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山碧水新湖南丨静修:洞庭湖的诗报告(长诗)

来源:红网 作者:静修 编辑:施文 2024-10-24 09:10:44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岳阳洞庭湖水上森林植物航拍摄影图 (8)_副本.jpg

洞庭湖的诗报告(长诗)

湘、资、沅、澧、长江水,以美学的名义

在洞庭湖汇聚于一点,拓印出

1680平方公里纤尘不染的修辞

在这个丰沛的水系上,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

被宛若丝弦的草,翻来覆去

甚至翻出了万顷芦荡、百里柳林、万洲迷宫

湖上草原……芦花飞雪,一帧帧灵动的画面

我不知道,是谁在它们内部安置了定时器

时间的口令一响,便依次亮了起来

那时我还没想好,该以一种什么方式进行游走

在这个水草丰美的宝地

从暗处开出的谚语,自带甜净

波光粼粼,如转速的传送带

将洞庭湖的开场白编排得古典又充满时髦

野生芹菜、藜蒿、芦笋、蓼米,这一支支

原生态的部落,在湿地的秘境里

约定俗成,如千变万化的词组从册页上长出

摇动着听觉灵敏的耳朵,偶尔会碰到

游动的音符一样,从远方归来的候鸟


在这个丰腴的鱼米之乡

大小不一的洲渚,是无法搬动的词汇

柳条摇曳,如发光的明喻

苇草起伏,托举出低沉的暗喻

春风拂过,万物统一了口径

连绵的洲滩以回环,复迭,顶针的手法

将洞庭湖的美,用原生态的笔墨又抄录了一遍

两岸繁茂的杨林,如一束束阳光的词牌

颜色被风吹绿,主旨被风吹软

林荫下的脚印,仿佛一个词叠着一个词

一排排,一层层的,传递着繁茂的旨意

我深信,流水填词,绿荫谱曲

可将焦躁的情感中和。此刻的我

把写诗的手,放在洞庭湖里濯洗了三遍

每一遍,都沾上了时光的浓墨

草长莺飞,在明亮如镜的湖面上

与水色重叠的芬芳,泛起了微波

仿佛某种内在的思想,只要从洲滩长出

都被赋予安静、娴雅、优雅的状态


卯时,天际渐渐露出微白

万物庆生,芦花飘絮,迎风吐蕊

穿着白袍的云,乍现乍隐

置身于秋意纷纷扬扬的花海中

我们伴着一触即化的花香拍照留念

河汊纵横,经纬交织,所有的静物

如大地上的篆刻,可抠出婉约的水声

洲岛密布,以重章叠句的手法泼墨写意

那一刻,湖、山、树、风、草、大雾

这些造物主的杰作,也以递进,排比,逻辑句

用赋比兴的修辞,编撰出一页页

暗香盈袖的动态图。我看见

勾勒其间的道路,如一条条如丝如缕的项链

佩戴在洞庭湖的胸口,散发着迷眼润骨的斑斓

串联的光与影,叠加的色彩

用天工的妙法,微雕着奇险灵秀美的画卷


必须承认,洞庭湖是时光这位大师

以平川为画布,以草木为染料

用不同的角度切入,启用各式笔法

在沅湘渲染出的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游船无声通过,在芦苇制造的宣纸上拖出一道墨痕

是啊,此刻在湖中练习倒立的

中华鲟、白鲟,如散落的滴墨和逗点

风一吹,在洞庭湖大美的旋律里

驾驭着波澜,以淬炼的速度

在山水的缩影中,冲出一个个小小的豁口

欢呼的声浪,是流水点亮的辞章

在洞庭湖中跌宕。起伏。激荡。涌动

击起波纹般回旋的美,以并提,以映衬,以借代

谱写出一部生态文明的典章


绝句里的洞庭湖,在草甸土的扉页处

早已构思好了情节,当雾气尽散

列着队伍,携儿带女,拖家带口的

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

如翻飞的字词逐水而去,在芦苇荡中

续接着自然界中意趣盎然的故事

是的,长在苇荻之中的意境、音频、律动

浓得化不开了,唯有借着夏风发力

展现出另一种生机。我还看见了

凌云塔在湖中纯美的倩影,镇江塔释放出的天光

由浅到浓、由浓到醉美的升华过程

晨渡之人、垂钓老者,是镶嵌在湖边的字粒

在押着韵的水波诗行里,行稳致远

一个个自然渔村,将自己提炼成一个主角

坐在美丽乡村的剧本中,用云霞染出绯红的乡音


在洞庭湖湿地,万物都是大地的主人

外修碧波,内修涵养的水草,如一个个恩赐的神谕

守护着自己的方寸家园

从它们身上析出的庞大绿意,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颜料,点染孕育着一圈圈悠扬又细腻的韵律

