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爱广《蓝蓝的勾蓝》作品研讨会在江永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易小兵 编辑:施文 2023-10-24 09:20:2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1024084517.jpg

10月22日,《蓝蓝的勾蓝》作品研讨会在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举行。

微信图片_20231024084529.jpg

活动现场。

微信图片_20231024084548.jpg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4日讯(通讯员 易小兵)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世外桃源勾蓝瑶,涧波晶透耀潇湘。10月22日,由湖南省作家协会、永州市文联、中共江永县委、江永县人民政府、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蓝蓝的勾蓝》作品研讨会在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举行。

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胡革平,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谢宗玉,永州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桂砺锋,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翼平,中共江永县委副书记、县长何德波,江永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厚德,江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飞云,江永县政协副主席何忠明,以及龚盛辉、贺秋菊、聂茂、晏杰雄、陈新文、王涘海、杨丹、吴帼屏、赵燕飞、李科、刘忠华、杨中瑜、王敦权、魏佳敏、米祖、易小兵等40多位专家、作家、评论家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吴茂盛主持。

《蓝蓝的勾蓝》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永州实力派作家桂爱广近五年来创作的中篇小说集,最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集精选了《翻过神仙岭》《蓝蓝的勾蓝》《铁裁缝》《渔鼓声声》《红砖》五个中篇小说。该书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热点,写出了湘南人民面对乡村振兴的振奋和喜悦、骄傲和自豪,尤其是写出了湘南特色山乡巨变的火热现场与激情旋律,以小见大地讴歌了中国乡村振兴的时代进程与广阔世界。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蓝蓝的勾蓝》是一部地域性强,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塑造了一批有鲜明个性的平凡人物,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良好范本,是纪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佳作。同时,《蓝蓝的勾蓝》叙事干净,摆脱以往正史叙事的宣讲与教化窠臼,在宏大叙事的钢铁框架中加入了人性的血肉、生活的经验与时代的面影,在秉承扎实的写实传统中加入了现代叙事处理,设置的悬念与线索穿插巧妙浑然,使小说变得好看,丰富而厚重。

胡革平认为,《蓝蓝的勾蓝》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精神,充满正能量。《翻过神仙岭》讲述的是永州干部驻村扶贫的故事,《铁裁缝》写的是电焊工人技术创新的故事,《蓝蓝的勾蓝》写的是“浪子回头”回馈家乡的故事,《红砖》写的是乡村的爱情,读者能够在每一个故事中感受到鲜明的时代气息,获得丰沛的精神养分。二是塑造了一批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驻村干部张金强、渔鼓传人王老八、工人土帽等,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和锲而不舍的奋斗,在各个领域脱颖而出,作者在奋斗中塑造了他们的时代英雄形象,书写了人民史诗。三是整部作品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首先语言鲜活,随处可见永州土话,“姐姐做鞋,妹妹捡样”,读来亲切自然;其次生活细节鲜活,《铁裁缝》中土帽洗澡、嗑瓜子等都写得特别精彩。这些都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生活基础、深厚的语言功底。

谢宗玉认为,桂爱广的小说扎根在中国大地,赓续了东方叙事美学,真正讲好了中国故事。他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热门话题入手,用朴实洗练的文笔,写活了一大群基层干部和底层百姓,叙事文风与人物形象相融相洽,浑然一体,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他的小说是社会温暖的手术刀,而不是人性冰冷的解剖刀。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人格理论中,他对准的是由自我向超我过渡时的上扬人性,而不是自我向本我下潜时的晦涩人性,人物和故事既保留了可亲的真实性,又弘扬了可敬的价值观,让读者在喜闻乐见中,提振自己的精神品格,为群居生活的和谐与人类文明的推进,发挥了文艺真正的作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蓝蓝的勾蓝》是一部地域性强,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塑造了一批有鲜明个性的平凡人物,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良好范本,是纪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佳作。同时,《蓝蓝的勾蓝》叙事干净,摆脱以往正史叙事的宣讲与教化窠臼,在宏大叙事的钢铁框架中加入了人性的血肉、生活的经验与时代的面影,在秉承扎实的写实传统中加入了现代叙事处理,设置的悬念与线索穿插巧妙浑然,使小说变得好看,丰富而厚重。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桂爱广,男,湖南祁阳市人,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芙蓉》《湖南文学》《湘江文艺》《青岛文学》《厦门文学》《散文百家》等报刊杂志。中篇小说《翻过神仙岭》获湖南省“梦圆2020”主题文学征文奖。担任编剧的院线电影《黄甲岭之恋》荣获2021年第十七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奖,2021年新西兰亚太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毛泽东文学院第21期高研班学员。出版中篇小说集《蓝蓝的勾蓝》。

