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蒋集政:“三地”中岳

来源:红网 作者:蒋集政 编辑:施文 2024-10-16 17:39:06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微信图片_20241016124206.jpg

“三地”中岳

文/蒋集政

虽然是首访浏阳市大围山镇中岳村,却有似曾相识、“二次握手”之感。村党总支书记何良非常自豪地介绍,中岳村于2016年由原鲁家湾村和中岳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27.6平方公里,辖16内村民组3000余人。中岳村人口不多,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90%,是《第二次握手》创作地、浏阳蒸菜发源地、陌野·小河弯弯野奢民宿首创地。

微信图片_20241016124209.jpg

《第二次握手》创作地

中岳村是张扬先生《第二次握手》创作地。1965年9月,张扬来到当时中岳公社南岳大队书塘生产队(今中岳村书塘组)插队,劳动之余,将高中时以自己舅父为原型创作的短篇小说《浪花》改写成10多万字的《香山叶正红》,后又多次修改,扩充成20多万字的《归来》。《归来》以手抄本形式在全国流传,流传过程中,有读者将其改名为《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第二次握手》公开出版发行,随后一版再版,陆续发行430万册。该书先后入选“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部深有影响力作品”,并被拍摄成电影,创造中国文学创作史上的诸多奇迹。

第一次知道《第二次握手》,是上世纪70年代末在家乡零陵县三中念高中时。一天,同桌将一本《第二次握手》给我看,说是从学校大门口的“红旗图书室”借阅的。翻开书页,立即被书中的故事情节、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深深吸引,25万字的长篇小说一口气读完。村党总支副书记肖丽果听闻后,特地送我一本1979年7月版的《第二次握手》,还有张扬先生的签名,令我喜不自胜。

微信图片_20241016124215.jpg

在《第二次握手》创作地陈列室,分“上东福地”“知青家园”“传奇名著”“经典流传”4个部分,详细展示了《第二次握手》的前世今生,生动还原张扬的知青生活。那些泛黄的书籍照片、老旧家什,叙说着这部小说创作背后的艰辛,真是“奇书普惠生民目,逸事多磨作者心”。2024年5月,张扬先生再次“握手”中岳村,为陈列室揭幕。同时,签约拍摄《第二次握手》电视剧,拍摄地点主要在横店,并在风景优美的大围山取景。

“乡村旅游要留住人,留住回头客,仅有自然风光是不够的,内在的文化气质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大围山镇副镇长李胜强说,大围山镇曾主办《第二次握手》创作地研讨会,拍摄《第二次握手》电视剧,就是要结合大围山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不但让熟知小说的人们产生共鸣,更让当今年轻人了解主人公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思考人生价值、亲情、友情及爱情。

中岳村底蕴厚重,地杰人灵。中岳河边,建于明末年间(1610—1644年)、临水而居的鲁氏家庙。何良说,中岳村目前“在外乡贤人才信息库中有26位各行业战线上的杰出人士,当今知名画家李亚辉就是中岳村人……

微信图片_20241016124217.jpg

浏阳蒸菜发源地

提起浏阳蒸菜,在长沙几乎无人知晓,令人口舌生津。而中岳村素有“蒸菜原乡”之称,是浏阳蒸菜发源地。相传元末明初,大围山地区老百姓为躲避官府抓丁而藏进深山,因害怕炊烟暴露行踪,百姓们将饭和菜放到饭甑里一起蒸熟了吃,后来这一习俗广泛流传,沿袭至今。

“浏阳蒸菜的源起,其实是客家人的发明。”何良介绍,客家人迁徙到大围山中岳村,带来了独特的干菜、坛子菜、腊制品制作工艺和蒸菜制作方法,与秦汉时期就已经产生的浏阳豆豉结合,慢慢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浏阳蒸菜。在浏阳,可以说无菜不蒸,浏阳蒸菜现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依托蒸菜文化与人文熏陶,中岳村民擅长烹饪,更走出许多蒸菜“高手”,涌现出一批浏阳蒸菜知名品牌,“浏水蒸香”创始人鲁承伟、“何爹蒸菜”创始人何远扬就是其中的代表。目前“浏水蒸香”“何爹蒸菜”在全国拥有800多家连锁店,仅“何爹蒸菜”的加盟店就达550多家。蒸菜产业带动全村400多人就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

而作为浏河之源的大围山,有着温润多雨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根植于此的万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气,成为浏阳蒸菜最佳原材料。利用大围山原生态食材,中岳村推出“围山八蒸”,打造区域特色美食品牌。2023年4月,首届浏阳大围山蒸菜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暨“围山八蒸”选拔赛在中岳村举行。

中岳村是知青福地,中岳村知青董敬芳成为全国知青学习的榜样,她的优秀事迹还被拍成电影《董敬芳》广为传播。镇党委政府综合考虑中岳村发展规划,将闲置的原中岳乡政府让给中岳村改建为知青蒸菜馆,于2024年4月正式营业。“蒸菜渊源远,书堂韵味长”的蒸菜馆,充分发挥知青故里资源优势,与蒸菜名厨鲁承伟深度合作,主推柴火香干、蜂蜜土鸡、农家伏鸭、酸豆角蒸油渣、盐菜蒸肉、蒸红壳笋、蒸火焙鱼、蒸腊肠等“围山八蒸”特色蒸菜,一次性可容纳300人就餐。

