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贺有德:在神秘而沉郁的诗篇里穿行

来源:红网 作者:贺有德 编辑:施文 2024-03-01 10:10:00
时刻新闻
—分享—

????_20180625094326.jpg

1a516ee7bd884ec4965e8d3a48d76983.jpg

在神秘而沉郁的诗篇里穿行

——漫话魏佳敏及其散文集《云上的年轮》

文/贺有德

文学与故乡历来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与玄机。著名作家范小青坦言:“故乡是文学的土壤,文学是长在故乡的树。”最新“茅奖”得主乔叶感慨:“文学是精神的故乡,故乡是生长的文学。”故乡孕育着作家,也滋养着文学。无法割舍的乡情——今天称之为乡愁——让作家们深情地书写自己的故乡,沉醉其中,乐此不疲——也因此,乡土散文可谓多矣,几成泛滥之势,而感人心者、动人心者却不多见。故乡让作家们魂牵梦绕,然而,作家眼里的故乡就像读者眼里的哈姆雷特,千人千面,写出故乡的“这一个”,写出故乡“灵魂的深”,让读者怦然心动而不忍释卷,却非易事。

湖南永州魏佳敏做到了!一部散文集《云上的年轮》,就是一部别出心裁的瑶山风物志,写自己的故乡(作者心中的“母地”)——千里瑶山、“神州瑶都”,所写山水草木、农耕文化、人文轶事、风土人情,看似普普通通,在魏佳敏笔下,却是非一般的独特而深情,写成了实实在在的“这一个”,写出了耐人寻味的“灵魂的深”;63篇乡土散文,一篇一人或一物或一事或彼此交错,堪称篇篇精彩,直击人心深处,让人怦然心动,满心震撼,沉陷其中,欲罢不能,罕见的独特与深情,让人叹为观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现实中的,精神上的,生于斯长于斯,深情书写是情理中事,而能如《云上的年轮》几至“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实属难得!究其缘由,大瑶山的神秘,魏佳敏的多情,两者不可或缺,才成就了《云上的年轮》,面世之后好评如潮。

我与魏佳敏至今不曾见面,“相识”于微信江湖也不过数年,私聊极少,直到《云上的年轮》面世,才有过一次“长谈”。同为性情中人,自然一见如故。至此,微信里的魏佳敏,开始走进现实。魏佳敏老家偏僻,2013年才通高压电,结束煤油灯历史;2015年才通公路,结束步行30多公里到镇政府的历史……魏佳敏坦言:“童年故乡的经历刻骨铭心,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魏佳敏经历坎坷。考上中专时爱上文学,毕业后却是从事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长年奔走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吃百家饭,认百家田,白天头戴草帽,手持打狗棒,出没田间地头,夜晚才在农村昏暗的灯下看书……从农技员到经理,到改行进江华瑶族自治县,到江华文联创办瑶族第一家文学刊物《瑶风》,最后到永州市文联,方才“得其所矣”。因为文学,曾被人斥为“不务正业”。魏佳敏感慨:被文学所误,也被文学所福;如今啥也不想了,只想“安心地写点东西”——钟爱文学,痴心不改,乃至于斯!而多情、血性的魏佳敏,始终深爱着自己的故乡,“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身在红尘之中,贴着“母地”爬行,心却在红尘之上,在“云上”翱翔。钟爱的文学与深爱的故乡相遇,才催生出深情而独特的《云上的年轮》……

捧读《云上的年轮》,满眼新奇扑面而来:每一篇标题都是简单不过的两个字,绝大多数却是外地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蒙上了层层神秘色彩;每一辑标题却一反常态,都是充满诗意甚至玄机的两句话,《洗亮了心灵之耳,谛听祖先的清音》《成为火中的火,光中的光》《唱念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似与神灵在窃窃私语》《一个喜欢栖居在梦里的民族》《母亲的心,做了护我身子的襁褓》《她双眼死死盯着那簇簇火焰,仿佛要将它们纳入内心,永远禁锢在自己的孤独灵魂中》《一圈圈,暗划了我一生的轨迹》,从不同角度深情书写“母地”的人、物、事、理,彰显独有的瑶山文化,各有深意在焉,耐人寻味。

