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作·创意写作丨荷野:药园

来源:红网 作者:荷野 编辑:施文 2023-12-12 15:28:03
时刻新闻
—分享—

landscape-5578712_960_720.jpg

药园

文/荷野

药园位于学校东方,药学院旁,体育馆前。东面是一堵红砖矮墙,阻隔药植向墙外发展,那儿是私家桃园。药园面积虽小,大概十几亩,但对于我们这个面积本就不足600亩的新校区来说,有如此大的药园也足够奢侈了。我刚来学校的时候,也许是秋天的缘故,从未注意到学校还有药园,每次经过,只是把它当作一块还未开发的荒地。第二学期的春天,那块荒地上,冒出一些嫩绿的苗,经同学介绍,我才知道这儿有一个药园。

那时我手头正好有一本《中草药图鉴》,渴望得到一些有关中草药的知识,药园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想进一步了解中草药的愿望。闲暇时,我就捧着它来药园,识别花草,就这样我在学校又多了一份乐趣。

然而,我终究是个没有耐心的人,凡事浅尝辄止,对药草的研究也是一样,稍稍认识后便不会再进一步钻研,没有记住各种草药的具体作用和用法,只能大概区分它们的性味,体会到知识的庞杂和内心的喜悦后,不禁感叹:中医若是没了中草药,就像夜空少了月亮。

我第一个认识的是杜仲,它是整个药园中最高大的一员,栽种在药园的周围。虽说它们新栽不久,却能与路旁的法国梧桐相媲美,英俊的身姿跟白杨有得一拼。它们卵圆形的叶片上有一条叶脉,如犁沟,将叶片从中间分为相互守望的两兄弟。

我意识到药园,是早春,药草还未生长齐全,一眼望去,黏土地灰扑扑的,映入眼帘的是没有叶片的山茱萸和木瓜树,但在地面,一两株冒出的嫩芽,刺破了冬天,让人感觉到了生气,这儿蕴藏了生机。一两场雨过后,稍不留意,它们已经占据整个地面,在空中摇曳着身姿。最惹人注目的是那金黄的连翘,一团团热烈得如瀑布,流泻在药园的路边上,比迎春花更能吹响春天的号角。

山茱萸吐出了新芽,宣告春天正式来临,杜仲披上新绿,苦参从地里伸出手臂,角落里的车前草和蒲公英开始生长。园丁开始翻耕土地,苍术、白术、泽泻、牛蒡、大黄,还有决明子,纷纷被园丁栽进了土里。芍药和牡丹开始开花,牡丹雍容华贵,芍药清丽脱俗,它们虽然少,在药园就那么一小片,十几株,但它们对药园的衬托作用不可忽视。在药园东方,靠墙的一边,白丁香开花了,喇叭状的曼陀罗花、伞一样的虞美人也相继开放,一种花谢了,另一种花接着开,它们开得如火如荼。南边墙角,刺人的阔叶十大功劳、皂荚、国槐、银杏纷纷吐叶,细小的紫苏、益母草、龙牙在树底下赫然成苗。乌头、石竹、罗布麻、秦艽不甘示弱,在西边占据了自己的领地。

药园外围,杜仲、女贞、银杏、木瓜、松柏郁郁青青,给药园披上一条绿围巾。五月过去,六月来临,药园进入了盛夏,决明子和甘草成了园里的主角,它们应时开花,长得很茂盛,而其余植物花期已过,只剩下绿色的外衣。决明子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它们有傲人的资本,有花生一样的叶片,能长到和人一样高,在盛夏,一畦畦土地开出了落花生一般黄色的小花,它们摇曳着,远远地就能吸引人的目光。

七月和八月,天气还很炎热,地面上射干开得热烈,而与它相伴的茱萸保持沉默,枸杞却很欢欣,它们在培育自己的果子。苍术的叶片已能刺人,白术的根茎开始膨胀。桔梗想必已经憋了很久了,看着大家你争我嚷,忽然一夜之间,释放出它的蓝色精灵,为成熟的药园铺上了一层浪漫,吸引许多人前来观赏。而它们的花朵萎地时,又让人忧伤。

