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作·诗歌丨曹利生:以低音为限

来源:红网 作者:曹利生 编辑:施文 2023-12-07 14:38:39
时刻新闻
—分享—

fog-5333546_1280.jpg

◎以低音为限(组诗)


◎钟摆

钟摆,开启秒计的声音

证明了时光穿越空间的痕迹

从此,我们自乐于驾驭时光的能力

喜欢在狭小的空间里跟着钟摆

左右不定

好像只有嘀嘀嗒嗒的节奏

会安抚莫名的心慌

再也不愿去探寻窗外的世界

也不敢去畅想空间的无穷大

我们都挤在时光里摇晃

因为花的美丽而喜欢春天

又因为成熟的果实而喜欢秋天

凋谢和枯败是无声的

步履蹒跚和皱纹也是无声的

因而,谁都不希望看到虚拟的钟摆停下


◎促织馆里的低音

初冬的阳光刺穿霾云

照耀着乐土,一群蟋蟀

在寻找水乡的石缝,或者

沾有泥土味的瓦砾

秋后的蟋蟀,不再好斗

只是不想被囚禁,抑或是

陶制或瓷制的蛐蛐罐

并非理想的天堂

可以跳跃

可以觅食

亦可以赋诗歌唱

但,仅仅以低音为限


◎赊刀人

听风吹过

听水流过

听江湖上有个传说

幽灵般的赊刀人

曾经,在花谢时来过

有些事应验了

有些事正在预言中


◎夏日蝉音

坐在老桂树下,喝茶聊天

我刻意压住自己习惯的响亮嗓门

将每个言词都细嚼慢吐

生怕一旦出口就再也无法收回

朋友说,蝉声好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对着迷茫的人间在哭诉着

我实在无意去提醒

这样的哭诉早就成为催眠曲

悲伤的泪水似乎还那么纯净

却已被用作露珠来装点繁花

也许,那只黑蝴蝶

还能分辨出苦涩的味道

在蝉的嘶鸣声里,我分明听出它们

都在拼命呼喊,不愿再回归黑暗的世界


◎半夏

夏夜,从古旧的南门坛

走向灯火璀璨的新城

每一步,都迈得犹豫不决

怕地上已尘封的瘢痕

会不会在无意中被踩开

从静静的通江路穿过

想起七弦的古琴

明白了它的宽阔与苍凉

对岸的河东街

青石板时不时在惊颤

报慈桥堍倒伏的三棱草

再也无法治愈

人世间的心律不齐

失眠,以及溃疡


◎明月

她的寂寞,成全了

或喜或悲的畅想

上弦和下弦

每次无声的轮回

是佛陀在轻捻佛珠

用折射的光

照观世间万物

荷塘的夜色,没有她

连蛙声都是多余

宁愿看着她跌落水中

在波动里惊醒睡莲

收眼合掌,便知

大乘和小乘

她在度人,我则度己

(原载于2023年第5期《创作》)

曹利生,笔名诗天曲、乐风。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华辞赋》《诗歌月刊》《延河》《绿风》等刊物。

定最终版.jpg

来源:红网

作者:曹利生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756/99/133323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