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时武陵掌上明“猪”,今日常德“圈粉网红”|博物馆里的湖南⑨

来源:红网 作者:黄刚  陆蓉 编辑:徐丹 2023-10-19 10:10:06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文案:张俊 文建美 实习生 罗定康 苏茜 设计:赵冰 成静岚 周颖 毛雨浓

常德素有“文物大市”之称,在这方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古遗址分布密集、文化演变连续,在湖南乃至全国都较为罕见。

位于常德城头山的古城遗址,向世界展示着常德乃至湖南精彩的农耕文明。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今天,我为大家当讲解员,讲述起我的新家和我眼中的常德历史文化。

古人的“掌上明猪”

图片

滑石猪。

我是谁?

上面这张“靓照”就是我——常德博物馆内一只体态混圆、憨态可掬的滑石猪。

欢迎大家来到武陵郡,现名为常德市,我来自西汉时期,今年大约2100岁,身长26.5厘米,于2007年3月23日从德山恒安三期工程工地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

图片

我的邻居们,常德博物馆展区一角。

千百年来,猪因憨厚可爱、性情温顺,特别是其肉质口感佳、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如果你要问我以前的家是什么样,说实话,我记不清了。依稀记得我的家很大,院子里人很多,书香气息浓厚,是当时常德地区的“身份人”。

图片

常德博物馆。

现在这里是我的新家,常德博物馆。

常德博物馆副馆长龙朝彬一般这样介绍我:抿嘴拱鼻,眯眼憨笑,生动逼真,憨态可掬,凸显出了古朴的美感。

我还是湖南最大的滑石猪呢。

我出自常德德山的一处大型墓坑,墓主人是常德当地大户人家,与我一起出土的还有多件文物。

图片

市民体验古代投壶活动。

我是用滑石经过精美的工艺打造出来的。滑石,也称“萤石”,是一种非金属的硅酸盐矿物原料,石质比较柔软,甚至用指甲便可留下划痕,是目前已知最软的矿物。

同时,滑石有油脂、蜡烛般的光泽,又具有滑腻的手感,故取名为“滑石”。汉代时期,以滑石器随葬的习俗达到顶峰。

在我们那个年代,猪是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寓意多子多孙。离世的贵族都会带着我们,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继续享有财富,同时保佑后世趋吉避凶、子孙兴旺。

于是,我就成为了当时财富地位的象征,也成为了达官贵人们的“掌上明猪”——握着我,象征财富就握在手中了。

跟着我一起出土的,还有近百名兄弟。但是,我是最大的,也是体态最丰满的。

龙朝彬说:“猪成为陪葬品,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在养殖猪。这也反映了常德地区在当时土地肥沃,老百姓勤劳肯干,生活相对富裕,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先进。在保障人的粮食供给的前提下,有多余的资源饲养家畜。”

我们刷屏了“朋友圈”

我的新家从2014年12月启动改扩建工程,2020年5月重新对外开放。

目前,经过整理、征集,我和其他兄弟姐妹共有5万余件(套),已经完成整理入藏的有12071件(套),其中,属国家一、二、三级文物的珍贵文物就有1650件(套)。

图片

市民体验古代文物拓印。

近年来,我们的新家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已然成为了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凝聚点。

通过举办系列展览、落实免开工作、开展宣教活动等系列举措,让国内外游客、常德市民切实感受到了浓厚的常德历史文化;而秩序井然的管理、周到细致的服务则让我和我的伙伴们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图片

常德博物馆开展考古体验团系列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考古。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我们家还首开夜场,趣味闯关、精彩演出、专家导赏……一大波精彩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夜间观展的同时还能“嗨”不停。

我家策划的系列活动,很多都是我那个年代玩的。比如“五谷丰登”谷物大转盘、“承古拓今”金石拓片、“百步穿杨”投壶体验、“化零为整”文物拼图、“寻宝”拍照打卡,市民游客穿梭在各个展厅,将一个个闯关任务完成,美滋滋地将文创礼品领到手。据统计,5月18日当晚到馆的市民游客突破6000人次。

图片

孩子们体验考古乐趣。

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大家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孩子们和“大盆友”们都非常喜欢。博物馆的系列活动,也让我们刷屏了“朋友圈”,不少市民直呼被“圈粉”。

图片

端午佳节,孩子们体验学习包粽子。

方寸之间,凝聚千年。为了让文化持续传承,我所在的常德博物馆可谓下足了功夫。

图片

现场讲解常德的历史故事。

告诉大家,常德博物馆的网上虚拟展厅做得很不错哦!登录“常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预约各种活动,进入3D文物空间,还可以时刻看到我和我的伙伴们。

勤奋乐观的沅澧大地

近年来,在常德人民的不断努力下,常德的发展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舒适。

图片

常德夜色。

在博物馆待久了,我从文物专家、讲解员那里,也了解到不少关于这片土地的时代往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1600多年前,大诗人陶渊明,描绘了一个发生在武陵,也就是我的家乡湖南常德的故事。故事里,武陵渔人通过一个小山口,走进了令后世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如今,桃花源也成为了常德重要的文旅地标。

图片

常德城头山古城遗址,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稻作文明。

在离我不远的澧县城头山,一座城,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稻作文明。

这里,不仅诞生了最早的“城里人”,更有全世界已发现最早的、形状最好的、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

6500多年过去,城头山遗址已经成为湖南农耕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而沅澧大地这片厚重的土地,仍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图片

常德桃花源机场。

这里,山环水绕,既有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湖南屋脊”壶瓶山,也走出了林伯渠、宋教仁、丁玲、翦伯赞这样的名人。在湖南各市GDP排行榜上,常德居“湖南第三城”。

图片

常德人的丰收场景。

一直以来,以农业为倚仗的常德人,凭借勤劳踏实肯干的精神,让这片沅澧大地熠熠生辉。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这是一种内敛含藏,时刻处于一种谦恭,但又积极向上勤奋乐观的态度。”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副院长周勇说,这或许是常德、常德人给自己的定位。

图片

常德河街夜景。

谦恭又积极乐观的常德人,从不缺少英雄主义,周勇表示,常德也是一座英雄之城。远的不说,光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常德会战,就震惊中外。8000多名虎贲将士,除83人突围外全部战死,无一投降。这场战役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常德深知,农业是底色,产业是根本。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这座农业大市正在向经济强市迈进,不断把农业农村的先手优势转化为整体的发展优势,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图片

常德在积极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图为中联建起产业园一角。

我知道,如今我的家乡正在积极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以团结一心、勇于开拓的精神奋力前行,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不断奋斗。

在这里,我向大家发出诚挚邀请,来常德吧,走近我们,从常德的历史中寻获智慧与力量,面向未来,与这座我们热爱的城市共生共长。

螃蟹文底_GIF.gif

来源:红网

作者:黄刚  陆蓉

编辑:徐丹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754/53/131759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