九月,桔梗花期已过,射干结出了果实,甘草茎叶成熟,防风有些已被翻掘,大黄也面临被挖取的命运。苍耳的果实已能扎人,儿时我曾把它放在同学的头发上。紫茉莉叶片已带黄色,紫色的花依然开着,夕阳下,熠熠耀眼。药园渐渐染上了金黄色,丰收的季节到来。黄澄澄的柿子成了药园的灯眼。土地上的植物,跟苍术、白术的叶子一般,渐渐地干枯和老去。皂荚掉叶,银杏金黄,女贞果子紫黑得发亮,杜仲掉落自己的叶子,准备迎接寒冬。

冬天的药园黯淡,与大地浑然一体,如落叶归根,药园热闹了三个季节,此时回到大地的怀抱。被园丁刨去了甘草的土地裸露着,女贞、柿子树下干草倒折。东边的墙也只是墙,没有了瓜蒌的攀爬,没有了凌霄花的傲慢。杜仲、油松被刷上了白色石灰,好在苦参落了叶的茎干被工人割去,留下根茬第二年发芽。寒露、冰霜一番番来临,土地干裂脆响,所有的根茎和种子都屏气凝神,等待第二年春天,与阳光和雨水相见,它们才会再次焕发生机。这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药园里背书的人,他们在大地上活动着,或站或蹲,有的还自带小板凳,躲在干枯的药草下背书。提及在药园的人,我至今记得两个小片段。

一次我在药园闲逛,前头忽然走来一群人,举着一面黄旗,热热闹闹,他们在识别药草,我跟了过去。走近,我发现讲解者正是我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他娴熟地向人讲解各种草药的名字和功用,让我诧异不已。事后,我才知道,他和一个学中医的朋友,联合中医班的同学,共同发起了这次识别药草活动,他俩不辞辛苦,前前后后忙了大约半个月,毫无收益,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草药。他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想必下了不少苦功。那天他俩的劲头,如初夏的药园,而那些学子,正如药园中的决明子、甘草、桔梗、泽泻,挺直了身子,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大有不占尽药园誓不罢休的劲头。

也是那时,我想起自己的第一志愿,若不是选择了服从调剂,我应该在学习中医。这次活动重新激发了我想当中医师的冲动,心想自己若是成了中医师,将来开一家诊所,药草环绕,芳香扑鼻,如同坐在自然中一样惬意,闲暇时,种种花草,爬爬山,锻炼锻炼身体,晚上,还可以写写文章。然终究只是想想,并未实践。

还有一次,大二下学期开学不久,不知什么原因,系里要全班为药园翻耕土地。我挖了一会儿,开了一会儿小差。墙外的桃花含苞待放,从沣河吹过来的风变得柔和,天空的灰云微微闪现闪电,很快会有一场雨。同学在劳作,挥动锄头,一会儿弯腰一会儿起身,我诗兴大发,胡诌了一首,取名《春天的诗》:春天的诗在哪儿?/在院外那皎洁的梨花和/热烈的桃花/诱使我们跨过高墙/去追逐春天的音响。

我用短信将它编好(那时还未用智能手机),发给了一位远在东莞打工的初中同学,没想到很快便收到她的回复。她那时正和另外一位同学在一起,读完之后,她们说写得很好,让人有些惊喜。收到回复,我也惊喜。现在看来,这诗不怎么样。当时我们之所以感到惊喜,大概因为我们都处在同样的春天里。

这位初中同学本有很好的文学底子,读书时喜欢写文章,因家庭原因,没有继续求学,南下打工去了。望着药园,我想起了《诗经》里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写的是一个姑娘,要出嫁了。

往后,在学校的那些日子,我还是会时常去药园,识别中草药,在认识草药的同时,除了那首《桃夭》,我还会想起其他一些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那时我已隐约感觉到,填志愿时,我选择中医院校,不仅仅是因为想学中医,还因为这些包含中草药的诗。某一天,我发现,我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下麻黄、桂枝、防风、荆芥,在另一个笔记本上,开始练习写诗。

(原载于2023年第5期《创作》)

荷野,湖南师范大学电影专业(创意写作方向)研究生。作品散见于《创作》《散文诗世界》《诗词报》,印有诗集《记忆之盐》、童话《蝶翼》。

定最终版.jpg

来源:红网

作者:荷野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756/56/133452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