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遗踪——寻找《史记》中的古国”特展正在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展出。
展出文物。
展出文物。
展出文物。
红网时刻新闻4月29日讯(记者 袁思蕾 通讯员 李韵佳)你也许对成语“夜郎自大”耳熟能详,但是否知道其中的“夜郎”指的是什么? 这个“五一”假期,如果你在长沙,可以走进正在长沙博物馆展出的“夜郎遗踪——寻找《史记》中的古国”特展,透过180件珍贵文物去探寻神秘“夜郎”足迹。
“夜郎”是战国秦汉时期出现在云贵高原东部的一个地方君长国,被司马迁称为“西南夷”之最大者。然而,由于“夜郎”自身并没有文字史料,汉文献对它的记载也颇为简略,至今“夜郎”的都邑、贵族王侯的大墓等都没有被发现,关于“夜郎”的众多历史谜团仍然等待着被揭开。
“夜郎遗踪——寻找《史记》中的古国”特展海报。
夜郎国在今天的哪里?它究竟有多大?夜郎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今天,记者走进展厅发现,考古学家们已经为我们探索这些谜团开辟了一条道路。
展厅内,一件件极具代表性和观赏价值的文物精品,以及详实生动的文字、图片、视频介绍,为观众探寻神秘“夜郎”提供了诸多线索。在贵州中西部乌蒙山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古夜郎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以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和普安铜鼓山最为重要。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一个有别于巴、蜀、滇、楚和百越等周边古国的夜郎文化是真实存在的。
观众正在观展。
本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和贵州省博物馆、黔西南州博物馆、赫章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合承办。该展览作为长沙博物馆中华文明特展系列的重要篇章,通过系统梳理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展现了当前学界对夜郎文化的最新认识。
走进展厅,观众既可以看到铜鼓、羊角钮钟等中原地区少见的青铜乐器,也可以看到造型别致的铜钺、铜扣饰、铜带钩等各种青铜器物。如威宁中水出土的镂狮铜带钩,这件具有浓厚滇文化特征的文物,生动反映了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文化对西南夷地区的影响。赫章可乐遗址发现的套头葬实物,则直观呈现了夜郎独特的丧葬习俗。
长沙博物馆面向青少年群体特别推出“夜郎手工坊”系列活动。(长沙博物馆 供图)
“五一”假期期间,长沙博物馆面向青少年群体特别推出“夜郎手工坊”系列活动,邀请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体验竹编艺术和面塑技艺,去感知夜郎古国的独特文化魅力。
《寻长沙》演出现场。(长沙博物馆 供图)
快闪活动现场。(长沙博物馆 供图)
5月1日-5月5日,除“夜郎遗踪——寻找《史记》中的古国”特展及其相关活动外,长沙博物馆还为广大观众准备了文物活化利用沉浸式演出《寻长沙》,以及分别以“瓷上风华”“青釉褐彩”为主题的多场快闪活动。这个假期,快踏上这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吧!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李韵佳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