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见万年解密局③丨和王昌龄、沈从文“对话”,怀化博物馆里的“一片冰心”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编辑:史凌松 2025-08-31 21:06:3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山河交汇处,文明生生不息。读懂五溪大地,要从怀化市博物馆开始。9月,怀化市博物馆新馆即将焕新而来,以四大主题展览对话历史。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湘见万年解密局”系列报道,带你走近文物背后的岁月与心跳。

图片1_副本.png

《一片冰心——王昌龄“怀化”谪居心路嬗变的沉浸式空间及数字演绎》展览(效果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超 怀化报道

沅水的波光在墙面上缓缓流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剪影立在青山间,“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随光影浮沉。

——这是怀化市博物馆新馆人文数字科技展序厅的场景,再过不久,观众就能在这里“走进”千年历史,和屈原、王昌龄、王阳明、沈从文来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9月,怀化市博物馆新馆即将开放,其重磅数字人文展览《一片冰心——王昌龄“怀化”谪居心路嬗变的沉浸式空间及数字演绎》将同步面世。

“我们以王昌龄在怀化龙标的八年贬谪生活为核心,串联起屈原、王阳明、沈从文四位文化巨匠的精神足迹。”本次展览策展人袁鸿展说,这“冰心”不只是王昌龄一个人的,更是屈原、王阳明、沈从文这些文人共同的品格——哪怕身处逆境,也守着高洁的志向。

图片2.png

展厅一角(效果图)。

为何是“一片冰心”?

公元748年,五十一岁的王昌龄被贬至龙标(今怀化洪江市)。临行前,好友李白写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相赠。而王昌龄最终以“一片冰心在玉壶”回应,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清澈坚定的自我告白。

“这片土地很特殊,它接纳了太多在逆境中的文人。”怀化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屈原流放於沅湘之间,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在此讲学,沈从文则在湘西的山水间找到创作的源泉。

他们都不是怀化本土人,却都在这里获得精神的疗愈与升华。“冰心”,是四位文人共有的精神底色——在困顿中守心如玉,于山水间不忘家国。

图片3_副本.png

王阳明和“知行合一”(效果图)。

数字展,但不止是数字

1050平方米的展厅里,没有冰冷的展柜,而是用数字技术构建起一个个历史现场。这不是简单的线上展览,而是线下沉浸式体验。

观众将遇见AI生成的“数字人屈原”,与他对话楚辞中的宇宙之问;在透明屏幕前,参与王昌龄的芙蓉楼诗宴;通过MR眼镜,拆解唐代麻阳船的结构奥秘。

而最具创新的是“虎溪共语”展项。唐代的王昌龄与明代的王阳明,在虚拟的虎溪书院中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一个以诗明志,一个以理证心,却同样诠释着“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

图片4_副本.png

“走进”沈从文的芸庐小筑(效果图)。

四条文脉,一座福地

展览通过四条人物线索,勾勒出怀化独特的人文地理。

屈原在此写下《九歌》《涉江》,开创了楚辞的浪漫传统;王昌龄在芙蓉楼畔诗酒会友,于贬谪中重建精神家园;王阳明在虎溪书院传道解惑,留下“致良知”的思想火种;沈从文则用文字记录下湘西的风土人情,让世界看见这片土地的温度。

“怀化是一块福地,”怀化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它不仅在历史上接纳了躲避战乱的各族儿女,更用山水人文治愈了无数文人的内心创伤。”“玉壶”就是怀化,只有这样的容器,才能安放如此清澈的“冰心”。

科技,让历史可感可对话

展览最引人入胜的,是让历史变得可感可对话。

在“辟芷香园”,观众手持香草道具置于识别区,屏幕上便会浮现《离骚》中的江离、辟芷等植物,以及它们的文化寓意;“水道千里”展项中,数字人王昌龄作为导览员,讲解五溪水道的重要性,MR技术则让古船结构可拆解、可旋转。

甚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也通过VR技术变得可触可感。观众可以“走进”芸庐小筑,聆听沈从文与梁思成、林徽因的夜话,感受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怀与担当。

怀化市博物馆新馆即将开放。当观众步入展厅,看到的将不仅是历史的重现,更是一场与古人精神的直接对话。

数字技术打破了时间的壁垒,让王昌龄的“冰心”、屈原的求索、王阳明的知行、沈从文的乡情,在五溪山水间重新流淌。

751bea693eaa42c89383431dec5b74cb.png

目前,湖南正在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建设暨“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在此背景下,怀化市博物馆新馆将于9月焕新而来,推出“山高水长出五溪——怀化历史文化陈列展”“雕刻人生——五溪木雕文化”专题展览、一片冰心——王昌龄“怀化”谪居心路嬗变的沉浸式空间及数字演绎、“轨通天下——铁路交通和怀化城市发展”主题展等展览,展出大量珍贵文物,集中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五溪大地的故事。

相关推荐:

湘见万年解密局①丨一木一人生,聆听五溪刻痕里的岁月回响

湘见万年解密局②|沿半世纪铁路钢轨 重走怀化城市“生长”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2/75/152414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