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艺论坛丨郭青、孙婵:传统书画艺术的数字沉浸式传播与接受

来源:《文艺论坛》 作者:郭青 孙婵 编辑:施文 2024-03-27 09:28:46
时刻新闻
—分享—

文艺论坛(原创).jpg

图片

传统书画艺术的数字沉浸式传播与接受

——以湖南美术馆“天趣画境”齐白石数字光影展为例

文/郭青 孙婵

摘 要: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促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升级,为民众创造文化数字化新体验成为重要课题。湖南美术馆齐白石精品展将传统书画艺术具象化、动态化与交互化,视景、声景、交互装置与实体场景有机融合,运用多维情境重构、动态逻辑在场、叙事传输、视声景协同、“中和美学”观照策略,使传统书画艺术的“气韵生动”可感化,建构起文化数字化体验新场景。观众从“观看”转变为“具身认知”,沉浸感与复愈体验被唤起,进而激活高级认知,使观众认知体验与自身经验发生深层关联,在主客统一的过程中缘身嵌入与自我、他人和文化之间独特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书画 ;数字化体验;情境重构 ;具身认知 ;复愈体验 ;缘身嵌入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趋成熟及文化数字化观念的深入人心,如何“以文化为魂,以技术为本”运用数字技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众创造文化数字化新体验,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课题。为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2023年1月10日“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幕,其中“天趣画境”齐白石数字光影展“火爆出圈”,引发观展热潮。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当下观众的结构性特征,湖南美术馆馆方也在展览期间开展了大型的观众调研,共回收10380份有效调查问卷,形成《湖南美术馆齐白石精品展观众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本次展览观众以18~30岁的青年型观众(占比超过80%)为主,大学及以上学历层次的观众占比接近90%,非艺术专业观众占比近四分之三,外省外市旅游者成为重要观众群体,展览的总体满意度达4.59分(满分5分),凸显了此次书画展在城市美育普及与文旅发展起到了双重积极作用。本次展览最具特色的“天趣画境”数字光影展开辟了传统书画艺术数字沉浸式传播的先河,同时也扩大了湖南美术馆作为地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社会影响力。数字光影展选取了齐白石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围绕其创作及成长经历,设置了“万竹山居”“五出五归”“一花一世界”“白石画屋”“白石花园”五个主题单元,采用了数字投影、智能交互装置嵌入实体场景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传统书画艺术数字化体验场景。笔者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试探究数字技术如何“重构”传统书画艺术?观众身在其中获得了怎样的体验以及对个人产生了何种意义?

一、情境重构:从“观看”到“具身认知”

传统的书画真迹展要求观众通过“观看”来获得认知和审美体验,欣赏书画艺术的观众必须具备能与之相应的感知能力,艺术的传播效果受制于观众自身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的获得感具有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书画艺术的公共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传统的展陈方式忽视了“情境”的重要性,情境认知强调的是通过构建真实的场景进行实践活动和互动,从而促进文化的适应性。此次展览则侧重“情境”的搭建,将实物造景、数字影像、智能交互装置有机融合,从作品内容、主体成长、创作场景三个维度对艺术家生平及艺术造诣进行视听化、参与式的重构,多维情境为个体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物理环境。具身认知则强调认知是身体性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情境重构”将书画艺术的观展方式从“观看”转换为“具身认知”。数字沉浸式展陈方式为观众欣赏传统书画艺术提供了情境,在情境中观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得到了锻炼,身体感官应邀去发现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艺术,发现的过程也成为观众自身新的感官经验和趣味。

