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深圳5月11日讯(时刻新闻特派记者 秦芳)棕编孔雀、中国龙、螳螂、青蛙……深圳文博会非遗馆大湘西展厅内,众多参展者被一组惟妙惟肖的梅山棕编作品吸引,驻足欣赏。一位先生摸着棕编孔雀,问正在介绍自己作品的吴方才:“太精致了!您收徒弟吗?学费多少?”
这只孔雀以棕叶、笋壳、棕毛为原材料,是吴方才为了参加这次文博会,特意花20多天赶制出来的新作品。“棕编首先造型完美,技艺要精致。”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吴方才多次去动物园观察孔雀,通常一坐就是大半天,“开始创作时,我的脑海里住着一只活着的孔雀。”
湖南娄底涟源市棕编艺术始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汉族民族中现存悠久的历史绝技之一,被中国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吴方才的祖祖辈辈都织棕编,他从9岁就开始学习这门技艺,是梅山棕编的第十八代传承人。技艺纯熟后,吴方才不满足于祖辈们编织的斗笠、蓑衣这些简单的作品,潜心钻研出中国龙等百余种飞鸟走兽等系列棕编手工工艺品。其棕编的“中国龙”,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螳螂捕蝉”“五羊送福”则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技艺被人认可,吴方才很高兴,但得知对方是抱着“一天学一样”的心态拜师,吴方才果断拒绝了:“不用谈学费,我这么多年才出这些作品,一天学一样不可能!”他说,想要出成果,一定要静下心来学,切不可急功近利。因此,想要留住这门传统技艺,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如今,梅山棕编正在申请列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编辑:袁思蕾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