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背花瑶梯田。小房航拍/摄
五溪:如歌的行板(组诗)
◎她住在高高的花瑶梯田上
她住在高高的花瑶梯田上
云雾是她的嫁衣
风在她耳畔梳妆
鸟群从山脚拾起她遗落的歌声
山上的晨曦像一面铜镜
映着她挑花的指尖——
一针一线,缝着春天的呼吸
也缝着远方那封未寄出的信笺
稻浪金黄,她的眼神比稻穗更柔和
“打泥巴订婚”的传说在风中复活
那泥巴里藏着心跳与星光
也藏着她不敢说出来的阿哥名字
杜鹃开在溪水边
像落在人间的情书
她踮着脚尖,山又高了一点
路又远了一点
整个云海为她起舞
油灯亮起来
她在歌里等一个迟归的人
雪峰山的风吹不散她的等待
却把她的身影拉得
更高,更远
夜深了,银河倾入梯田
她把星星捧在掌心温暖
那是火一样的爱情——
纯净得能照亮千年的瑶寨
她住在高高的花瑶梯田上
像一曲未完的瑶歌
在云与茶烟之间吟唱:
“来吧——这里是我的天上人间”
◎我在黔阳古城卖画
我是唐朝的书生
我背着几卷山水
从雪峰那边走来,鞋底还沾着沅江的露珠
南正街的石板路亮得像刚洗过的镜子
照见我这张被秋风吹皱的脸庞
城门很高,但我得弯腰才能进去
那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从我头顶飞过
上河街下河街的人声比沅水更响
商贩吆喝着桐油、木材和瓷碗的回声
我支起画案,对着龙王庙的檐角
画一朵云,一叶舟,一条回不去的路
墨香被风吹散,落在吊脚楼的梁上
像谁丢失的乡愁
一群孩子围过来看我画水
他们说水在流,怎么画得住?
我笑着说,水在画里是心在走——
即使没人掏钱
夜深,油灯亮了又灭了
我把没卖出的画卷起来
像卷起一缕尘封的月光
城外的赤峰古塔
在水面上,替我守着走不完的江湖
◎在芙蓉楼遇见王昌龄
我在芙蓉楼遇见他
他还穿着那身破旧的唐朝官服
手里捧着一壶沅水
说那是从诗里酿出来的米酒
我们坐在半月亭下
荷叶上的露水替我们斟茶
风吹过碑廊,颜真卿的字
跃马扬鞭纵横千里
他说他不怪流放
“龙标也是天下”
我说现在的洪江有WiFi
还有无人机在拍芙蓉楼的夕阳
我送他一部手机
他笑着说:“可否寄愁心于微信?”
我又送他一台电脑
他敲下一行字——
“一片冰心,在玉壶,也在屏幕”
分别时,他举杯邀月:
“青山一道同云雨
担不得斤两,话不得长短
但你得替我再守一守这方水土”
我看他走进雾里
背影像被寒风收起的诗笺——
但依然闪着光芒
高庙遗址。李长宏/摄
◎凤起高庙
有人在泥土里吹一口气
火亮了,一只凤鸟从灰烬里长出翅膀
拍掉七千年的尘埃,与天长啸
她掠过黑夜、森林、河流与稻田
稻穗抬起头,她梦见
有人开始用陶罐煮雨水
也煮出语言的火光
河流被惊醒,绕过森林去寻找她
风追着她的影子消失于黑夜的芦苇里
石头与石头相依相偎
发出柔软的回声
他们把故事刻在陶片上
把雨水收进碗里当作歌谣
把黎明端上祭坛,点燃第一盏灯
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没有诗
鸟就是诗,火也是诗
陶碗破碎的声响让世界睁开了眼睛
我听见她在云上回头
那一瞬间,所有的山川与河流都亮了
凤起高庙——
人间,火光从此开始说话
◎雪峰山索道
如果不在破晓前上路
我就赶不上集市
如果不把晚霞踩在脚下
我就在天黑前回不到家
我总把云雾捆成柴火扛在肩上
两头是小山
在扁担上轻轻摇晃
油灯下,盐粒闪着
冷月一般的亮光
今天,钢索像母亲手中的针线
把群峰缝成一张地图
一张门票
当年的跋涉,缩成二十三分钟
《九歌》的余音飘出吊厢
在云端上缓缓回旋
屈原的叩问被山峰不断阻隔
《天问》的韵脚
扎进了杜鹃的根系
他抛向苍穹的疑惑
如今撑起了高铁的钢架
车窗外楚辞弥漫
那些重新标点的溆水弧度
是上下千年的求索——
一种力量
在涉江站
在九歌站与天问站之间
迸发
当年诗人丈量过的河道
如今用缆车和隧道重新改写
我们在用不同的速度
穿越同一片苍茫——
下面,是银白的江水
上面,是银河的星光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