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随笔丨范良君:幸存的文庙坪、永远的樊西巷

来源:红网 作者:范良君 编辑:施文 2023-12-27 17:26:55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1227151551.jpg

幸存的文庙坪、永远的樊西巷

文/范良君

乘坐11路公交,在人民西路樊西巷站下车,马路正对面,是衣铺街,再往北200来米,就是当下声名显赫的坡子街、太平街,今天,仍没准备去那,我是来寻路文庙坪的,一个月里,数不清是第几次了。

文庙坪东起今黄兴南路,西至湘江中路,南临西湖路、北至人民西路,面积343亩,因长沙府学宫而得名。长沙府学宫,长沙府辖12县州的“最高学府”,曾经湖南文化教育中心,地理位置言:昔日长沙城区的中心!

进入下黎家坡巷,就算是到了文庙坪,只是,而今的文庙坪不能再与人侈谈“规模”了,所谓“坪”,仅余500多平方米,一场文夕大火将文庙等许多建筑焚毁殆尽,废墟上就是我走到下黎家坡巷尽头所见:西文庙坪巷、师敬湾巷、南墙湾巷、泉嘶井巷等,一些弯曲、逼仄的小街、小巷。给众多长沙人以慰藉的是,“坪”中央的“西文庙坪牌坊”、长沙府学宫“遗孤”的它,所幸完好无损。要不是因为这牌坊,面前这“坪”能否存在于今世,都值得怀疑!——不是我危言耸听,曾几何时,这牌坊就被两幢民居卡在房屋的中间,抽身不得,哪有能力来谈“坪”——网上搜索到的陈先枢先生,他是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地名区划学会会长,名副其实的“老长沙”,就是他,保存的这图片!

文庙坪牌坊系四柱三间重檐麻石牌坊,正门额坊的上部刻有“道冠古今”四字,背面二字是“贤关”:6米多高, 5米多宽,牌坊上下,墨色斑斑,那是沧桑岁月留在它身上的印记。

而今的长沙,麻石牌坊有不少:太平街、登隆街、寿星街、化龙池、东茅街……西文庙坪牌坊这样完好无损的古牌坊,似乎从未见识过,我的判断很快在另一位“老长沙”那儿得到证实:它,不是“之一”,是“唯一”!

仔细再瞧它:正面上、下坊上雕刻有“二龙戏珠”“狮子绣球”的图样,正脊上,还有麒麟、卷草等纹饰,两端是龙头鱼身吻兽,檐下有缕雕花板……刀法细腻,做工精致;整座牌坊厚重,端庄,凸显出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见识西文庙坪牌坊,是我数次探访文庙坪的成果,如愿以偿,一时好不惬意。只是奇怪:在此之前,当我拿着网上下载的西文庙坪牌坊图片给一当地人瞧,她很热情,告诉我她本住在樊西巷路边上,因为拆迁,才搬到劳动新村去的,50多岁的她,竟然说,没有见过这西文庙坪牌坊,让我凉了半截,以为,永远见不到活着的它了。

说来,也不奇怪:为了找寻樊西巷,我询问了6位当地居民,有店铺老板,也有摩的司机,包括这位女性。为了达到目的,从不抽烟的我,还特地买了一包“芙蓉王”,他们一个个这里指指,那里划划,毫不犹豫地认定樊西巷的存在,让我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直到我在公交站台旁一棵大树下打探到樊西巷的下落。

那里,一块不甚光亮的金属标牌上明明白白写着:

樊西巷,清《湘城访古录》曾作“藩西巷”,因位于明藩王府之西而得名……21世纪,因修筑人民西路,压占樊西巷路幅,此巷消失。

“老长沙”,又在玩幽默!

作为文庙坪北向边界的樊西巷不复存在,已成事实,它的大名不能再留在地图或者路牌上,无可非议;在公交车经过曾经的樊西巷时,喊一声“樊西巷站到了”,这心情,可以理解吧!

“老长沙”偏偏忘了世界上还存在如我这样较真的人:既然你公交站台名为“樊西巷”,我就一定要去这巷子瞧瞧。

“老长沙”似乎也没有错,樊西巷仍旧存在的:人民西路两侧,那是怎样的一些人行道啊!一方方坚实的青石板上,镌刻着一幅幅线条优美的图案,竟然,还有图文并茂的“长沙府属总图”“善化县城图”、以《易经》“阴阳五行”为内容的简牍帛书,以及标明“汉居延简”的书法作品,如果让这些青石板站立起来,展现在美术馆大厅里,足够人们品读、学习好一阵子。

这里,长沙人永远的樊西巷!

