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小洞天洞阳山考
文/苏启平
洞阳山位于浏阳市洞阳镇,在长沙市城区东部偏北50余公里,浏阳市城区西北30余公里。洞阳山群山连绵,方圆一百五十多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道教名山,属唐玄宗敕封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四洞天。本文试做简要考证,以期梳理发展脉络,传承优秀文化。
一、古代文史典籍中的洞阳山。
洞阳山在古代文史典籍中的记载主要与道教文化相关。目前能查证的最早资料为唐代前期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二十四洞阳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书中所述在“潭州长沙县”,曾让不少人误解洞阳山为如今长沙市望城区黑麋峰。这实际上需要进一步了解浏阳的历史沿革。史载“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临湘县为长沙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浏阳,并入该县。唐景龙二年(708年)复置浏阳县。也就是说,浏阳在隋末唐初有101年隶属于长沙县。司马承祯生于639年,卒于735年,《天地宫府图》虽不知道具体成书时间,但司马承祯大部分著作在天台山隐居时期完成,应该在浏阳隶属长沙县期间可能性极大。即便是708年复置浏阳县后所作,639年出生的他理应习惯称“浏阳县”为“长沙县”,因此洞阳山在浏阳,《天地宫府图》表述为“潭州长沙县”没有歧义。
杜光庭(850-933年)《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表述与司马承祯一致。类似记载还见于《记纂渊海》《锦绣万花谷》《说郛》《图书编》《玉芝堂谈荟》《读书纪数略》等。
明代《寰宇通志·卷五五》载:“洞阳山,有洞向阳,故名。唐孙思邈炼丹于此”。稍后《明一统志·卷六十三》载:“洞阳山在浏阳县西北六十里,山有洞向阳,即道书第二十四洞天,唐孙思邈炼丹于此。上有仙坛,傍有石岩,岩前有物如丹,世传思邈所遗。山间有潭,神龙居之。”《大清一统志·卷二七六》的“长沙府”中对洞阳山说得非常清楚:“洞阳山,在浏阳县西北六十里,以山洞向南而名。周围一百十里,唐孙思邈炼丹于此。上有石坛,山涧有潭,湫水流入洞中半里许。石窦引光,沙石朗然,内有龙迹。道书第二十四洞天。”洞阳山位于浏阳西北的事实不容争辩。
清同治《浏阳县志》卷二“舆地一”云:“洞阳山一名洞阳洞。距县六十里。盘亘嵂翠,最高峰曰仙羽,峰巅有庙。井泉极甘,天欲雨,辄喷溢,如白石粼然。按,旧志:‘洞阳,隋宁、刘二真人开山栖隐。大业中,敕赐洞阳隐真,又赐洞阳书潭之府。今额皆不存。’又《通志》录刘长卿《洞阳山》诗,引刘自注云:‘洞阳,浮邱公旧隐处。’考杜光庭《洞天福地记》云:‘三十六洞天第二十四洞在潭州洞阳山,名洞阳隐观之天,周回百十里。’然则洞阳诚浏胜地。但宁、刘不知何人,长卿至浏亦未考何年,并识待参。”再次表明洞阳山在浏阳确信无疑。
《浏阳乡土志》(稿本),黄徵主编,清光绪丁未年(1907)成稿,现藏于浏阳市图书馆。其中卷九为地理之“区域”,该部分有手绘《浏阳县境全图》等。其中《浏阳县境全图》中标记有“洞阳铺”“洞阳山”“白石尖”“九鸡洞”“云峰台”等,《北乡七大团图》标记除以上地名外,还有“小洞”“白烟洞”“仙羽峰”“牛头岭”等地名,这些地名与洞阳山如今地名全部吻合,这也是洞阳山一直在浏阳的有力证明。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洞阳山。
唐代刘长卿《洞阳山》诗:“旧日仙成处,荒林客到稀。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空谷无行径,深山少落晖。桃园几家住,谁为扫荆扉。”此诗又名《湘中纪行十首·洞山阳》,被选入《全唐诗》第148卷第77首。大历四年(769年),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鄂岳转运判官,扁舟南下,漂泊湖湘间。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湘中纪行十首》,第一首是《湘妃庙》,此首《洞阳山》便是其中第三首。
