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评丨吴亚明:胸怀大爱天地宽

来源:红网 作者:吴亚明 编辑:施文 2022-03-30 11:03:0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微信图片_20220330095340.jpg

彭世民《凤凰花开的路口》图书封面。

胸怀大爱天地宽

——读彭世民《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感

文/吴亚明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便宴上结识了彭世民先生,又因为我们同一个太极拳师父,我要尊他一声师兄,便觉得他更有几分亲近,就叫老彭吧。

第二次见到老彭,他便赠送了一本书给我,他的新作散文集《凤凰花开的路口》。捧读这本新书,便爱不释手。老彭出身农村,当过兵、做过文书、读过军校,在公安机关、人社局工作过,最后到了平江县文联并当上副主席,丰富的人生履历成就了一位胸怀大爱的作家。

老彭的作品第一个最鲜明的特点:真情满怀

文章语言自然质朴,毫不矫揉造作,却能让人品出满满的真情。如《我的第二个身份》一文中,写他暑假期间为扶贫村的孩子办写作培训班,孩子们来了,家长也来了。物质扶贫只能满足扶贫对象眼前的物质欲望,而文化精神的扶贫却能给人一辈子的希望和幸福。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母亲就是在打盲班学习了三个月,八十多岁了,现在能读懂普通文章并与我交流,得益于当年扫盲,由此可见,文化精神扶贫是何等重要。没有教过书的老彭,不仅获得了孩子们的认可,还赢得了家长们的尊重,被尊称为“彭老师”。这本不是扶贫内容,因为爱,他就做了,而且效果很好。

又如在《我的民情日记》中写到希望村民们早日把我们当成“自己人”,没有了8小时工作制概念,早出晚归,走家串户,深入了解民情。当他得知扶贫对象方永爱因水田边管道坏了而犯愁时,主动掏钱帮他解决问题。当他得知扶贫对象刘安生因无钱添置家当而找借口拒绝搬迁新家时,他又掏钱帮他添置物件。虽然这钱并不多,却给手头拮据的扶贫对象带来了幸福。这是一种走心的扶贫。

尤其在《深夜的电话》一文中写到,跑加义,上长寿,将两位扶贫对象龙良辉、李园秋送往医院急诊,把李园秋从鬼门关上抢回来。从晚上十一点半忙到第二天天亮。这是一种把扶贫对象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精神,一种大爱。

除此之外,还和村民们一道摘杨梅、打山楂、挖冬笋、采鱼腥草、扯车前草,生生地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付出真爱就有回报。在《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村民》开篇对话描写:

“老彭,回村了!”

“嗯嗯,回村了。”

一个“回”字千斤万两,村民们完全认可了老彭,并把他当成“自己人”了。这个山村就是老彭的家了,他有别于别人说的那种“人在山里,心在城里”的扶贫干部。

扶贫工作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不少扶贫干部有怨气、有牢骚,倍感工作压力巨大。可我读不出老彭作品中有半点不悦情绪,读到的是作者把村民们当作亲人一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质朴的、纯真的,没有半点杂质。而这份感情萌生可以在《路口》中找到答案:“脚下的土地就会散发出久违的清香,那份你期待已久的希望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你。”如同艾青先生诗中所写“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彭将对土地爱延伸到对村民们的爱。

在《秋叶飘零》一文中,描述了弟弟过继,在舅舅家,受尽苦难而不幸去世,那是一种失去骨肉同胞,让人撕心裂肺的痛,读毕全文,让人潸然泪下。

在《河边的群鸭》一文里,写自己想帮助女同学方方,先是遭到拒绝“给她夹点儿菜,不料好心没有好报,她端着饭碗另外找位子吃去了。”到后来,为方方补课,帮她放鸭。方方终于被纯朴的真情打动,“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父亲的承诺》一文中,父亲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到江面山里砍伐楠竹,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用工资抵回来”一辆破旧的梅花牌单车。父亲虽故去多年,“每每想起,我都禁不住流泪”。破旧梅花牌单车,是父子情深的见证,倾注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饱含儿子对父亲的缅怀之情。

彭争武先生用《情到深处意最真》为《凤凰花开的路口》作《序》是最恰当不过了。

《凤凰花开的路口》第二个鲜明特点:画面感强

老彭注重细节描写,营造立体感很强的画面。如《山村的狗》,初进山里人家,守门的狗对我们汪汪狂吠。后来“人熟了,狗也熟了。”“几公里的路程,它一直悄悄地跟着,直到把我们送到住地,它才消失在黑茫茫的夜色之中。”那狗义务当起我们的保护神,一幅新时代的“那山、那人、那狗”的画面凸现在眼前,一个“送”字承载几多情感。

再如《我的民情日记》中写道:“狗狗们见了我们,跑来嗅嗅裤管,闻到山里熟悉的泥土味,摇摇尾巴走了。”这个画面从侧面表现了狗狗消除了对我们的戒备,将我们视同于村民们,我们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是一种融融乐乐的关系。

在《秋叶飘零》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月亮又圆又大,皎洁的月光照进屋里,妈妈抱着弟弟,依偎在窗台边给弟弟喂完奶,给他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然后自个儿对着小弟喃喃自语……”这是弟弟过继,母子分别的画面,凄冷的月色,几个简单的动作,表现母亲是何等心疼与不舍呀,母子连心,却又无可奈何,也为弟弟的不幸埋下了伏笔。

在《父亲的承诺》中有这样的描写:“见到我时,他的眼睛里有一束光在闪烁,霎那间,那光在他那张满脸皱纹的脸上满溢,就像池塘里涨出的春水。”这个画面表现出了父亲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之后而释放出开心、兴奋、幸福乃至骄傲的情感,艰辛劳动带给他的痛苦被拋到九霄云外了。

在《“薯”味人生》一文中,父亲为了让我实现当兵的愿望,有这样一个画面描写:“背着红薯,父亲拉着我说:‘走,我陪你进城里一趟。’十几公里的路,我们步行进城。父亲背着箩筐佝偻的身影,两鬓斑白的头发,辛酸中带着一种坚强。”这里通过画面表现父亲的高大、伟岸,令人肃然起敬之情。

像这种典型的画面描写不胜枚举。

总之,老彭的作品充满了爱,一种大爱,爱父母、爱妻女、爱兄弟、爱同学、爱村民、爱军营、爱军校、爱生活、爱山水,爱一切该爱之人、爱一切可爱之物。正是胸怀大爱,才使他在工作中不感到困难,即便有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微信图片_20220330095346.jpg

吴亚明,65岁,平江职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已退休。

微信图片_20180625085849.jpg

来源:红网

作者:吴亚明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2022/03/30/110666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