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夜
作者|张毅龙
起初,是竹窗上的寒雨。一滴,一滴,像是从极远的天涯,或是从极近的梦的边缘,不紧不慢地坠下。那声音清冽而孤寂,敲在心上,不似雨,倒像一记记小小的、冷然的磬音。灯花在案上结着,光晕昏黄,薄薄的一层,被窗隙溜进的风一吹,便怯怯地晃动,将满屋的影子都搅得虚浮起来,惶惶然的。
暮色四合时,我总爱看初冬的瘦影与岁末余晖这般交融。最偏怜那夜色渐浓时刻,霜华悄然穿透轩窗,在青石板上绽出银亮的花。这便是“竹窗寒雨滴,灯影夜窗虚”的境地了。
北风卷地而来,黯云压境。冰霜与风雪经久不息,吹瘦了梅枝,冻僵了水边的垂柳。寒枝在朔风里敛住最后的气息,反倒显出铮铮铁骨;冷月悬在天心,含蓄着千年清辉,比秋夜更添几分苍古韵味。
我的书,早已乱了。高高低低堆在床角,像一座座无人经营的小丘,将我半个人埋了进去。随手抽出一册,翻几页,墨字的行列间,恍惚有许多故人的面容浮起,又淡淡隐去。心里似有千言万语,待铺纸研墨,那思绪却像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捉不回来。砚池结冰,墨难研;炉火微弱,烟未起。这真是“书乱堆床满,诗成寄雁疏”的无奈。
不经意抬手,触到鬓角。指尖传来一种异样的、涩涩的凉。凑到灯下细看,不知何时,那一片青丝里,竟已杂了许多霜白。是了,“霜侵愁鬓白”。这霜,不独是窗外那一层,更是这些年客途中积下的风尘罢。转头望窗外,雨不知何时住了,一轮清辉孤悬中天。“月照旅怀孤”,这孤怀,被月光一洗,愈发清透,无所遁形。
身退何须悲节短呢?案头残茶正温,忽然听见院门吱呀作响——是邻家稚子抱着松柴跑来,小脸冻得通红却嚷着要替我添炉火。火苗倏然蹿起时,他指着窗上霜花问可能入诗,我便就着跃动火光教他念“忽如一夜春风来”。书声琅琅中忽然彻悟:心宽自可感韶长,原不必计较流光长短。
这村居简静得如同蛰伏的卧龙。某夜忽闻窸窣声,推窗见琼玉般的雪粒正敲打竹梢,而塞北的寒息早已暗度陈仓,在雪中松针上凝成剔透的冰甲。煎茶时看白烟袅袅升起,恍惚觉得在慢火熬煮着岁月;温酒时端详杯中漾开的涟漪,竟像在独自酿造琥珀色的时光。
然这般安宁终归是偷得的。记忆深处总翻涌着千嶂关山间的断蓬,沧溟客路上的萍踪。那年秋浓得化不开时,我立在资江枫叶下怔怔自问:家何处?唯有夜雨打湿的江湖里,远远飘来一声接一声的晚钟,沉沉地,像是要把所有漂泊都敲进亘古的暮色里去。
寒鸦数点,啼破夕照;冷雁孤踪,没入远丘。风卷乡云,驱不散别绪;霜侵红叶,解不尽离愁。倦倚室窗,闲斟杯酒,明灯几点窥着屋顶,小路多弯转入巷头。更深夜冷,犬声惊起秋露,润湿石阶——原来秋尽冬来,人竟不寐。
而梅还醒着。寒枝傲冷,馥香暗挥;清气凌云,志不可摧。霜剑风刀皆成陪伴,冰肌玉骨自成魁首。它在尘嚣之外独赋新词,让诗韵长吟,映满夕晖。这孤寂里,竟也生出一丝奇异的、淡淡的喜乐。“却喜无官役,何妨久客居”,这“何妨”二字里,有几分从前未能领略的、自在的旷达。
心绪一定,窗外的光景也似乎换了容颜。雨后的夜空,像一块洗净的深蓝绸缎,月光洒下,不再凄冷,反添几分明澈的温柔。我仿佛看见,月光照着的江上,正泊着一叶小小的渔舟。舟上,是一位白发的老渔翁。“钓竿垂落日,船桨搅秋风”,是何等的从容。他是真正“无机心自乐”的人了。
想着那老渔翁的影像,心里便仿佛吹进了一阵“清风”。这风,带着江湖的浩然之气,涤荡胸襟,生出几分“侠骨书意气”的磊落。而天上那轮明月,也愈发皎洁,它不言不语,却仿佛将一片“丹心捧柔情”,静静倾泻给人间。
如今霜雪满鬓,倒品出杜工部“卷帘残月影”的况味。昨宵特意将陶瓮移到檐下,待收尽寒月清辉,来年或可酿三杯两盏淡酒,等哪个踏雪来访的故人,共饮这收集了一冬的月光。
梦却暖着。晚秋霜落远村,异地灯前客影孤单。梦里柴扉萦绕旧貌,醒来篱院恍惚新颜。桥溪柳岸,清流逝去;堰畔芦丛,碧水仍潺。总想着晨起重扫旧巷,与乡邻共话,同抵风寒。
夜愈发深了。风里的寒气,也重了几分。我仿佛能看见,远方的山头上,有樵夫点燃的星星之火;而江水的底下,也该有渔家的灯火,在幽暗的水波里,投下颤巍巍的光影罢。“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这世间的景象,总在不停地流转、变幻。
于是,我不再与这寒夜对峙。我学着那诗里豁达的老者,在心里“编篱分井灶,启户纳烟霞”。日子已到了初冬,又何妨再细细赏玩一番那秋日最后的花呢?生命里的严威固然渐生,但“疏草何妨载竹篝”,总有一份温暖,可以由自己点起。
朝霞又升起了。山村早色如丹,南翔羁旅雁声欢。闲行脚踏寒霜,信步衣沾冷露。乡心随日愈显,鹤颜蓬鬓渐鲜。我忽然极向往那样一个白日,能“闲随渔艇泊烟汀”,看那经霜的绛叶,如故人一般招引我。看那“十日晴光连树醉,数峰寒影上楼青”的明净,听那新霜后南归的雁唳,与夜雨里僧人的禅定,合成一曲天籁。
窗外的世界,依旧静着。可我的耳中,那起初的寒雨滴答,早已化开,融成一片无边无际的、清寂的钟声。原来冬深不是终结。它是梅枝瘦尽后的骨,是荷尽残后的擎,是冰砚难研时的静,是雁声清澈时的远。是所有离愁与坚守,在岁寒深处,悄悄达成的和解。
这和解之声,正携着所有未寄的思念,轻轻散入每一扇亮着灯的窗口,在听夜人的心底,悠悠地,回荡着。

作者简介
张毅龙,湘人,曾务农、做工、执教,诗文散见各媒体。
来源:红网
作者:张毅龙
编辑:符环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