1.作品内容维度的情境重构

作品是书画展陈中的核心要素。“万竹山居”单元灵感来源于齐白石著名的《万竹山居图》,作品寄托了白石老人身在京城异乡对故乡湖南乡间生活的思念。此单元使用造景、墙面投影和地面3D打印投影的技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还原了《万竹山居图》的立体场景,呈现艺术家儿时的视觉记忆。实物竹林、蜿蜒的河道、扁平的山石、木质的小桥重构了《万竹山居图》实景,河流中的“数字溪水”潺潺流淌,鱼蛙虾蟹成群嬉戏,实体场景被巨幅投影幕墙包围,由数十架高流明投影仪将影像投射到巨幕上,有万竿翠竹背依高山,有山居瓦屋临溪偎流,空间中荡漾着古风的背景音乐,影像动态随着音乐的节奏呈现山居风景的昼夜更迭,《万竹山居图》中的视觉元素被拼贴整合与动态演绎。实物造景与虚拟影像交融,中国传统美学与后现代主义审美相遇,创造出超现实的幻境。沿着展厅的动线设计,观众可手触翠竹,踏过“嘎吱”作响的木桥,轻踩数字溪流中的扁石,看星斗塘波光点点,鱼虾游弋,看紫云山竹林满坡,雏鸡嬉戏,观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感官联动被唤起。基于作品内容的情境重构,降低了书画作品鉴赏的门槛,使观众的身体经验与艺术作品之间产生了审美互动,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模糊,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区隔被消弭。数字影像技术将传统书画中形而上学的意涵转化为具象情境,为普通观众提供了多元知觉线索,唤醒和调用了身体认知机能,弱化了鉴赏传统书画艺术所需的独特品位、判断力、知识或文化资本,扩大了审美接受的群体,凸显了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和民主性。

2.主体成长维度的情境重构

时间和空间是理解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两个重要维度。创作主体的艺术风格与其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主体的成长经历包括了时间流逝和空间位移。主体成长维度的情境重构,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帮助观众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齐白石从1902年到1909年,经历了人生重要的“五出五归”时期,跋涉了长江、黄河、珠江、洞庭湖、华山、崇山、庐山、阳朔等山水,他对于物象世界的关照与其精神世界的统一最终落实于笔墨画作之中,创作出了《洞庭看日图》《华山图》《滕王阁图》《独秀山图》《绿天过客图》等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山水画卷。“五出五归”单元在有限的展厅空间内,以一座巨型实体异形卷轴台为中心,将包含“五出五归”地标的巨幅行踪图投射到卷轴台上。行踪图分为连续四个局部和十五个重点地标,由专业的手绘艺术家耗时近一个月完成,保留了水墨笔触的质感和中国画的意境。行踪图的影像使用了动态晕染效果作为转场动画,仿佛巨幅山水画从天而降,将齐白石“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山水美学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展厅内左右两边墙面使用了双面幕投影,放大了游历地图上的画作细节,使观众的认知与审美有机统一。“五出五归”单元利用有限的空间对主体成长经历的情境进行了跨时空重构,观众在超现实的情境中领略了创作主体的心路历程与创作流变,卷轴投影因尺寸宏大、形态新颖、动态效果出神入化成了观众“拍照打卡”的标志性景观,观众能动性寻找拍摄角度、等待最佳拍摄时机、捕捉光影与人的最佳构图,甚至对拍摄领地展开“权力的争夺”,在这一系列“创作”活动中,观众的身体与艺术作品之间产生了互动。

3.创作场景维度的情境重构

艺术家的创作场景折射出其生活态度,创作场景维度的情境重构为观众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提供了线索。“白石画屋”单元复原了20世纪初齐白石北京书房的实景,其中摆放了与故居同款的竹藤躺椅、屏风、圈椅、书桌、毛笔实物(均为仿品),观众可自由穿梭于书房的各个角落,观看白石老人的照片和书法作品,也可置身藤编躺椅感受白石老人在书房的悠闲自得。同时,书桌上内嵌了智能绘画触屏的交互装置,观众可手执毛笔挥毫泼墨,既可临摹白石老人的《篆书四言联》,也可自由发挥以尽水墨之兴,创作完成后可制作专属个性印章并下载独属自创的书法作品。创作场景维度的重构使观众拥有了“齐白石之手”,在情境中亲身体验书画艺术创作的过程,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白石花园”单元以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风格作品如《菊花蜻蜓》《牡丹》等为创作依据,定制玉兰花、玉簪花、牵牛花、向日葵、牡丹、菊花六种花卉的机械感应装置,外观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当观众靠近花卉时,红外人体感应器能够探测观众与花草之间的距离,从而触发花朵呈现拟真的开合、摇曳、旋转、震动等动作,与观众进行近距离互动。此单元通过互动装置模拟花卉的外形和动态、假山和石凳等实物造景重构了白石老人的创作对象及其生长环境,营造出万物生发的自然情境,为观众提供了边赏“花”边鉴赏艺术作品的新奇体验,观众在互动与对比之中,身体对环境产生整体感知,更易体悟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情境认知与具身互动消弭了观众与传统书画艺术之间的距离感。

