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及写作研讨活动在张家界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赵婧 编辑:施文 2025-09-27 11:39:25
时刻新闻
—分享—

WechatIMG30841.jpeg

9月24日至27日,“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张家界阅读分享及写作研讨活动在张家界市举办。

WechatIMG30844.jpeg

活动通过名师培训、圆桌会议、校园分享等形式,深入探讨生态文学创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

WechatIMG30845.jpeg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27日讯(通讯员 赵婧)9月24日至27日,由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张家界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张家界阅读分享及写作研讨活动在张家界市举办。活动通过名师培训、圆桌会议、校园分享等形式,深入探讨生态文学创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院长谢宗玉,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汤敬波等领导及湖南生态文学作家、张家界学院师生150余人参与活动。‌

启动仪式上,谢宗玉表示:“真正的生态文学,应当既有温度的抒情,也有冷峻的审视;既要礼赞自然之美,也要揭示生态之痛。”他期待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刻的思想、更饱满的激情,投身生态文学创作;不但要成为自然的歌者,还要成为生态的守护者、文明的思考者,用笔墨勾勒青山碧水的湖南画卷,用文字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张家界市作协主席刘明致欢迎词,表示张家界作为生态立市典范,将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努力繁荣生态文学创作。

‌在两天的写作研讨活动中,作家们开展了积极热烈的主题研讨与分享。罗长江从“生态文学伦理观”的角度,呼唤人类切实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谢宗玉以《这个时代的生态观念》为题,提出要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命共同体”的意识,秉持“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的核心原则,拥抱“科技向善”,但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践行“全球性思维与本地化行动”,追求“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湖南文学》编辑部主任易清华以其丰富的编辑与创作经历,分享了《生态文学中的诗性与时代投影》;《湘江文艺》资深编辑袁姣素与大家进行了《生态文学的自然属性》的探讨,介绍了刊物对优秀生态文学作品的认知和选稿要求;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党委一级调研员彭勇辉‌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为题,向与会作家们展示了环境保护的专业视角,探讨文学对生态价值的转化作用。

‌活动期间,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作家与张家界本地作家举行圆桌会议,大家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纷纷表示,应该用手中之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9月26日下午,《环保之眼》生态文学阅读分享会在张家界学院图书馆举行。作家古雪分享创作心得,十余名作家现场进行阅读分享,在激情对话中不时擦出思想的火花。师生代表朗诵作品并交流体会。湖南省作协生态文学分会向张家界学院捐赠图书,省作协生态文学分会代理主席黄亮斌以人物传记作品《环保之眼》创作成功为例,寄语参加活动的青年学生和与会作家,学习和继承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伟大精神,以书写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

来源:红网

作者:赵婧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3/61/153161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