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峙山流
文/潘刚强
拜谒舜帝陵,必经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西湾村。“德孝公益六百年;功在舜陵第一村。”游客总是匆匆忙忙从村口牌坊掠过。拜祭归来,有缘,不妨轻松绕行,穿越将军府、四有第、巡抚堂、刺史院,寻访这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古风遗韵。
生长月岩濂水间,老来才入九疑山。
消磨筋力知馀几,踏遍人间五岳还。
清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这首《游九疑》,作于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是年,何绍基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应时任永州太守杨翰之约,何绍基从长沙登舟逆水而上,正月里回到阔别十一年的故乡道州。二月初九,在宁远县令陶勤子的陪同下,何绍基拜舜陵、游九疑,感慨无限写下抒情诗作,题为《游九疑归宿县署为陶勤子大令话生平游事》。
另有一说,何绍基《游九疑》诗作,便是六月祭舜之后在西湾村写的,并有与《东洲草堂诗钞》不同的版本:
生在濂溪水一湾,老来才游九疑山。
半山费尽芒鞋力,踏破人间五岳还。
西湾村人说,参加舜帝陵祭典,何绍基在杨翰陪同下,来过西湾村。何绍基指点九嶷山脉,品味舜源龙泉,他说这里的山水形胜与他老家道州东门村颇为相似,诗中的“水一湾”便是有感而发。如此解析显然有点牵强附会,没有想到,西湾村果真还有何绍基“水峙山流”石刻,至今保存在老屋门坊上。
甲辰深秋,我有缘参与“青山碧水新湖南”永州之行,最后一站拜祭舜帝陵。同行文友最为鉴赏的古碑文,正是何绍基同治元年《谕祭文》书法石刻。新帝登基,朝廷特遣湖南署布政使恽世临主持祭舜典礼。依据清朝惯例,将祭文镌刻成碑,恭立舜帝陵旁边。恽世临特地邀请何绍基一起前来九嶷山祭舜,并担任书石官。故碑首云:“维同治元年岁次壬戌季夏月壬子朔越五日丙辰,皇帝遣湖南署布政使恽世临,致祭帝舜有虞氏神位前。”碑末署款:“陪祭官永州府知府臣杨翰,陪祭官署宁远县知县臣陶变咸,书石官前翰林院编修臣何绍基。”
何绍基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六年(1856年)因条陈时务得罪权贵,何绍基辞去四川学政职务,从此闲游山川讲学授徒。何绍基以诗文书画著称,他的书法作品均属国宝级。何绍基曾有《题岳阳楼联》,可惜未见碑刻。今日岳阳楼上有两副名联,均落款“道州何绍基书”。一副是罗平窦垿撰“一楼何奇”长联;另一副长沙熊少牧撰句:“十五年胜地重游云外神仙应识我;八百里长天一览湖边风月最宜秋。”此联落款:“同治元年秋九月”。
“水峙山流”石刻未见署名与年月,潇洒灵动的“何体字”视而可见。只是按现今从左至右读法,“流山峙水”给人感觉有点怪怪的。平江天岳书院楹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何绍基以“水峙”对“山流”,有何寓意呢?
细读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钞》,寻得《王继斋携榼陪游,夜宿西湾张秀才家》:
不问山头与水边,一壶两盏又陶然。
狂蹲破屋同听雨,气夺寒云已化烟。
笑我老愁危径仄,喜君闲识野游便。
西湾暂借书堂住,剪烛论文得醉眠。
从诗中推断,六月祭舜大礼告成,何绍基偷闲野游,在乡贤王继斋陪同下,曾经夜宿西湾村张秀才家。西湾暂借书堂住,剪烛论文得醉眠。一路携榼陪游,酒是没有少喝的。或许有谁认为,何翰林酒醉之时挥毫泼墨,将山峙、流水写倒了?何绍基诗宗李、杜、韩、苏诸大家,“水峙山流”是有出处的。明代姚元之曾有潇洒园联曰:“鱼飞鸢跃漆园吏,水峙山流太史公。”何绍基还作有《舜陵》一诗,开篇则曰:“衡山之阳帝攸宇,南面无为万方睹。九疑陵庙乃北乡,魂兮归来恋中土。”九疑山舜帝陵本是华夏第一圣陵,万方朝圣,魂归中土。岂若重华天子体魄严且神,万代茫茫迷处所。何绍基无须争辩,不问山头与水边,一壶两盏又陶然,遂以轻闲的“打油诗”记趣。
夕阳西照,炊烟升起,一行人有说有笑,环绕乡村小道畅游西湾村,只见山陵起波,池水泛光,高坡养兔,沃土植菇,稻谷青黄,荷池清香,果然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图画。光影飘逸处,一座古老的石砌文塔耸立中央,六方托底,翘角挑尖,塔的中部开拓惜字炉,文塔门联左曰鸿胪造化,右曰丹篆文明,正应了明代李东阳《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中所言:“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西湾文塔的雕纹画壁,处处彰显文运昌盛的传统风尚。
我亦行走各地乡村多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所见最高档次的乡村文塔,不由心怀敬意。细读塔壁刻文,咸丰二年岁次壬子季冬月榖旦立,记曰:
盖闻盘古结绳,后圣易以书契,此文字之所由肇兴也。
张君数位乡绅带头捐资,修建这座石炉文塔,从此六义孳生无穷,人文肇兴亦将有蔚起。碑文由杨世卿谨撰,卢政蒲敬书,修建首士则由张家诸君承担。咸丰二年即1852年,何绍基巡游西湾邻近十年,必定像我一样仔细勘察过这座文塔的。我相信,何翰林必然会大加赞扬张秀才及村民的义举。不然,何以会题匾赋诗且剪烛论文得醉眠呢!
(原载于《散文》杂志2025年第7期)
潘刚强,人文地理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副主席。出版散文集《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人文密码》《与洞庭书》《汨罗江,一条追赶太阳的河流》。
来源:红网
作者:潘刚强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