这是屈原、刘禹锡、孟浩然、李白、杜甫

第几次把洞庭湖用进诗词,湖水并没有点破

泛舟湖间,我必须启用美的捕捉器

把水天一色,水乳交融,组合有序的桥影与涛声

捕捉进我的口袋,或像对待一枚枚

记载古地质变迁的感叹词一样,夹进书页中

身边的芦苇,被风撩拨得更为辗转与缠绵

双手掬水,如捡起蔚蓝的曲调

我坚信,这是美的另一种颜色

随着蔓延的水路,我的心胸一路开阔起来

行至洞庭湖的中央,乡愁是一条外溢开来的支流


我深信,洞庭湖是安装在人间的一面镜子

澄澈,安宁,可容万物

它静静地反射着一个清晰、明朗、辽阔的人间

宁静是它的内心,清澈是它的灵魂

水面上斜飞的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

画着一道道柔软的弧线,尔后隐身于

披上新绿的芦苇丛,被轻轻安放在

它们所向往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这里岸绿,水清,堤美,可赏野花

与江豚麋鹿为伴,在云山雾海中找寻心灵的慰藉

此刻,桨音与水声分别附在一对平行线上

直抵宽宥的水域。细波微漾,我一时无法分辨

沼泽,草甸,水域和天空的真实界线


在洞庭湖,再加一点水

整个湖的美,就要溢出来了

野生芹菜、藜蒿、芦笋、蓼米,在湿地的册页处

定居了下来,以湖水洗脸,闭目养神

享受清风,翻阅云海,细嚼繁茂而璀璨的过往

流水编排着它们的姓氏与生活

泊在空中的霞光,是用剩的时光碎片

在湖边堆成了另一座大湖

大小不一的洲渚,如一排排绿宝石

收拢着起伏的水草,越来越绿

与洞庭湖对视,我多想用百里杨林

来固定情感的泥沙,锁住了爱的水分

让体内河岔纵横的字词,不再水土流失

是的,水浸皆湖,水落为洲

密布的洲岛是捆绑着时光的一簇簇颂词

它们在湖边复制粘贴着自己

用从容与淡泊,映照万物,完成水命的聚积


洞庭君山是放大的盆景,更是一部神秘的哲学笔记

走进深山的册页,一步遇花香,两步碰奇草

每一个脚印,都能踩中虫鸣与水音

总能碰上入口即化的奇,与触指消融的绝

这一切,不用来写诗显得浪费

山风洗着丛林,湘君、湘夫人的传说

从草纸长出。其实风吹过的地方,都产生了思想

比如光滑的石面,铺着一层稍纵即逝的光芒

比如株遒劲有力的树干,蘸着湖水

以轻松的笔调和淡赭色,搭色塑形

画出了杨幺寨、湘妃祠、柳毅井

又将虚实结合的红日和暮色

安插在谁的梦境里,用一片鸟鸣时刻刷新着


在洞庭湖湿地,弥漫的水雾是一层纱

仿佛我与《岳阳楼记》仅一水之隔

渔帆点点,仿佛是范仲淹不小心滴下的翰墨

浩瀚迂回的湖水,用天工的妙法

画出了 “洞庭秋月”“远浦归帆”“渔村夕照” “江天暮雪”

滚动的景色,用十二个时辰的切换,形成一种视觉盛宴

与洞庭湖对视,我顿时产生了美学反应

想象自己驾驶着一片云彩,在湖面自由滑行

每拐一道弯,惊喜之前被提速

是的,洞庭湖这巨大的心境

一个人是用不了的,哪怕你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诗人

我喜欢把以清立身的湖面,比喻一张透明干净的纸

澄碧的水珠,是一粒粒隐现沉浮的文字

用行云流水般的表达,慢慢展开一部训水之经


十一

迎着光的方向,我再次进入岳阳楼的内部

成了一片灰瓦,往楼顶运输着

潮水般的翠云与苍烟。身处院中,我成了一个点

守着透明的光亮,慢慢成型,成为一撇美好的点缀

于此终日厮守。用屋檐上,透析出的

瘦如薄纸的缄默,勾兑一场盛大的月光

一勺一勺地喂养星空。廊腰缦回,琴键般的台阶

隐居着来自经书的天然音质:纯粹、完美

靠虔诚与风范发光的岳阳楼,在我的笔下

再次凝固、升华,嵌入时光的纸张

用百年蓄养的精神,长出一部广博的江山志


十二

将美好日子,水泡一样含在嘴里的

是一群闪光的鱼,这些如水的精灵

与水为伍,齐头并进,在湖中一遍遍确认自己的身份

坚持追溯母体。滩涂之间

以爱的名义集合的小河沟,缓缓流淌

流出了时尚杂志封面所呈现的效果

跃出水面的江豚,托举着一轮日出

如一阙高亢的修辞,随着洞庭湖的旋律

反复临摹,立意,断句,推送着一束束光芒

我们登楼、乘船、游湖、上岛

用流水竖琴,调弦,定音,我在想

那些装着湖水的句子,会激起宫商角徵的旋律么

当我们把手中用剩的字词,撒在湖中喂鱼

它们能用有力的尾部,甩出千姿百媚的分行吗


十三

坐在湖边,犹如坐进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我想找一朵水花聊聊,聊一些水一样蓝的话题

聊一些被时光动过手脚的水,如何慢慢往回走

与湖的对话,我们必须腰系唐风宋水

在字词里自由翻身的候鸟、麋鹿、江豚、鱼儿

张力十足,在点、撇、捺、横之间制造着水花

被风剪碎的波纹,是散装的咏叹、情节

用水的线条,编织的、订制、点染

层次分明,深入浅出的工笔画

而将自己挂在湖边的落日,是它一方小小的印章

你看到泊在岸边的巡护船了吗

不管如何荡漾,都被一条叫做乡愁的绳索拴着

(本文获第二届“青山碧水新湖南”文学创作征文活动诗歌类二等奖)

笔名:静修,真名:蔡秀花,女,汉族,1991年生于广东。写诗,有作品发表在《诗刊》《星星》《中华词赋》《鸭绿江》等,入选全国女子诗会,曾获得中国诗歌学会举办的国际杜甫诗歌奖一等奖,第四届人民文学“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诗歌奖、全国“禺山情·劳动美”征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来源:红网

作者:静修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854/67/143842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