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篇从血液里取出来
——读吴茂盛《自选诗十首》
文/刘起伦
一段时间以来,吴茂盛像一个被诗神眷顾的宠儿,仿佛得到一支魔笔,创作了大量诗歌的佳构妙制。除了在一些刊物和网站读到外,近日,我又读到了他的一组自选诗,计有《红马》《独旅》《败途》《黑色的五月》《春天里》《收获》《深入》《在故乡的冬阳下》《乡下的爱情》《故乡书》十首,这些诗发表在《芙蓉》《鸭绿江》《诗潮》《湘江文艺》等刊物。我品读再三,生发出一些关于他诗歌的感受。这些作品秉持了吴茂盛诗歌一贯的优良质地:诗人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诚恳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诗歌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先来看《收获》吧。这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内容与语言十分融洽协调的佳构,也是一首意象密集,质地坚实却又不失灵动的诗歌。用诗人自己的语言形容,就像一块“燃烧的石头”“明亮芬芳的飞翔”“直抵深秋的心房”。我也将它看作是现实题材与超现实艺术手法糅合交织出的一匹锦缎:质朴而不失典雅,平凡中又彰显高贵。
“能拿什么哭泣和奉献/我写下最悲伤的诗篇——/在开满鸽子花的山坡”——当我读到《春天里》这些诗句,忍不住想,只有饱蘸热血的笔才能抒写出诗人灵魂深处的痛苦与渴求。再看《黑色的五月》:“唯一无法归还的人”“瘦月下弹琴/枯树旁吹箫”,《深入》:“坐在马车里的孩子/我带你深入乌云的国度”。或委婉抒情,或慷慨直陈,或哲理,或隐喻,诗人在正视现实困境的同时,又在做着永不放弃的努力,像西西弗斯反复将诗歌这块石头推向高处,要在精神层面构建自己的理想主义。
《独旅》与《败途》犹如灵魂互证共通的姊妹诗篇,都以通篇的象征性隐喻抒发人在旅途和与命运抗争的所思所想。有写实、有象征、有抒情、有幻想,时儿沉郁苍凉,时儿激昂慷慨,都是诗人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败途》叙尽苦情,《独旅》终见希望。当我们倾听到诗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沉浑而刚健的行吟之声:“我用你的呼啸护卫黎明”“我用你的沉默抵达幸福”,谁能不为之动容!
不难发现,吴茂盛的诗创作既注重向人的内心世界发掘,又着意书写自然世界的灵性。《在故乡的冬阳下》《乡下的爱情》《故乡书》是三首与故乡相关联的作品。如果我下这样的断语:每个少小离家的诗人对于故乡都深怀一份特殊情感,都会把故乡作为反复歌咏的题材,只怕没有人会反对我。毫无疑问,故乡是吴茂盛诗歌的沃壤与源泉。“在故乡/我决不犹豫/用黄金目测生命的厚度”(《 在故乡的冬阳下》)“故乡,我深藏的内心之爱/为什么像雪下的种子埋得很深/为什么温柔如水,却比水更破碎?”(《乡下的爱情》)“也许有一天/我打马,只身又回到你的身旁!”(《故乡书》)无论低沉伤感,还是疏朗开阔,诗人流露出的无不是对于故乡的真情实感。而一个游子回到故乡,面对自己的胞衣地,灵魂是敞开的,才会满怀赤诚对着天空和大地,大声说出:“把诗篇从血液里取出来”。这也是时间终可以见证的泣血的歌吟!我很喜欢这个诗句,因此将它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
我对诗人的研读有一个习惯,就是特别关注他作品的惯用词汇。一个不熟悉的诗人,我会通过他的词汇表来揣测其人的思想高度、认识深度和人生阅历,并在心里为他素描画像。从这组短诗和我以前读过的作品,我发现吴茂盛特别喜欢用鹰、飞翔、骨头、刀锋(利剑)、马(红马、黑马、烈马)、风、乌鸦、河流、雷电(闪电)、苦难、明亮、黑暗等等这样一些有质感、有硬度、有色彩、象征意味极浓的词。是的,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一张词汇表,这是他表达思想、情感和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这张词汇表不仅反映诗人的个性、教育背景、生活经历,还深受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和茂盛算得上是老朋友,我想在此特别指出,吴茂盛不仅仅是诗人、小说家,还是美术评论家。茂盛对于绘画艺术的长期研习与品评,无疑拓展了他诗歌的写作,增强了抒情的艺术气质。比如这十首诗,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出吴茂盛诗作意象和文藻丰富,色彩与画面纷呈,而且艺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还扩大了他思邈古今的视野和襟怀。
吴茂盛的确是个想象力十分丰富又独特的诗人。比如“遍地花叫的声音/压倒每年的春天”(《春天里》),比如“成群结队的思想/像我耳朵里飞出的大片乌鸦”(《独途》),又比如“秋啊/马蹄和天空提着我金属的头颅/远走他乡”“时光的利剑/寻找,穷追我——/是交出熔岩下的思想/还是交出惊雷的爱情?”(《深入》),还比如“把我水做的书、骨头和回忆/仿佛整理思念一样/埋在向阳的山坡”(《故乡书》),等等,如此令人讶异的奇特意象与大胆比喻,这般闪亮的诗句,在诗人吴茂盛那里,仿佛海滩拾贝,信手拈来。
我一向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应该兼具思想的光芒和艺术的魅力。吴茂盛的《红马》,正是这样一首佳作。这也是组诗里我最为偏爱的一首。诗人充分发挥了想象、联想以及运用象征艺术的才能,唯美的语言里,流淌出浓郁的诗情画意,读之如品陈酒,齿颊留香。“一匹自由的红马/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奔跑/像山岭流入大海”这样的形象,这样的比喻,是可以让人心生嫉妒的。而诗中蕴含的思想与象征意义,我解读为诗人想在文字世界里把诗歌的理想抱持得更紧,走得更远。《红马》让我还联想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那首著名的《黑马》。“它在我们之中寻找骑手”——我想借这个诗句来形容吴茂盛写下的这些精美短诗,终于在时间的漫游中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我是说,诗人吴茂盛已挟一股清新之风正意气风发地,在诗歌的原野策马扬鞭。
(作者系著名诗人、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原载《文艺生活》2024年第11期下旬刊)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刘起伦
编辑:唐雨欣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