告别西文庙坪牌坊,我似有不舍,十多米远了,又回过身子,再一次给牌坊留影。我手机里西文庙坪牌坊图片上有俩小孩,我的:牌坊下坐着俩老人,都很有趣。

我决定不按原路回去,试图尽多一些了解文庙坪——长沙府学宫。先是走泉嘶井巷——人说,巷里本有一井,夜晚时分,井里会传出嘶鸣之声,故名。又走学宫门正街,然后,是师敬湾。好在这“迷宫”里没有死胡同,即使巷子宽不过50来公分,我也可穿过去,走进另一条冠有大名的小巷里。来到一砌有围墙的院落前,一瞧门面:长沙市粮食局幼儿园,大门两边是袁隆平院士的题词:“种粮育儿,贵在精心”;一旁的文字还介绍:院子乃“一代宗师”刘崐的故居。哇!

云南人的刘崐,是晚清湖南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级官员,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湖南学政、湖南巡抚等多个要职。在任湖南巡抚期间,重修天心阁、大修岳麓书院,用现在的语言评说:对于湖南的文化教育建设,他颇有建树。

走到学院新村,路面宽了许多,继续向前,是学院路,以为人民西路就在前面了,一抬头:长郡中学!

长郡中学,本就在文庙坪范围内,只是没料想, 它与文庙坪——长沙府学宫如此接近,近朱者赤,难怪它“牛”!

去过文庙坪——长沙府学宫,我才清楚,同为教育机构, 文庙——学宫是官办的,书院,如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是民办的。长郡中学,由提倡新学的长沙知府颜钟骥在1904年创建,初名“长沙府中学堂”,是当时唯一的府立中学堂,某种意义上说,她是长沙府学宫的延续。而今的“长郡”,长沙“四大名校”之首,享誉中华的高级中学,算是没有辱没长沙府学宫这官办最高学府的威名————这里,我也幽默一下!

待我对长郡中学深入了解:一大批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徐特立、李维汉、李立三、任弼时、李富春、肖劲光、陈赓、曾三, 以及,陈子展、周世钊 王季范、易培基、杨东莼等著名教育家、张孝骞、沈其震等十三位科学院院士、美学家蔡仪、音乐家吕骥等,他们或者在长郡中学任过教、或者在这里读过书,这里,就是他们的“最高学府”!

我,实在“幽默”不得,唯有敬畏!

一时兴起,我决定回头顺着长郡中学的“西围墙”,回到人民西路去。

先是三府坪巷,接着是师家湾巷,只见这里许多建筑的墙体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红颜色的“征”,这显然与将要发生的长郡中学的扩建有关。我担心:长郡中学真要扩建,湖南提督学院遗址怎么办?墙上的文字告诉我,眼前这一截围墙,是清雍正时期湖南提督学院旧址所在。提督学院,学政办事机构是也,而今,长沙市人民政府将其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又有“政府”忙的了!

紧接着,是仁美园巷。这里果然有文章,一个“问学坡”,一个“仁美亭”,两紧贴着长郡中学围墙建造的亭阁,似乎都与学问二字有关。它们与我随后所见、人民西路一侧仁美园里的“四眼井”、古戏台应该都是21世纪时“老城区有机更新”的成果,唯有仁美园墙上长郡中学几张老照片,它和西文庙坪牌坊,能让我了解到若干年前文庙坪——长沙府学宫的旧模样。

范良君,1947年出生,湖南常德人。14岁时辍学,进入工厂当学徒工。1982年考入广播电视大学,1985年毕业于该校“现代汉语”专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起,先后担任湖南省一家省属国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2002年提前离开国企,加入民企行列,至今。上世纪70年代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多篇文学作品见诸报端杂志,出版有儿童文学集《神奇的写字板》,散文集《心系药业》《药颂》,游记集《还愿西欧》《域外行吟》《峡湾短笛》《目标南极》等。

来源:红网

作者:范良君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756/61/133945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