二、生命场域建构:从“具身认知”到“复愈体验”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贫富差距、竞争压力、媒介信息爆炸等综合性原因导致了现代人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注意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就曾提出博物馆是一种让人获得复愈体验的理想环境,它能让观众感到身心放松,从压力中恢复过来。国内也有学者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证实了复愈体验对于博物馆观众满意度提升具有正向作用。那种帮助个体恢复注意力、减少心理疲劳、促进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环境被定义为复愈性环境,与复愈性环境特质相对应的四个复愈体验的维度分别为距离感(环境可使个体身心感受到与日常生活环境的远离)、丰富感(环境具有丰富的内容结构以占据个体的视野和思维,使其能够全神贯注获得愉悦感)、吸引力(环境具有某种特质使得个体无须动用高级复杂的认知资源便可获得注意力)和兼容感(环境可提供支持个体的喜好和目的而给个体带来的包容感)。笔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发现,数字沉浸展为观众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式复愈性环境。展厅中,有的观众驻足停留,目不转睛地追随影像中的视觉主体,有的边拍摄影像边不由发出赞叹,有的席地而坐沉浸在书画光影之中忘却时间的流逝。巨幕投影和实体场景将观众360°包围,丰富的影像内容和完整的叙事结构占据观众的视野和思维,使其无须动用高级复杂的认知资源即可被视听景观所吸引,也使观众获得了远离日常生活的距离感。已有研究表明人在自然环境中最易感受到复愈体验,而数字技术与传统书画艺术通过有机融合,建构出与自然环境有着相似功能的生命场域,为观众创造了娱悦身心的复愈性体验。

1.创作对象的孪生与动态逻辑的在场

绘画创作过程中,当创作对象被艺术家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时候,这些对象“是静止不动的,是陈列给人看的,它们的栖息地、休息、觅食和运动的习惯都不在场”。创作对象生存情境和动态习惯的缺失,加之艺术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书画艺术作品的意象与普通观众认知距离甚远,数字影像的表达方式可以将书画艺术内容“活化”,带来多通道感官的联觉体验,拉近艺术作品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文化数字化场景中获得独有的情感体验。策展人吴洪亮先生曾提到,经典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艺术形象就是取材于齐白石的作品,这部动画启迪了本次动态影像设计。在数字展区中,齐白石笔下的虾、蟹、鱼、蛙、蝴蝶、蟋蟀、雏鸡等生命,在动态影像中被活化,鱼儿在水中穿梭的速度感、青蛙在池塘里游动时肌肉的力量感、蝴蝶翅膀扇动的幅度和频率、蟋蟀弹跳的力度和节奏感、雏鸡点头啄米的节奏都是基于真实的生命动态逻辑,拓展了传统书画艺术的视觉体验,还原了齐白石艺术作品中的生命精神,在动态维度上达到了宗白华等文艺美学家所提出的“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观众身体对于生命节奏的感知力、对于大自然本能的亲近感、对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生命意蕴的敏感度被唤醒,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形成心理共鸣与情感互动。

2.作品生命力的叙事传输与联动耦合

故事思维是人类自古以来惯常的思考方式,叙事传输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故事思维进行了建构,将其定义为一个整合了注意、情感和意象的独特心理过程,即通过创造故事的形式来传递信息。数字展区的核心区域是“一花一世界”沉浸光影空间,此空间占地223平米,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单元,采用360°巨幕投影营造出一个独立空间,全包裹式巨幅数字投影呈现高清高亮画面,还原了齐白石点染挥毫的墨迹,加上HDR的高动态范围及多种色彩矫正,使得大尺寸、不规则墙壁上的画面色彩融合顺滑自然,震撼视听效果占据了在场观众的视野和思维,使观众全身心投入数字场景获得愉悦感。十分钟巨幕投影所包含的图形元素均取材于齐白石画作,动态影像以“花”作为叙事主体,通过四季更迭和天气变换演绎了不同花卉的次第绽放,各种昆虫、鸟类也作为视觉引导参与到叙事中。例如,冬季万物凋零,雪花纷飞,唯有梅花独自凌寒而开,墨梅沿着苍劲有力的枝干被染成鲜红,格外明艳,晕染的墨迹仿佛给枝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别具一格的动态演绎方式,将白石老人“余不欲雷同,乃以苍劲为之”的敢为人先的精神视觉化,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高洁傲骨、坚韧不拔的精神意象。随着墨梅主题的落幕,齐白石的百幅画作以合集的形式由远及近“扑”向观众,视觉动态与背景音乐的节奏相协同,令现场观众大为震撼。本单元的创新在于找寻到齐白石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共性,以叙事传输的方式“联动”起重要的艺术风格流变,动态展现出齐白石书画自然脱俗的笔墨气韵,凸显出强烈的人文价值和生命意蕴。数字影像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常常沦为“无深度的消费文化,是直接性、强烈感受性、超负荷感觉、无方向性、记号和影像的混乱或如胶似漆的融合、符码的混合及无链条的或漂浮着的能指”。采用叙事传输逻辑的数字沉浸式影像,紧扣人对故事感知的敏感性,既能通过视听动效带来沉浸式快感,也能将文化符号进行选择、重组和联动从而生产出新的意义,为静态的传统书画艺术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观众仿佛置身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场域之中,更易感知艺术作品背后意义的完整性和审美的崇高感。

