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五一”长沙非遗集市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坪正式开市。
本次活动以“有味道的非遗”为主题,为游客们烹制出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湖湘文化佳肴。
红网时刻新闻4月30日讯(记者 胡邦建 通讯员 宋林)4月30日,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坪,一场以“有味道的非遗”为主题的“五一”长沙非遗集市正式开市,通过非遗展演、互动体验、创意展示等形式,为游客烹制出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湖湘文化佳肴。
非遗集市现场。
非遗万象,烟火气中见乾坤
集市现场,16家摊位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坪错落排开。蒸腾的热气、馥郁的酒香、翻飞的丝线交织成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
“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前,游客们捧着陶碗啜饮,醪糟的蜜香引得现场游客踮脚张望;“青辰老面馒头”每一口都是时间的沉淀,承载着老长沙“慢工出细活”的饮食哲学。
集市的另一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边热情展示匠心之作,一边手把手教游客“玩转”非遗。湘绣传承人蒲宇凤指间银针穿梭,缎面上芙蓉渐次绽放;长沙棕叶编传承人周佳霖掌心翻飞,翠绿叶片转眼化作振翅蜻蜓;长沙面塑传承人彭凤玲“一印二捏三镶四滚”,面团在指尖瞬间赋予生命。
曾亮相《央视春晚》的“宇树”机器人身着湘绣纹样服饰,游走于摊位间。
科技赋能,机器人也来学非遗
活动现场,一抹“未来感”身影成为人群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曾亮相《央视春晚》的“宇树”机器人身着湘绣纹样服饰,游走于摊位间。它时而挥手招呼,用充满科技感的声音向游客介绍各具魅力的长沙非遗项目;时而驻足茶席,观赏传承人斟茶技艺,逗得孩童们咯咯直笑。
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二楼的传习所,湘绣、拓片制作、宁乡传统盘扣等非遗技艺体验课程则是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游客们亲手制作非遗作品,感受“可带走的长沙记忆”。
在义诊区,医护人员们热情地接待前来咨询的游客。
在集市的义诊区,来自长沙市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则是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游客。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是“星城时序·非遗万象”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
“五一”假期,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每天都将推出主题展演与手作课堂,邀请游客共赴这场“可品可玩可带走”的非遗之约。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宋林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