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渌江讲坛丨高明勇:从“器物美学”到“人文重量” 传统转化的醴陵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2025-05-16 20:34:0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516195050.jpg

5月16日,“人文蔚起 书香醴陵”2025渌江讲坛·建宸大课堂第三讲在渌江书院五贤堂正式开讲。

微信图片_20250516195224.jpg

活动现场。

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以《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从“器物美学”到“人文重量”》为题进行讲座。

直播回顾·渌江讲坛丨高明勇:从“器物美学”到“人文重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邦建 株洲醴陵报道

历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在醴陵渌江书院拉开帷幕,朱熹和张栻讲了什么?我们今天谈论“传统与现代”,究竟在谈论什么?

5月16日,“人文蔚起 书香醴陵”2025渌江讲坛·建宸大课堂第三讲在渌江书院五贤堂正式开讲。政邦智库理事长、凤凰网政能亮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高明勇作客渌江讲坛,以《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从“器物美学”到“人文重量”》为题,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意义。

“我们经常面临一个问题,传统如何融入现代中国,而今天的一些框架又如何解释传统。”高明勇认为,骨子里的“中国传统”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器物技能、制度层次、思想行为。在他看来,传统无时不在,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而真正能够影响每个人思想的可能是隐性传统。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究竟如何实现?高明勇表示,真正的传统转化,应该是更鲜活、更具体、更生动,融入生活日常,成为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艺术,升华为生活智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和理论当中。

高明勇还详细分析了醴陵的独特地位。他认为,醴陵陶瓷和烟花是器物美学,“朱张会讲”和渌江书院文化是人文重量。

“从历史角度来讲,人才是最重要的风水;从现实层面来讲,人才是最重要的风景。”高明勇认为,未来,人才是最重要的风口,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要切换角度看醴陵,把本土化视角切换为城市化视角、国际化视角;切换维度看醴陵,把单维度变成多维度:切换态度看醴陵,从一位旁观者切换为一位介入者。”讲座最后,高明勇表示,作为醴陵城市观察员,将“切换”视角审视这座城市,将醴陵作为一个城市观察的案例、对象,为醴陵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共醴陵市委组织部、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醴陵市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醴陵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醴陵市融媒体中心、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潇湘晨报社共同承办,湖南建宸置业有限公司冠名赞助。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9/50/149650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