3.声景与视景协同的“中和美学”观照

景观中的景即客观存在的环境,观即人们对于客观环境的观赏。将传统书画转译为数字化景观不仅要注重视觉景观的设计,而且需要注重整体环境的和谐与舒适,而声音是保证环境舒适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象学家胡塞尔强调,听觉具有“被动性”,直截了当,不受反思等心智活动的干扰,反映出人与环境之间一种更原始的联系,提供了视觉景观之外的环境信息,由此,环境审美体验离不开听觉感知。“声景观”(Soundscape)即指由听觉器官可以感知到的声音的风景,不是简单意义上可测量的,而是被视为一系列不同信息的声音元素构成的,具有可感知内容、有意义、有价值的声音。本次展览的声景观为沉浸式氛围的打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序厅步入第一个单元“万竹山居”时,首先感知到的是声景观,包括生物声——夏夜里蝉和蛐蛐的鸣叫、呱呱的蛙声、鸟儿的吟唱声、雏鸡的嘤嘤声,物理声——潺潺的流水声、轻柔的风声,树叶的沙沙声以及人造声——古筝和竹笛的背景音乐,该场景运用多层次的声景观呈现出了南朝诗人王籍的著名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使观众能够“被动性”抽离日常吵杂的环境。踏过“数字溪流”中的扁石、走过“嘎吱”作响的木桥,投影巨幕上的动态影像才能清晰地映入眼帘,竹林随风轻轻摇摆、雏鸡啄米、萤火虫在深蓝色的夜空中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池塘中虾蟹鱼蛙欢快游弋,背景音乐舒缓而低沉,根据格式塔理论,视觉动态和听觉节奏这种结构的亲属关系在知觉上极其明显,以至于我们能够直接和自发地体验它,声景与视景的协同作用呈现出书画艺术的完整意象,这种超现实的视听景观从意境上达到了与大自然环境“似与不似”的平衡点,与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相契合。与此同时,声景与视景的协同机制根植于中国人的民族性,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理想——“中和美学”观照。《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既代表了中国儒家哲学中的“取对立两极中间”的意思,也代表了儒家哲学传达的审美形态,即人与自然尊重彼此的生存空间、维持宇宙间的生态平衡,不把自然作为物质欲望的对象,而是以审美观照的态度,将自然生态视为美的对象。以齐白石艺术作品为核心的数字沉浸式表达,在声景与视景协同作用中注入了“中和美学”,既让观众感知到了整个场域中生命的内在张力,也让其在潜移默化中体悟到了齐白石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而唤起观众的复愈性体验。

三、多重关系承载:从“复愈体验”到“缘身嵌入”

审美体验是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获得的最核心的价值,审美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知觉、想象、情感等都可以进入该过程,并“输出”为心理状态。数字技术呈现下的传统书画艺术的审美体验仍然遵循“由认知到情感,再升华为意义生产”的逐级攀升逻辑。认知心理学的典型理论——双系统理论,揭示了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其中启发式—系统式模型能够较为有效地解释审美机制,启发模式多指直觉与经验层级,个体无需花费多少精力即可完成信息的处理,此模式的发生过程很迅速;而系统模式则要求个体动用更多更高级的认知对信息进行整体性处理,其发生速度较为缓慢但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启发式—系统式模型为数字沉浸展的观众审美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观众经历“具身认知”和“复愈体验”更多动用的是启发式认知模型,这两个环节发生在知觉与经验层级,而结合现场考察的情况发现,数字沉浸式传播方式在对人的意义产生的层级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观众在具身认知和复愈体验之后,启动了系统式模式,将前两个阶段的认知体验与自身经验关联起来,这种主客体统一的过程犹如客体缘主体的身体嵌入其自身的意义建构中。

