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曾来生:盼·“十一”安化

来源:红网 作者:曾来生 编辑:施文 2025-09-28 15:47:48
时刻新闻
—分享—

e2515fd1-cce8-4b2c-a1d8-6397b135811a.jpg

图片21.png

安化县城夜景。作者供图

盼·“十一”安化

文/曾来生

刚踏出成渝高铁车门,人潮的喧嚣还未在耳畔散尽,安化的风已裹着暖意漫过来,鼻间先沾了缕桂花香——这香里藏着“十一”假期的热闹,更藏着我心底层层叠叠的期盼。从异乡归来,脚下是熟悉的青石板路,眼中是久违的乡野景致,心中念的,却是即将在这个黄金周里重逢的人、要共赴的约。

最先惦念的,是远在广州的女儿。大半年没见,她总在视频电话里念叨“想家的味道”。女儿是我的心头肉、小棉袄,她的这点馋念,我早悄悄记在了心里。前几日特意绕去罗马街那家开了十几年的馆子,拉着同乡的老板娘反复叮嘱:“‘十一’假前一定留着几斤新鲜的水煮小龙虾,魔芋豆腐得多加,浸足了汤汁才够味,我闺女就好这口。”夜里通电话,她声音里满是雀跃:“爸,等我回去,第一顿就吃小龙虾!”我笑着应:“放心,除了小龙虾,还带你去买街口张婶家的香干、巷尾卤味店的鸭脖,把你大半年没吃着的家乡味,全给你补回来。”一想到她回家时扎进厨房找吃的模样,连空气里的桂花香都添了几分甜。

再盼的,是成都的老友。前阵子去成都,他陪着我穿街走巷,从宽窄巷子的盖碗茶吃到锦里的钵钵鸡,从春熙路的繁华逛到青城山的清幽,把当地的烟火气与山水意全塞进了我的行程里。如今“十一”假期他要回安化,该换我尽地主之谊了。我早把行程安排得妥帖:等他到了,上午先去云台山逛锦绣茶园,看层层茶垄绕着山岗,指尖拂过带着晨露的茶叶;午后往六步溪走,看漫山红叶染透山谷,听林间鸟鸣伴着溪流声;傍晚再去湿地公园,等夕阳把水面染成金红,看水鸟掠过波光惊起圈圈涟漪。

到了晚上才是重头戏——支起院子里的木桌,摆上灶上刚熏好的腊肉,油亮的外皮泛着琥珀色;砂锅里炖着的土鸡咕嘟冒泡,香味顺着锅盖缝往外钻;还有刚从山里采的野生菌,简单炒炒就鲜得能掉眉毛。这些都是家乡最寻常的味道,却藏着最实在的心意。席间再倒上酒,先品沅陵酱酒的醇厚,再尝贵州迎宾酱酒的绵长,一口酒就着一口菜,唠着分别时的琐事、各自的生活,久别重逢的踏实与欢喜,全在这杯酒、这桌菜里了。饭后再支起桌子打几局跑胡子,笑声裹着夜色漫开,才算把这份相聚过出了滋味。

最沉的期盼,藏在十月五日——初中班主任刘老师的七十大寿。刘老师于我们而言,不仅是老师,更是把我们从大山里拉出来的恩人、人生路上的标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他高中毕业时恰逢高考停滞,只能下乡劳动,可他没被日子磨掉心气,挨过两年便成了民办教师。后来恢复高考,他靠着自修的韧劲考上师范,捧着录取通知书时,眼里亮的是对知识的渴盼。大学毕业本该选个轻松的岗位,他却主动往偏远的苍场中学去,一待就是四年。那四年里,他盯着我们啃物理公式、练化学实验,难点翻来覆去讲,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硬是把一批又一批山里娃送出了大山——有的去了县城,有的到了省市,还有的闯去了北京,成了能扛事的栋梁。

后来为了照顾乡下老家年迈的父母,刘老师相继调去了就近的原冷市中学、羊角塘中学,本以为能安稳些,命运却开了个残忍的玩笑:他大学还未毕业的儿子突患重病,为了把儿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四年里他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用药,欠下了一百多万的债。可他从没在我们面前露过半分苦色,反倒依旧站在讲台前,把化学课讲得生动有趣。也是在羊角塘中学,他连续多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奥赛,年年都能捧回奖项,成了安化教育改革十年里的“实绩标杆”。县教育局、省教育系统的领导看他不易,后来,他儿子基本康复后,也就默认了他去省城长沙身兼多职——他把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发挥到极致,在多家知名网站当记者、做编辑、拍照片,一个人顶几个人用,硬是靠着这份拼劲慢慢还了债。

如今刘老师退休多年,却依旧闲不住,还兼职着多家网站的特约记者,也是湖南红网的通讯员。他总想着为家乡做事,为安化的梅山文化、湖南的湖湘文化发声,笔耕不辍、呐喊不止,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意思。这次寿宴,他备了乡里土猪、土鸡,托朋友去六步溪采购了魔芋和山里的野生菌……要亲手做几桌家乡味。一想到那天师生围坐,听他讲近况、聊过往,我就忍不住盼着——一定要好好敬他一杯酒,敬这位把我们拉出大山、教会我们坚韧的恩师。

等“十一”的热闹过了,我还约了几个朋友去彩云之南。想看看蓝天下翻涌的七彩云,尝尝傣家竹楼里的香茅草烤鱼,听着月光下的凤尾竹曲酌一杯米酒,再看少女跳一支婀娜的民族舞。也想着像刘老师那样,把日子过得充实些——跟着他学写文章,用文字记录生活,让日子既有烟火气,也有诗与远方,不辜负这人间走一遭的好光景。

这个“十一”的安化,有女儿归来的甜,有老友相聚的暖,更有敬师恩的诚。每一份期盼,都是心底最真的念想,等着在这个黄金周里,一一落地开花。

曾来生,先后在《湖南日报》《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300多篇,多篇论文获奖。

来源:红网

作者:曾来生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3/62/153184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