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个出门打工的人
——百岁老奶奶刘岳姣对我说
摄影、撰文/老后
6月19日,在隆回大东山志愿者协会刘光界和戴厚善两位朋友的陪同下,我访问了当地几位百岁老人。
其中,六都寨镇朝阳村五组的百岁老奶奶刘岳姣,生于民国十年四月十二日(1921年4月12日)。娘屋里没有兄弟,只有三姐妹,她排行老大。
12岁那年,她村里有个在安江税务所当差的堂哥(名刘国聚)回来,说安江有个大纱厂要招女工,长沙来的易老板是他的朋友,刘岳姣就和院子里的其他3个小女孩一起随堂哥去安江进了纱厂。
那个厂子蛮大,有12个火灶(食堂)呷饭(吃饭),还有医院、学堂、商店,每隔几日就有一些美国人到厂里来。
童工进厂后,首先被安排到纱厂的学堂里读书,接下来便是半工半读,她说她学纺织技术学得蛮快,只学了一个月就挂牌出师了,此后一直在纱厂上班,一做就做了十六七年。
直到她28岁那年,刘岳姣说:“到处打仗,天天有飞机轰隆隆从脑壳上飞过去,吓死了,不想在厂里做了,就回到朝阳铺老家”。
后来,经朝阳铺学堂的校长欧阳海南做介绍,要她嫁给马坪一个小她七岁的男人做续房,听人家讲,那个男人是读了蛮多书的,前妻是长沙一个市长的女儿,生崽时死了……
“嫁把他莫好久就解放了,丈夫还只有21岁就被打成地主,跟着他硬是呷(吃)尽了亏,共生了十三个崽女,还反了(流了)一个,只养活了一崽一女”。
年轻时,绣花、纺棉、积蔴、做鞋、缝衣、担柴、推谷、舂米,样样都会做。
刘岳姣奶奶满一百岁了,儿孙们都在外面忙碌,她却一个人住在朝阳铺老家,与保姆相处相依。每日三餐,一餐要呷(吃)两碗饭,还要加一餐甜酒冲鸡蛋。生活从不挑食,么子都呷。
老奶奶生性开朗,为人善良,勤劳好动,至今精气神十足,除了有些耳背,头脑清新、记忆非凡、视力特好、行动便捷。
临别,老奶奶执意起身送我们到门外,还风趣地朝我说:“如今的人尽到外面去打工了,讲句真的,只有我才是第一个出门打工的人,嘿嘿!”
诚祝刘岳姣老奶奶健康快乐、寿比青山!
老后,本名刘启后,湖南隆回人,77岁。民间文化专家、著名民俗摄影家、作家。曾荣获全球华人文化领域最高荣誉“2014十大中华文化人物”、全球艺术家联盟“摄影终身成就奖”、CSR中国文化奖2015杰出贡献人物、全国非遗保护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传统村落守护优秀人物、全国最美家庭荣誉得主、湖南非遗保护十大杰出人物、湖南省十大道德模范人物、湖南省首推八大“新乡贤”人物、湖南省影协最高荣誉“主席特别提名奖、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盛世群星”称号。
来源:红网
作者:老后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