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正之道——赵洪琦其人其画
文/赵涛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古称零陵。
宋代汪藻在《永州柳先生祠堂记》中写道:“而零陵一泉石,一草木,经先生品题者,莫不为后世所慕,想见其风流。而先生之文载,其中凡瑰奇绝特者,皆居零陵时所作。”
唐永贞元年,柳宗元被谪永州,在这里写下了中国山水游记的巅峰之作——《永州八记》。
柳宗元及其《永州八记》无疑是永州文化地位崛起的基石。后世的赞美,大多是对柳宗元所开创的湘南美学境界的回应、追忆和深化。
文脉千年。
画以载道。
2024年3月,《构建湘南美学——当代名家赵洪琦作品精选》出版。
赵洪琦,1966年生于湖南永州,擅花鸟,工写皆美,现为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赵洪琦引用1600多年前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雅集诗句开篇,以《捕捉自然与生活最美的瞬间》为题为《构建湘南美学——当代名家赵洪琦作品精选》撰写《后记》。
文学艺术是实现“美”的,“求新求美”也就成了我工笔花鸟画艺术研习道路上的最高追求——赵洪琦如是说。
求新求美。
笔墨弘道。
因此,赵洪琦在自然与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以家禽、飞虫为题材的《醉秋》,凝聚其对乡土情韵的怀念;以波罗蜜为题材的《甜蜜的世界》,彰显了其对自然丰厚馈赠的赞美;以追摹宋韵的《汉宫秋浓》,致敬高洁人品;以《古桐·深秋·生命》《秋色满幽林》写照自我,咏叹自然。
正如著名画家、学者,中国美协线描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李魁正的点评:“赵洪琦是个非常勤奋的画家,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传统工笔花鸟和写意画,既保留了传统花鸟画的笔墨技法,又借鉴了外来艺术、姊妹艺术。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形成了清隽、明丽、品味高雅而气势宏伟的艺术风格。”

唐代,画史亦攀高峰。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横空出世。有论曰:“画史之有是书,犹正史之有《史记》。”其“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强调学画画这事必须“各有师资、递相仿效”。
宋代,郭若虚承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而作《图画见闻志》,邓椿继张、郭又作《画继》。
作为画史巨著,邓椿《画继》凡十卷,其卷九“杂说·论远”强调: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若虚深鄙众工,谓虽曰画而非画者,盖止能传其形不能传其神也,故画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
气韵生动。
守正之道。
2024年4月14日,“守正之道——当代工笔名家赵洪琦师生(长沙)展”在湖南省国画馆开幕。
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赵洪琦及其门下弟子颜志行、谢元林、谭应德、彭红平、李冰倩、陈湘等人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笔画作品。
赵冰倩在《创作感言》中特别引用老师赵洪琦“意笔之画难于形似,工笔之画难于神似”的观点,感叹“内在的精神状态在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要“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造型方式”。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造型方式”也正是赵洪琦所秉承的“守正之道”。












赵洪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院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曾在广州、深圳、东莞、长沙、永州等地成功举办个人画展10余次,数十件作品参加全国和湖南省美展并多次获奖,有两百余幅作品被各美术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先后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报》《中国书画报》《湖南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作品和论文。
出版个人专著:2008年《赵洪琦工笔花鸟画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经典——赵洪琦卷》(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6《精鉴玄览——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选·赵洪琦花鸟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一带一路中欧意象·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赵洪琦邮票纪念册》(中国邮政总局)、2018年《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赵洪琦工笔花鸟作品精选》(天津杨柳青画社)、2024年《构建湘南美学——当代名家赵洪琦作品精选》(安微美术出版社·大红袍)、2024年《守正之道——当代名家赵洪琦师生作品集》等十余部。
作品曾入编《中国当代花鸟画》《中国花鸟画》《中国工笔画》《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作品集》《湖南文艺六十年》《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博览》等选集。
作品曾获奖:1994年《秋色满幽林》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2010年《古铜·深秋·生命》获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2022年第七届栗山诗会中国工笔艺术奖等10多次奖项。


赵涛,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中心研究员,湖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企(事)业文联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财富地理》总编辑。曾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美术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提出“艺禅互见”,主张“以古人为师,以古人之师为师,以师古人之古人为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语文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等报刊发表作品。参与策划主编《湖南人文地理丛书》《礼赞湘江》《湖南文艺60年·湖南省企(事)业文联卷》《百年湖湘工业三部曲》《文脉·千年湖湘书院图记》《文脉·千年湖湘八景图典》等系列文史专辑近百卷。创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大梦峥嵘》、文艺评论集《山川无极》,参与策划撰写《万山红遍——百年大党的湖南征程》《我们的红土地》等大型文献图书。
来源:红网
作者:赵涛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