1.观众与自我关系的缘身嵌入

数字技术与书画艺术融合营造出的生命力场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身心休憩的空间,复愈性环境引发观众强烈的沉浸感和代入感,拉近了观众与传统书画艺术之间的心理距离,向观众传递出艺术作品的象外之意,从而唤起对自身经验的联结,启动了情感认同与反思的深层意动,生产出对自我意义的审视和探寻。希林提出了“身体功夫”的概念,指人以身体作为工具和目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观众情感生命在情境中被唤醒,视觉趣味和群体效应激发了拍摄行为,观众在拍摄的过程中,将一切可以整合的视觉景观加以重新编排和征用;而在与数字景观合影的过程中,有别于旅游摄影,投影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呈现出其魅力,因此观众在拍摄过程中不再纠结自己的神态、表情等微观动作,而多运用身体姿势、远近位置、动态影像的最佳时机等要素与数字景观进行互动,以呈现和表达自身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与品位。影像的创作过程体现了个体对于审美价值的追求,观众不仅是审美体验的感受者,更是美的创造者。还有部分观众将自身爱好、人生体悟与此次的观展经验相结合,在社交媒体上书写与分享自我的审美体验和意义感知。以上一系列的现象凸显此次数字沉浸式展览促进了观众从消费主体转换为更高层次的创造主体,观众在主客统一的创造过程中探索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自我的关系,找到了合乎人性的“自处方式”,个体观展的意义由此产生。

2.观众与他人关系的缘身嵌入

数字媒介通常被认为阻隔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数字沉浸展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数字媒介,与普通智能终端不同,文化数字化景观与实体场景融合建构起一个特殊的公共文化场域,观众必须通过身体在场进行体验和探索,也在无形中连接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共同体对过去的回忆、对当下体验及对未来的希冀,这种关系缘身嵌入到观众自身的意义建构中,对当下和未来产生影响。现场考察过程中,笔者发现了意料之中的关系,也捕捉到了意料之外的关系。年轻人与同学、朋友及恋人,这些关系是公共文化空间最常承载的人与人之的关系。齐白石作为家喻户晓的文化IP,数字光影展呈现传统与科技碰撞从而引发了展览在社交网络的火爆出圈,也反向带动了观众的口碑传播,由此吸引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现场有离退休老人与同事们一起结伴逛展,数字沉浸展既联结起银发族的共同回忆,也让他们感知到与当下社会的联结,弱化了年迈所带来的孤独感和脱嵌感。年轻人带着年迈的长辈来观展,数字沉浸展成了连接祖孙情感的纽带,创造了隔代关系的独特意义。孩子们追逐着屏幕上的蟋蟀,被影像中的暴风骤雨吓得扑回父母的怀中,父母席地而坐一边欣赏着巨幕投影中的四季变换,一边望着孩子与白石老人笔下的花鸟虫鱼互动,在传统书画的幻象空间中共享亲密时光。人们沉浸在超现实的奇幻场景中,以艺术为纽带,生产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共同记忆。