《文苑英华》中补了刘长卿的注文:“浮丘公旧隐处,一作洞阳山。”浮丘公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又名浮丘伯,本为汉代儒生。知晓这个注释,诗歌便不难理解。
宋代杨时的浏阳五咏之五《洞阳・孙思邈修真所》:“圣童去后水云闲,陈迹难寻草木间。独有微言传逸史,洞天寂寂在人寰。”杨时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曾任浏阳县令。他在浏阳任县令时,工作之余游山玩水,写下《浏阳五咏》,分别为《渭水》《归鸿阁》《飞鷃亭》《相公台》《洞阳・孙思邈修真所》,内容写的是浏阳五个著名景点。这些诗,在浏阳古县志和《杨时集》都可以找到,一个浏阳县令,写的浏阳五咏,总不至于把另外一个县城的一座山写进来吧。
杨时写这首诗的时候,标题中特别用了《洞阳・孙思邈修真所》,孙思邈少年好读,天资聪明,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全诗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孙思邈的怀念之情与对洞天美景的爱慕之感。
明代王瑄,嘉庆《浏阳县志》也留下了他一首著名的《洞阳山怀古》:“悟得黄粱梦后身,洞天深处此栖真。山中岁月临棋静,物外烟霞炼药新。白鹤曾闻巢碧树,丹炉不见护青筠。牧童指点南山麓,流水桃花别有春。”王瑄,字廷璧,浙江长兴人。明永乐十三年进士,初任兵部主事,有惠政,后迁湖广副使,进按察使。这首诗写于他任职湖南期间,前四句怀古,后四句写实,表达了作者对洞阳山的仰慕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同治《浏阳县志》记载了明清有关洞阳山的诗词,大部分为浏阳本地诗人所写。有宋远醇的《重游九溪龙洞记》,邱壑的《游洞阳山九溪洞》,周崇举的《隐真观歌》,瞿家鏊的《游九溪洞》,孙怀燕的《洞阳山》等。
三、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洞阳山。
民间传说同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洞阳山有名的传说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与道教名山来源相关。传说周朝时(前571年),浮邱公曾迎接周灵王太子晋入楚,他吹笙骑鹤,经常游于南岭,隐于洞阳山。随后到洞阳山修炼的方士、道长络绎不绝。隋朝(605年至617年间)始建隐真观,距今1400余年,比长沙的岳麓书院还早近400年。粤稽宁、刘二氏,在此栖隐修炼,后两人皆得道成仙。605年,隋炀帝敕封洞阳山为全国著名的道教法门圣地。617年恭帝杨侑游洞阳山后题诗曰:“依洞沐阳煦龙体,峦峰彼伏胜境仙”。唐玄宗时洞阳山被封为全国36洞天第24洞天。第二个传说是隋唐时孙思邈慕名来炼丹采药,传说还为龙疗疮。
民间书籍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编修于民国26年(1937)的《浏阳武功苏氏五修族谱》中记载了其入浏一世祖元代苏裕伯的《洞阳山茅庵记》。文章第一段即写到“山曷名洞阳?谓其当九溪之冲,而峙于洞口之阳也。洞之名何自昉乎?相传九溪之涯,老龙蛰焉。龙病而孙思邈为之疗治,久乃腾去,遗穴于山,深邃若洞,九溪因而以洞名也。”山“峙于洞口之阳”,这是“洞阳山”的来由。文中同样写到了孙思邈医治病龙的传说。这说明洞阳山的故事代代相传,宋末元初的民众同样耳熟能详。
民国22年(1933)湘乡邓氏渡邓茹真主修的《邓氏联谱初辑》卷六“古迹”部分同样记载了九溪洞与隐真观等景观。族谱里关于隐真观的记载为:“毗九溪洞为洞阳八景之胜。隋时宁、刘二真人栖隐于此。唐孙思邈亦在此观修炼。衣钵相传,代有真人,明世邓天辉继之,清康熙间邓虚明捐田一十八亩,以为名山香火久远之计,至今不废。有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古今名人题咏甚众。”由此也可以看出隐真观自隋历明清至今的简要情况。
