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审美传承生态理念
——写在《文学中的一江碧水》出版之际
文丨胡睿臻
这是一本文学作品选评。所选择的篇目上至战国的《楚辞》,下至2022年才发表、出版的文学新作,发掘出一条在岳阳书写的绵长的生态文学传统,用选评文学作品的方式接续了生态文学的链条。
编选者对这些作品的精彩评点,揭示了生态理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依相融的物我关系,以感性的方式贯穿在文学作品的生发动因、构思方式、审美形态之中。编选者指出了这些要素在所选作品中的几种关系模式。
一种是《九歌》的颂神通神模式。因宗教仪式的需要,形成了用上天入地、穿行于云霓河海的人神共处、人神对话来构思作品的方式,产生了瑰丽的审美图景,人、神、天地、万物在其中和谐共处、平等交流;后来在洞庭景物中融会神话历史、思接古今的构思方式,继承和呼应了这种手法。
一种是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主流的感悟模式。万物构成的景色,通过感官而触发作家的内心、牵动作家特定时地的人生感慨。他们因景兴情、借景抒怀、融情于景、化景入情,情与景或者正向相应:晴朗生愉悦、萧瑟生哀怨、风浪生豪情、道路崎岖生世态艰险,或者反向相激:乐景让哀情更哀、在亘古的万物中顿感人生渺小功业易逝、在自然的融洽熙和中完成宦海浮沉名利争斗之后的心灵平衡与创伤疗愈,或者情随景迁:景物变幻多姿、心情高低起伏、诗文摇曳生姿。这些感兴、构思方式,形成了由景而情、以情染景、有景无情情在其中的表现形式,最高的审美追求是物我融一、情景融一、情思融一、情文融一,自然晓畅而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一种是现代作家的反思模式。反思起因于工业生产损害自然、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条件,个体陷入人事纷扰而无法走出心灵焦虑,艺术困于文化符号的循环而缺乏深刻的生命体验。反思体现为多种构思方式和多种审美形态,但不论是恶狠狠的语言方式,还是纵览一条河的污染治理,还是以生活原生态有代入感地呈现围湖造田激情之下的利益之痛、身心之痛、抉择之痛,这类作品的中间和背后都有一个大写的人,在浓烈的主观色彩、理性色彩中透露出围绕人、为了人的物我观念。
一种是现代作家自觉的移情模式。现代作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物我融一、万物平等的传统,吸收了西方文学万物有灵的观念和视角渗透、揉合、转换的手法,把人情化身到万物之中,为洞庭湖、麋鹿、港口、航船立心,表达洞的伤痛、麋鹿的欢欣,表现鸟儿在丛林田园中重新获得的展翅的力量、渔民的锅碗瓢盆和船夫打满补丁的帆在江面湖面构成的日常的和谐。这类作品题材不一、文体不一、风格不一,但都散发着平和而有力的审美共情力,在新的层面达到了物我融一、情景融一、情思融一、情文融一。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审美让人在感性的愉悦和震惊中、不知不觉地感受某种观念、某种感情,不知不觉地改变认知结构、情感结构、行为方式。《文学中的一江碧水》所选的篇目及编选者所揭示的上述内容,将引导本书的读者克服时代、语言、文体、审美习惯的偏好带来的隔阂,较为自觉地把作品中的生态理念融入自己的情感、观念、理想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以文学工作者特有的方式践行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文学优秀成果,把文学中的生态理念转化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念的文化使命。这应该是这本书的编选、评点方式所具有的长远价值。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 胡睿臻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