3.观众与文化关系的缘身嵌入

“中式美学”是社交媒体上对本次展览评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中式美学体验来源于观众对于中式视听风格的感知与情感共鸣,中式风格是指传递出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语言、中国元素、中国样式、中国气质、中国精神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数字技术以动态交互化的方式将书画艺术的意境之美和气韵之美可感化。齐白石曾说:“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见者,或耳之所闻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处也。皆中国风景,为山水写照。”数字影像以齐白石真迹中的元素为素材,利用叙事传输的方式对素材进行改造提炼和打散重组,与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不同片段的并置与糅合不谋而合,符合数字媒体语境下人们的视听习惯,与此同时埋藏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注入中国儒家“中和之美”的美学观照,强调将自然生态作为美的对象,将观众对于中式美学的模糊期待转化为有形可感的文化景观,激活了观众难以释怀的民族情结,从情感上升华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年轻人穿着“褒衣博带,衣袂飘飘”的汉服来观展,孩子们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数字光影化的“星斗塘和紫云山竹林”中追逐嬉戏。当态度是由于某种经验而建立的,就更具有可接近性,更持久,更能引发行为,中式美学观照下的数字化文化场景,建构起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体之间具象的联结,让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缘身嵌入个人意义生产之中。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将外部客观物象与其内部主观精神相统一的凝结,数字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成了对原作的“拟像”,也是对艺术作品崭新的诠释,凝结了策展人和数字艺术家对原艺术家创作动机的揣摩、作品内容动态的想象、数字技术的把握与折中。数字技术将传统书画艺术作品具象化、动态化和交互化,运用视景、声景、相互装置、实体场景有机融合,围绕艺术家及作品进行多维度情境重构,构建起文化数字化体验场景,调动起观众的感官联觉,使其从“视觉认知”转变为“具身认知”。鉴赏传统书画艺术所需的品位、判断力、知识或文化资本被弱化,扩大了高雅艺术的观众接受面。同时,数字影像采用叙事传输将艺术家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有机联动起来,视景与声景的协同作用并融入“中和美学”,引发观众强烈的沉浸感和代入感,产生复愈性体验。观众高级认知系统的启动,使具身认知、复愈性体验与自身经验发生深层关联,在主客统一的过程中缘身嵌入与自我、他人和文化之间独特的关系。

热现象背后也亟须冷思考,数字技术的日臻成熟不断拉高个体感官阈值,追崇具有梦幻色彩和沉浸式体验逐渐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由此涌现出大量以满足个体感官体验为目的,极度注重视听享受、身体交互、社交属性的“网红展”。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博眼球,缺乏实质的内容价值和精神内涵,使当下大部分“网红展”沦为昙花一现的快消品。湖南美术馆齐白石精品展的“火爆出圈”得益于该展将数字技术与传统书画艺术有机融合,使之成为兼具公共文化价值与市场流量加持的高质量“网红展”,正如策展人吴鸿亮先生所言,该展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实践,是美育普及最温馨的画面”。将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和民族情结根植于数字化体验新场景之中,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提升民众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获得感,激发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才是数字技术之于文化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湖南美术馆2008年版。

②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8期。

③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

④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第34页。

⑤刘垚梦:《“五出五归”与齐白石的山水精神》,《艺术品》2019年第5期。

⑥S. Kaplan,L. Bardwel l & D.V. Slakter. The Museum as a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3, 25:725-742。

⑦龚金红、朱嫦巧、殷小平等:《满意与复愈:博物馆观众体验及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东南文化》2022年第4期。

⑧Velarde MD,Fry G,Tveit M. Health effects of viewing landscapes Landscape types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J].Urban Forestry Urban Greening,2007,6(4):199-212。

⑨赵欢、吴建平:《复愈性环境的理论与评估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期。

⑩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博物馆:一种看的方式》,选自《视觉文化读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01页。

⑪GREENMC,BROCKTC.The role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persuasiveness of public narratives [J]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000,79(5):701-721。

⑫郑宏:《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⑬Ge, J., Guo, M. & Yue, M. Soundscape of the West Lake Scenic Area with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a case study of Evening Bell Ringing in Jingci Temple,China[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 Science A: 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2013,14:219-229。

⑭仇梦嫄、杨加猛、张捷:《视听及其交互效应对旅游者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恢复性环境体验的中介作用》,《旅游科学》2021年第4期。

⑮Porteous J.D.,Mastin ,J.F.Soundscape[J].Journal of Architecture land Planning Research.1995,2:169-186。

⑯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7页。

⑰陈瀚:《“中和美”:新中式设计风格的美学观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⑱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理论学刊》2002年第5期。

⑲吴嵩、蔡頠、孙嘉卿等:《谎言判断的双加工理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6期。

⑳克里斯·希林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杜羿纬:《当代中式设计美学的回归》,《艺术评论》2019年第8期。

22.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2020年9月第11版,第125页。

23.蓝庆伟:《展览无意识:视觉、市场与观众》,《艺术当代》2018年第7期。

24.湖南文联:委员风采丨吴洪亮访谈:在好展中与齐白石相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接受湖南文艺网专访[EB/OL].(2023-3-4).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网红城市的形象构建和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C0320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湖南美术馆)

来源:《文艺论坛》

作者:郭青 孙婵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