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场举行!“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会走进校园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2024-06-14 12:50:46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13日,2024“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会(第一场)在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为师生们带来主题讲座。

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向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捐赠生态文学作品。

沈念向幸运读者赠送亲笔签名的《大湖消息》。

红网时刻新闻6月14日讯(记者 胡邦建)生态是人类栖息的自然家园,文学是人类栖息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湖南生态文学创作成果斐然,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2023年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推荐的首批十部生态文学作品中,就包括《山南水北》《大湖消息》和《圭塘河岸》三部湖南作家作品,其中《大湖消息》便是一部新时代记录洞庭湖变迁的生态文学样本。

6月13日,由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主办,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承办的2024“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会(第一场)在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走进校园为该校师生们带来主题讲座,现场分享了其文学作品《大湖消息》创作背后的动人故事和成功经验。

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代理主席黄亮斌主持活动,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陶晓宁出席活动并致辞。

《大湖消息》由沈念创作,是一部关于洞庭湖历史、人文、生态的自然之书,是新时代记录洞庭湖变迁的生态文学样本,也是作者多年在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行走的思考之书。该书不仅直观地呈现了洞庭湖芦苇、候鸟、麋鹿、江豚的自然景致,而且刻画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湖区人物,真实反映了洞庭湖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状态。

活动现场,沈念以“深入洞庭湿地、探寻大湖消息”为题,结合《大湖消息》的创作情况,与师生们面对面交流,畅聊文学、阅读和生态,向大家分享了生态文学创作的三个关键词:情感、经验、思考。

“文学的创作过程其实是一个情感表现的过程。”沈念说,文学的灵感往往来源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能把最微妙、最贴近生活的情感传递出来,要深入生活现场、关注生命世界,不断积累经验,从中获得写作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谈及思考的问题,沈念表示,一部好的作品蕴含着作家独特的思考,在生态文学创作中要学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认真思考如何将文学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确立好文学书写生态的立场。

讲座最后,沈念寄语广大学子,要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像水流一样一路奔涌向前。

“您在《大湖消息》中提到了‘另一个故乡’,对您来说这有何意义?”“您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去创作《大湖消息》这本书的?”“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洞庭湖进行巡访,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在互动环节,师生们争先向沈念提问,针对大家的问题,沈念给予了逐一解答和分享。

当天,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还向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捐赠了十种共一百本生态文学作品。沈念向幸运读者赠送了亲笔签名的《大湖消息》。

为推动湖南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在全省“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文艺创作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生态文学系列阅读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是首场阅读分享活动。黄亮斌表示,未来,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将努力创作出更多生态文学作品、组织更多场次的阅读活动,不断发挥生态文学的积极作用,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文学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840/58/139997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