魏佳敏的《云上的年轮》,书写神秘的“母地”,特色纷呈——

独特的地域书写

作家书写自己的故乡,地方色彩或者说地域性是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亮点。全书七辑,具有“开放性”的仅第3辑所写的乡村木匠的五种工具:斧子、凿子、锯子、刨子和锛子。木匠走天下,工具大同小异,凭技艺见高低。这些工具,江南,北国,乡村,见过木匠的人便见过这些常见的工具,只是不知道魏佳敏如何书写。第5辑具有半开放性,所写的母亲、贱爷、盘根、父亲、舅舅、干爸,似曾相识,毕竟,这些人的影子也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又带着鲜明的瑶山人特性,在骨子里流淌,又在似与不似之间了。其余五辑所写,则具有极大的封闭性,名字稀奇古怪,初读之下,不知所云;细读之后,方知端的。比如第6辑,写的是火,却有取火、响火、捂火、淬火、守火、和浴火,不敢妄加推测,除了随魏佳敏“火”一回,别无他法。细读之后,恍然大悟。比如《取火》,写的竟是生火补锅,补锅匠盘树阿公“辛劳一世,孤苦一生”的凄凉的人生故事……可以这么说:《云上的年轮》中的63篇美文,每读一篇,便是听说一个神秘的故事,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朝着神秘的大瑶山走近一步;如此层层叠叠,随魏佳敏走进神秘的大瑶山……

厚重的真情书写

魏佳敏写“母地”,写人也好,写物也好,写事也好,无不饱含真情,每一篇都是用心用情用功之作,“看似平实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而写物或事都离不开写人,人情物事,字里行间,真情流淌,仿佛殷红的血流淌,鲜红的火燃烧,极富感染力。《古钵》写神秘的古钵,写神秘的水叶阿婆,无不透出神秘,神秘中饱含真情。借古钵从神秘出现到神秘消失来写水叶阿婆“坎坷连连”的人生悲剧,对水叶阿婆满是同情、心痛和无奈,而对寨子里忌恨水叶阿婆的瑶族女人又甚是忌恨,或正或反,或褒或贬,尽显真情。带着自传性质的《苦心》,写母亲那颗“苦难而又仁慈的心”,写“我”的“无知、埋怨、顶撞和漠然”,浓稠的真情尽舒缓的叙述中流露无遗:“宁愿人负我,不能我负人”,春插时“总是先帮别人插”,初一十五“戒斋吃素,烧香化纸”,怀上我“难产三天三夜”,照料我时无微不至,“当着众人的面”跪在风雨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陪着作者,无不为母亲的苦心而潸然泪下!

哲理的诗意书写

散文集《云上的年轮》,又是深沉厚重的抒情诗和哲理诗,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学语言,别开生面,读起来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这在众多的乡土散文里是极其罕见的。63篇散文,少数篇章——比如《骨音》《瑶糯》《古钵》《铜镜》《绝香》《斧子》《土布》《瑶路》《心史》《河石》等之外,大多为短章,篇幅不长,却意味深长,耐人咀嚼。虽然是散文,却带着明显的诗歌特质,称之为诗散文似乎也未尝不可。以诗性语言来写散文,并不多见;诗性语言中又透出哲理,更是少见。在《云上的年轮》里,几乎篇篇如此。长篇或者分节,比如《骨音》《瑶糯》《铜镜》等,每一节便是一篇短章;或者小标题,比如《瑶路》《心史》《河石》等,每个小标题便是一篇短章。短篇更是如此,每一篇便是一首抒情诗和哲理诗,诗意盎然,哲理流淌,贯穿始终。《取火》开头部分:“母亲在无数个寒冷清晨生起的那堆火塘,注定要长久地沉潜于心底……”“……远远望去,如同一片干枯的树叶,缓缓飘荡在荒凉的山谷里。”“千里瑶山萌渚岭重峦叠嶂,恍若天地间挤出的道道褶皱。”结尾部分:“……缝合了多少人家的生活,可他自己却似乎一直藏在那火光的背后……”诗意中带着哲理,形成了魏佳敏独特的文风,在乡土散文中极其罕见;然而,这样独特的乡土散文,写作过程无疑是极其艰难的!写独特的大瑶山文化,写瑶山人世世代代的悲欢离合,以带着泥土气息的朴实语言书写,是最常见的——魏佳敏不走寻常路,一篇一篇,无不是呕心沥血而成。在《云上的年轮》里,也不纯粹是这种独特的文风,朴实语言不少,泥土气息不缺,两者巧妙结合,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云上的年轮》是乡土散文,也是独特的风物志,更是抒情诗与哲理诗,写出了故乡的“这一个”,写出了故乡“灵魂的深”,让人击节赞叹,好评如潮自然水到渠成。作家书写故乡,魏佳敏无疑做出了新的尝试或者探索,而且是成功的,为乡土散文注入了新的血液,找到了新的出路,开辟了新的境界。

贺有德,笔名老树,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理事,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首届湖湘教师文学征文大赛获奖者,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若干,作品被多家报刊和网站转载并获奖。

来源:红网

作者:贺有德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846/63/135825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