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梁书正获第22届“华文青年诗人奖”

来源:湖南省诗歌学会 编辑:施文 2025-07-23 10:48:3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第22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评选结果揭晓,湖南省青年诗人梁书正脱颖而出,荣获第22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该奖由《诗探索》编辑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人天书店集团、《新诗选》编辑部承办。

“华文青年诗人奖”创办于2003年,旨在奖励近年诗歌创作成绩突出的青年诗人,它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公正性和代表性的诗歌奖项之一。

“华文青年诗人奖”坚持专家独立评审,以“一个青年诗人奖项、一个主题研讨会、出版一本获奖诗人诗集、选出一位驻校诗人”四个一的立体方式,经多年实践,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华文青年诗人奖”开创了中国最早的驻校诗人制度,目前已有21位驻校诗人入驻首都师范大学一年进行研究与学习,在奖项繁多的中国诗坛独树一帜。

在坚持评奖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从第20届开始参评者年龄由“40周岁以下”改回到前九届规定的“45周岁以下”,参评稿件由原来的“必须原创”改为“发表与否不限”。

第22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征稿以来,得到了全国广大青年诗人的广泛关注、参与和支持,参评人数较往年增加一倍。经编辑部初评和复评,再经评审委员会终评,最终,湖南青年诗人梁书正、广西青年诗人安乔子、福建青年诗人叶燕兰获得本届大奖。

梁书正获奖理由及评语

获奖理由

梁书正是一位蕴含赤子之心的青年诗人,他的诗源于对乡村的思考,情感悲悯,语言朴素,呈现出一幅幅悲欣交集的现实图景。鉴于他所取得的诗歌成绩,特授予第22届“华文青年诗人奖”。

评委评语

这是诗人直面现实,对乡村的回望与凝视。面对衰败的空巢的故乡,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他唱出的既是对旧日的田园生活的挽歌,也在痛苦、焦灼中渴望着新变,其朴素真情的话语,直通读者的心灵。

(吴思敬)

梁书正用诗记录着他曾生活过的那个质朴的乡村正在悄然发生的变迁,他以诗人真挚的心灵关注着这一切,他的诗清晰地记述着他的所知与所感。诗的语言和结构严谨,是一组体现了乡村现状的好作品。

(林莽)

梁书正的诗是对乡村生活的凝视,也是对乡土的描摹和叙事,有着力透纸背的力量,而他笔下的乡村是正在变化中的带着深深的时间烙印的乡村,也是承载了诗歌理想的乡村,他稳定的情绪和深入的思考赋予他笔下的乡村另一种诗意。

(李掖平)

对乡村的再次凝视,带着普世的视角。作者没有书写个人的小情绪,写的是人类共同的乡愁。极其夸张的比喻,直接把读者的情感点爆。

(邹进)

梁书正立足于熟悉的那片土地,记录消失的和当下发生的乡村生活场景,以个人视角切入深远古朴的农耕文化,翻阅这部厚重的大书。他朴素细腻的诗意言说再现了乡村事物的局部与细节。

(李南)

梁书正的诗歌直击乡村空心化、生态移民、数字时代乡土记忆等当代命题,勇敢真诚地在城市化浪潮中凝视乡土文明的震颤与裂痕,其笔下的湘西村寨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承载乡村记忆的档案——锁孔里的荒草、监控屏前的老人、沉入水库的墓碑,构成一幅冷峻的生存图景,其反田园牧歌式的抒情方法为汉语诗歌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向。

(蓝野)

这些乡土之诗和行走之诗,有灰黯,有明亮,亦有屈原般的求索与天问。

(路也)

梁书正以湘西苗乡为精神原乡,在冷峻的凝视中构建起一部"乡村变迁的史诗"。现代与民族传统碰撞,又显露出禅宗式的顿悟。

(桫椤)

梁书正的诗在这里有了新的变化,和以前相比,叙事元素更多了,题材也更开阔了,在形式上也有了新的尝试,思考也更深入了,很多篇什让我想到了杜甫对于时代或现实的描写。

(陈亮)

图片

梁书正,1985年10月生,湖南湘西人,苗族。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文艺家、湖南省作协签约作家。有作品见于《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李白诗歌奖新锐奖等。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创会、首届国际青春诗会、第38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唯有悲伤无人认领》《群山祈祷》等。

来源:湖南省诗歌学会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