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三项制茶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肖正湖 编辑:施文 2022-11-30 17:18:52
时刻新闻
—分享—

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园采茶。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在婚礼上敬献“白族三道茶”。

红网时刻新闻11月30日讯(记者 胡邦建 通讯员 肖正湖)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全国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湖南有3个项目包含在其中,分别是黑茶制作技艺中的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黄茶制作技艺中的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

黑茶是茶类中唯一可以长期存放的品种,我国黑茶以湖南省的安化千两茶、益阳茯砖茶和四川省的雅安南路边茶最为著名。这些黑茶都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制作技艺科技含量高等特点。

湖南省安化县素有“中国茶乡”之称。明代万历年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销往西北和国外,民间因而有黑茶“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安化千两茶的制作分黑毛茶制作和精深加工两个阶段,黑毛茶制作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复揉、烘焙5道工序,精深加工工序则要复杂得多,包括筛分、拼配、软化、装篓、踩压、扎箍、锁口、冷却、干燥等一系列环节,经日晒夜露55天制作成黑茶成品。

茯砖茶产于湖南省益阳市,这是黑茶类中唯一具有发花工艺从而能产生有益菌的一个茶种,系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筑制成型和发花等环节制作而成。数百年来,在我国西北地区,茯砖茶与奶、肉并列,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成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和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经拣选后,以大小匀齐的壮芽制作银针。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肖正湖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655/74/121040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