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湖南“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之一,5月,岳阳楼博物馆将携展览“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面世,融潇湘琴史、馆藏珍品与科技互动,以琴载道,再现古琴与湖湘文化的交响。5月18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千年回响》系列古琴文化解读报道,剧透即将展出的古琴重器及古琴文化,邀知音共聆华夏千年礼乐文明的回响。
海报设计/钟燕妮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施文 长沙报道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礼记·乐记》中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相传舜帝创制的五弦琴,以质朴音律传递对百姓的关怀,《南风》一曲更是成为古代圣王治世的象征。或许在千年前,洞庭浩渺烟波之上,舜帝就曾抚琴而歌,让悠扬琴音与水波共鸣。
二妃墓。图源/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官网
岳阳作为舜帝南巡的重要驻地,至今留存着众多与舜帝相关的历史遗迹,见证着舜帝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相传,舜帝为体察民情南巡至南方,娥皇、女英二妃追寻至洞庭湖。不久,噩耗传来,舜帝病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悲痛欲绝,南望苍梧,攀竹痛哭,泪水洒落在竹上,染成点点斑纹,从此世间便有了“湘妃竹”。如今,位于岳阳市境内的君山岛,便是二妃墓、湘妃祠的所在地,承载着人们对二妃的追思。
古琴谱《苍梧怨》。
后世古琴家梁意娘被二妃的深情所打动,根据这段故事创作出古琴曲《湘妃怨》,又名《苍梧怨》《二妃思舜》。此琴曲以旋律诉说千年悲怆,将舜帝与二妃的故事融入古琴文化,成为湖湘古琴艺术的重要篇章。
“凤皇”琴。通长122cm,琴额18.5cm,琴肩20.5cm,隐间114cm,琴尾15cm。
此次在岳阳楼博物馆即将展出的“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赏千年古琴的古朴之美,更能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舜帝文化与湖湘古琴文化的交融。
这个5月,不妨走进岳阳楼博物馆,在琴音袅袅中,感受岳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目前,湖南正在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建设暨 “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在此背景下,岳阳楼博物馆将于5月开放,推出重磅展览“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
岳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古琴文化复兴的重要阵地。“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通过古琴与旅游、科技的融合,生动展现古琴背后的丰富故事,利用湘楚琴史、院藏古琴、岳阳琴韵、古琴制作及演奏等多个板块,结合文字、图片、多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中国古琴文化的深厚底蕴。不仅弘扬古琴知音文化,更深刻解读湖湘文化中的礼乐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滋养。
来源:红网
作者:施文 钟燕妮
编辑:唐雨欣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