与会专家发言: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龚盛辉:认真读完后,感到非常亲切,无论是作品讲述的故事,还是作品的语气、语境,都是家乡江永的,可以说它是地地道道的写江永的文学作品,地域特色非常浓郁,很接江永的地气。同时,《蓝蓝的勾蓝》结构完整,闭合严密;结构悬念落差大,读起来引人入胜;结构张力比较大,内容丰富。此外,人物形象非常饱满鲜活。

湖南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贺秋菊:《蓝蓝的勾蓝》的5个中篇小说是作家桂爱广近五年创作完成的,从写作时间先后来读,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家的成长。这些作品题材广,语言鲜活,人物生动,生活气息浓郁,无论从故事性、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都较好地展现了小说家的创作能力。桂爱广的文学创作在湖南基层作家中较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中南大学文学院聂茂教授:桂爱广的中篇小说集《蓝蓝的勾蓝》紧密贴合时代,立足当下现实,以积极的方式对沸腾的乡村生活进行深情讴歌,因而他笔下的乡村之美更多的是这个时代客观而真实的呈现。桂爱广的小说从宏观层面塑造了一个交通顺畅、民风淳朴、产业兴旺、思想开放、文化繁荣的乡村形象。桂爱广的乡土叙事并没有止于对乡村形象的刻画上,他还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城乡关系上,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这是作者从中观层面审视脚下的这篇热土。

中南大学文学院晏杰雄:《勾蓝》摆脱以往正史叙事的宣讲与教化窠臼,在宏大叙事的钢铁框架中加入了人性的血肉、生活的经验与时代的面影,在秉承扎实的写实传统中加入了现代叙事处理。能讲好故事,树起一系列人物,呈现野性、倔强的地方文化性格,收纳地方婚丧嫁娶等文化习俗,五部作品合起来建构了他的湘南文学世界;采用现代主义的叙述时间处理,打破线性叙事,如《勾蓝》采取从中间开始讲述的方法,从男主角盘志群返乡讲起,然后倒叙6节写他家族与青少年顽劣事迹,形成一个今昔对比的结构。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于2021年12月在中国作协十代会上首次提出,2022年8月在湖南益阳正式启动。桂爱广及时呼应了中国作协推出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这些重大的时代主题。《蓝蓝的勾蓝》传达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为真善美歌唱书写的价值观和立足当下、扎根泥土的时代感以及耐住寂寞,不忘初心地写作的小说家态度。

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杨丹:读桂爱广《蓝蓝的勾蓝》,如同与一个老友见面,一口气读完,竟还觉意犹未竟,欲罢不能。作品娓娓道来,圆融流畅,是一本主题鲜明、人物鲜活、语言生动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该书是新时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良好范本,是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佳作。这是主旋律作品,但不影响它的文学感染力和传播力。

《湖南文学》执行副主编赵燕飞:2018年,桂爱广在《湖南文学》发表了中篇小说处女作《翻过神仙岭》,这部小说也是他新近出版的中篇小说集《蓝蓝的勾蓝》里的第一篇。五年时间,对于桂爱广来说,足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翻过神仙岭》到《蓝蓝的勾蓝》再到《铁裁缝》,他在小说创作之路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辨。桂爱广当过记者,当过基层干部,因此,他对当今社会热点拥有一种超出常人的敏锐感,他写精准扶贫,写乡村振兴,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能做到信手拈来,娓娓道来。

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忠华:桂爱广《蓝蓝的勾蓝》具有新的质素,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形成的一种新文学现象“新乡村叙事”提供了较好的文本。乡村作为社会文化组织与人居社区的实体存在,区别于“乡土”和“农村”,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特定的时代语境中,用“新乡村小说”指称爱广先生的几个中篇小说特别是《蓝蓝的勾蓝》《翻过神仙岭》等篇什,我以为更加准确。而“新乡村叙事”正是基于当下时代语境中文化元素发生转场和变异,文化乡愁、生态关怀和新乡村人物形象,成为新叙事支点,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呈现出“冲突——融合——共生”新的叙事结构和美学路径,非常值得关注。

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敦权:《蓝蓝的勾蓝》具有真实性、地域性、趣味性三个特性。总之,这“三性”,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自然、亲切。没有陌生感、隔离感。看熟悉的人物,观熟悉的地方,见熟悉的事情,兴趣盎然,掩卷而思,意味深远。

来源:红网

作者:易小兵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754/68/131930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