,这些作品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湖南省画院青年画院画家贾文广的油画作品《晨曲》。

脱贫了,笑容是幸福的最直接表达方式

晨光熹微间,一位身穿苗族服饰的姑娘身背竹篓、戴着头花,用一部手机做起了直播……

湖南美术馆展厅里,一幅名为《晨曲》的油画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作者是湖南省画院青年画院画家贾文广。

“画中的人物叫施林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花垣县十八洞村人。”贾文广介绍,自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回乡创业,施林娇就是其中一位。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用直播的方式帮乡亲卖货,当起了“网红”。

“当时在十八洞村采风,施林娇落落大方地走到我们面前,唱着苗歌,为乡亲直播带货,那种场景完全符合我画面的表达。”聊起创作的初衷,贾文广娓娓道来。在他看来,施林娇所直播的不仅仅是十八洞村的土特产,更是传递出精准扶贫以来,当地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想从另一角度紧扣脱贫攻坚的主题。晴朗的清晨,配合天籁般的歌声,正好构成了这幅《晨曲》。” 贾文广说。

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当发首倡之声。和贾文广一样,说起十八洞村和苗寨,画家唐植欣也有聊不完的话。2018年,唐植欣跟随采风团去到十八洞村,当地村民为他们自导自演了一个节目。就在演出间隙,一阵爽朗的笑声,吸引了唐植欣的注意。

“她们刚好在聊一件有趣的事情,大家有了共鸣,哈哈大笑。那个场面非常生动,特别符合十八洞村脱贫之后的状态。”这样画面深深刺激了唐植欣,短短几分钟的间隙,他随手拍摄了上百张照片,记录下这一场景。

在那之后,唐植欣花了4个月的时间,在照片素材的基础上,创作了水彩画《十八洞的故事》。在阳光的映衬下,14位阿妈身着苗族服装、佩戴银饰,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戴着斗笠,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脱贫了,笑容是幸福的最直接表达方式。通过精准扶贫,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正是村民从内心流露出的最真实的幸福感。”

画家康移风的中国画《今年村里喜事多》。

采风路上,知名画家成了“荣誉村民”

广大艺术家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和当地村民谈心事、话家常,从中获取创作灵感和来源。有的和村民们真正交上了朋友,有的甚至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新化县油溪桥村,一颗颗黄澄澄的柑橘塞满了箩筐,十几位村民聚在一起,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样一幅柑橘丰收的画面,来自知名画家康移风的中国画《今年村里喜事多》。

康移风不是油溪桥村人,却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2018年,娄底市开展“知名画家画油溪”采风活动,康移风作为其中一员,第一次来到油溪桥村。“走进村里,放眼望去,都是古朴院落和良田美景,村民们言语中都是村里的喜事。”见到油溪桥村的第一眼,康移风便爱上了这里。从那以后,他每年都会来油溪桥村采风创作,也见证了这里从贫困山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

“油溪桥村的山水风情以及村民勤劳致富的故事,特别有代表性,时刻感动着我,也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2019年、2020年,康移风以油溪桥村为题材,先后创作了《金山银山干出来》《今年村里喜事多》两幅美术作品。

为感谢康移风在油溪桥村文化振兴中作的贡献,今年1月,康移风被油溪桥村聘为文化顾问,并当选“荣誉村民”。“能够成为村里的一员,我感觉十分荣幸,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上的脱贫,还有精神上的脱贫,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油溪桥村的发展贡献一份文化的力量。”康移风说。

幸福的画面不止出现在油溪桥村,永顺县松柏镇也是如此。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当地村民陆续脱了贫。2020年5月,画家朱爱莲来到位于松柏镇的松柏水库进行新农村题材的写生与创作,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来自农村的她感同身受。

“农民的新面貌,农村的新变化,家园如此和谐幸福,和我们以前不能同日而语。”震撼之余,朱爱莲以松柏水库为背景,创作了中国画《幸福新村》。她告诉记者,当自己走在乡村的路上,看着农村的巨大变化,就情不自禁地想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现在的新农村。“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作为艺术家,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组织采风团,赴汝城县沙洲村开展采风写生创作活动。

关注乡村振兴,为时代留下精神印记

拥抱时代、关注现实、扎根人民,是新中国美术的重要创作传统,也是当代中国美术鲜明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品格。迈入新时代,如何用笔墨丹青描绘扶贫脱贫感人事迹?怎样用艺术语言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征程?

其实,“决胜脱贫在今朝·丹青共筑中国梦”湖南省美术作品展只是湖南文艺工作者聚焦脱贫攻坚伟大实践,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缩影。湖南文艺家所作的远不止于此。

近年,全省广大美术工作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采风写生活动,从不同角度展开创作实践,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2020年9月,湖南省文联开展“小康梦·千年梦”湖南文艺家看千年瑶乡采风创作活动,走进千年瑶乡,开启采风创作之旅;2020年11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组织采风团,赴汝城县沙洲村开展采风写生创作活动,正式启动湖南美术“双村”精品创作工程……

从偏远山区到红色革命老区,从少数民族特色乡村到乡村旅游示范村,在决战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湖南美术工作者走进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采风写生,用心感受山乡巨变,用情收集一手素材,描绘着时代的精神图谱。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百姓脱贫了,幸福生活来了,但美术工作者的使命还将继续。“未来,关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依然是湖南美术界的重要任务。”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石纲表示,下一步湖南美术工作者将进一步应对时代课题,围绕建党百年和乡村振兴等主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产生更多优秀重大题材美术作品,为时代留下丰厚的视觉形象和精神印记,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美术工作者的力量。

目前,湖南省美协正在积极组织“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湖南省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创作工作,展览将于今年7月1日前展出。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夏君香

编辑:张立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2021/02/22/90375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