洞阳山相关的民间书籍不能不提张达汉的诗词。张达汉是清朝道光年间隐真观的道长,流传下来有他的《洞阳山诗词歌赋》以及手抄药签书,落款为“道光十七年丁酉秋八月吉日隐真西堂张达汉敬书”。道光十七年丁酉即公元1837年,这至少有实物与文字说明在将近200年前,隐真观不仅就叫隐真观,还有东西庭之分。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对联是浏阳北乡耕读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笔者仅录两副四字联。一副是隐真观大门联“隐山有濯,真道无私”。这是一副藏头对联,并且将道教清心寡欲,无私无欲的道义蕴藏其中。还有一副是九溪“龙洞”的门联“仙居福地,龙游洞天”。
庙会,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洞阳山隐真观太上老君会,是农历二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庙会。洞阳山道教音乐是一种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它是洞阳山千余年的道教文化发展历程中,历代道士们在斋醮法事时,创作、传承下来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目前主要集中在浏阳市洞阳、北盛、淳口、蕉溪等北区乡镇,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
四、现存遗迹实证中的洞阳山。
从地名来看。洞阳,是浏阳乡镇名。因位于洞阳山南边而得名。观前、小洞、龙洞,浏阳洞阳乡村名。观前,因位于隐真观前而得名。小洞,由观前进入,位于洞阳山腹地,因第二十四小洞天而得名。龙洞,又名九鸡洞、九溪洞,位于洞阳镇鲤鱼山下,因有一天然石灰岩溶洞,传说有龙藏于其中而得名,应该就是典籍与诗文中多次说到的洞阳洞。
从宗教寺庙来看。洞阳山作为道教洞天福地,故道观众多,如五魁山庙、杨泗庙、云峰台庙、天鹅山雷神庙等。有传闻或遗址的庙宇还有白石峰老殿岭的龙图庙,九龙山仙羽峰的仙羽庙,观前村的杉木庵、资寿寺、观音坐莲等。
从现存文物来看。一是与隐真观有关的石碑。现仅存三块残碑与几块道士墓碑。三块残碑中一块是玉皇殿重修碑,碑记开篇就指出隐真观为第二十四洞天,孙思邈隐居于此的事实。另一块残碑损坏严重,只剩一半不到,又是拦腰截断,从仅剩的文字来看,不易读懂。碑文有“此庙貌巍然,每届佳节,士女观者如堵,黄冠又多”,从中可得知隐真观为道教名观此言不虚。第三块是洞阳山附近村民集资在隐真观共建育婴堂的石碑。二是还收藏有清朝末年隐真观的道教文献等资料。
隐真观附近还保留了一些可见的遗迹。一是距现隐真观往前200米,有一堵红色花岗岩磡,比较古老,估计为明清建筑,当地老人指认为玉皇殿基脚。二是洗药桥墩。三是洗药井。四是现面向隐真观右边稍往下二三百米,有一石洞。据说为炼丹之所,不过已经没有任何痕迹。据张达汉写隐真八景的诗歌《石生铅铜》来看,有可能是挖掘炼丹材料形成的地洞。
现存隐真观是1994年当地村民以及一些信士自发筹资,在原址后背岭上新建的。村民见到的上一座隐真观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具体修建年代不详。洞阳山是道教第二十四洞天所言非虚,只是目前来讲过于冷清,与它过去宏大场面、繁华景象相比,显得很不协调。所幸的是洞阳山依然巍然矗立在中华大地,在人们的心中。
(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苏启平,1977年12月出生,湖南浏阳人,教育硕士,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在《语文月刊》《语文教学通讯》《诗刊》《星星》《山东文学》等多种报刊发表。著有《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读谱记》《回不去的故乡》等8部。
来源:红网
作者:苏启平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