所谓“围山八蒸”,当然不是中岳村一村出品,而是大围山镇当地珍馐美味的集大成者。刘玉玲说,如蜂蜜土鸡的食材选自同幸村的蜂蜜、田心桥村的散养土鸡,农家伏鸭的原料出自中塅村,鲜脆无比的红壳笋来自于浏河源村,火焙鱼的原料则来自金钟桥村……“围山八蒸”是浏阳蒸菜的代表作,在研发过程中,对食材、时节、接受度进行了多重考量,有荤有素,口味丰富。

为扩大“围山八蒸”影响和销售,中岳村采取“村企共建、多方融合”的发展模式,逐步构建浏阳蒸菜产业链,上游有原材料基地,中间有半成品加工商,产品直供蒸菜连锁店和加盟店,或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寻常百姓家。同时深化与大围山镇本土电商围山公社合作,定制专属的“围山八蒸”礼盒,在蒸菜馆展示礼盒中的蒸菜原材料等农产品,探索“电商+农产品”“电商+文旅”等多种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

推广“围山八蒸”,仅靠围山公社电商平台一家推动还不够,要联合全村所有的农庄、饭店,既要统一理念、规范制作流程,又要实现品牌化管理和宣传。肖丽果说,要让来大围山旅游,到中岳村吃“围山八蒸”成为游客的新选择。对此,经营农庄的廖光辉颇为赞同,“我开农庄多年,长株潭地区的游客基本上都是先到店里吃饭,再上山游玩,这些年积累不少回头客。”他认为推出“围山八蒸”能形成新的吸引点,也能提升农庄档次。

以蒸菜文化、知青文化为主题,通过举办蒸菜文化节、办好蒸菜主题餐厅,中岳村正在用好用活独有的文化IP,为游客来此品尝文化盛宴的同时,尽情地品尝地道的浏阳蒸菜美味。

微信图片_20241016124212.jpg

“小河弯弯”民宿首创地

来到中岳村泉水坝,坝上一泓清泉碧波流淌,水声潺潺;坝下一条银链活泉,欢跃奔腾。何良说,中岳河中岳段长约8公里,两岸风光秀美、风景独特,被评为浏阳市“最美十大河流”之一。每年夏天,前来泛舟、踩溪、捉鱼、漂流的游客,玩得不亦乐乎,2023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陌野·小河弯弯民宿就位于中岳河畔。民宿伴山而建,四周绿树环抱,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沿河道展开自然景观80余亩,谷地草坪10余亩。民宿有各类型客房21间(套)与3栋精品帐篷房,还有多功能厅、餐厅、会议室、茶室、儿童活动室、酒窖等配套设施齐全。民宿老板刘志富说,入住民宿,游客可以体验石磨豆腐、采摘野果等活动,感受大围山的地域特色。

为何选择中岳村作为打造小河弯弯民宿?刘志富说,中岳村地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溪流叮咚,四季分明,韵味独特。春季,万物复苏,山花烂漫,溪水清澈见底;夏季,水量充沛,漂流尤为刺激,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秋季,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漫步林间,仿佛置身于绚丽画卷;冬季,如遇山间雪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夏天是中岳村最美丽、最吸引人的季节”,这时来到中岳,或泛舟河上,河水清波荡漾,两岸景色倒影水中,满目碧绿、墨绿、深绿、灰绿、翠绿……美不胜收;或穿着救生衣,“扑通”跳进水里,感受脚下石子与小鱼穿梭,夏日的热浪被沁凉的河水驱散得一干二净。入夜,在溪水潺潺的小河弯弯呼吸新鲜空气,枕着星河入梦,尽情享受山乡的闲适与自在。

忽然想起此前到访过的同幸村陌野·小河弯又弯民宿,刘志富说,那是小河弯弯二期,是另一种意境。我打趣说,如果再开发小河弯弯三期、四期,是不是取名“小河弯再弯”“小河弯四弯”了?

依托美丽清凉的中岳河,2018年,中岳村将泉水坝上游至长滩打造成竹筏踩溪景点,将泉水坝下游的狭长河道打造成森林漂流景点。2019年,顺势推出第一届中岳踩溪节,3天时间,4000余名游客来到中岳河长滩,赤脚踩溪享受原始生态河滩的“足底按摩”。此后,踩溪节时间不断延长,还新增溪水泛舟、网红摇摆桥、皮划艇漂流等项目。2021年踩溪节,特别邀请50余名网红主播和粉丝前来体验,网红主播们对中岳村美景赞叹不已。

被誉为浏阳版“九寨沟”的中岳村,自然不仅仅有中岳河,不仅仅有踩溪。走进鱼头美丽屋场,白墙黛瓦的民房和翠绿清幽的竹海交相辉映,青石板路与木桥栈道阡陌纵横,母子水车随潺潺流水缓缓转动,成群的白鹭起起落落。屋场中心处,300亩荷花田边飞鸟展翅,蝴蝶翩跹。荷田深处,几只白鹭“哗啦”一声飞起,端的是“白鹭青莎岸,红莲碧水湖”。

乘着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的东风,近年来,中岳村通过建设美丽屋场、硬化村级道路、优化村级环境。何良说,为此,村里采取“入股+分红”模式,成立旅游开发公司,筹资200多万元,100多户村民参加,对鱼头屋场进行整体包装打造成鲁家湾旅游风景区。“以文旅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2023年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如今的中岳村早已今非昔比,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村庄,“满园春色关不住”,洋溢着勃勃生机,春赏花、夏漂流、秋品果、冬观雪,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创旅游,来中岳品文化、吃蒸菜、住民宿,到处绿意盎然,风景无限……

(文中图片系作者提供)

蒋集政,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红网

作者:蒋集政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854/50/143636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