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脉颂中华丨60多岁的老人玩泥巴 潜心40多年书写“永恒”

来源:红网 作者:夏君香 编辑:施文 2020-05-07 14:51:12
时刻新闻
—分享—

banner图.jpg

编者按:湖湘大地,万千非遗瑰宝,惊艳时光。这背后是匠人们不忘初心的坚守,亦是青年一代牢记使命的传承。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承办的“文脉颂中华”湖南非遗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将以图文、短视频、创意海报等形式,全面展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之美,以及非遗传承人的新风尚。

徽标_副本.jpg

红网时刻记者 夏君香 通讯员 李晓玲 长沙报道

一幅汉字最长能保存多久?

刘上四老人说,他制作的“泥书”可以百年不腐。

这项神奇的非遗技艺叫作“堆字牌匾”,从宋代流传至今的民间工艺,起源于湖南邵阳的罗氏家族。

312A0206_副本.jpg

泥书传承人刘上四。

刘上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书传承人,1955年生于湖南邵阳农村。15岁时,他师承罗氏传人罗金七。40多年的技艺,用一把勺、一抔泥,写尽天下书法,写出了各大建筑、企业的“百年招牌”。

“当年家里穷,老人都说,‘养儿不学艺,背断箢箕系’。”刘老笑着说,“我感觉学泥书可以写一点书法、画一点小画,很有意思,就一直做这个了。”

1588736106(1)_副本.jpg

正在传授孩子泥书书法的刘上四。

于是,村里的祠堂、地方的老建筑牌匾,都是他临摹的场所。这一干,就是40多年。

“现在雕刻的字体很多都是‘凹’进去的,我们把它叫作‘阴刻’,所以很多墓碑上都是这样的;而我们堆字牌匾的书法是‘凸’起来的,我们叫它‘阳刻’,就很吉利喜庆。”说起堆字牌匾的特别之处,刘老神采奕奕,如数家珍,并很熟练地演示起来。

1588736552(1)_副本.jpg

配以“秘方”调制的“泥巴”。

塑料瓶、玻璃罐、瓷碗、陶壶,瓦灰、瓷粉、生漆、桐油、黏土、鱼鳔胶……汤勺为笔、黄泥为墨、木头为纸、小铲为砚,凭借多年的技艺与深厚的书法功底,配以“秘方”调制的“泥巴”,刘老用他独家的“文房四宝”,辅以手腕与指间的灵动,促使勺中的黄泥缓慢流出,雄厚有力的字体逐渐成形。

“泥土要用水澄过,取最细腻的一层;瓷粉要用陶瓷磨制;桐油要用火熬过。等再晾干24小时左右,就可以给字体上色、刷桐油了。”谈笑间,一幅“文脉颂中华”的牌匾就应运而生啦!

1588736954(1)_副本.jpg

一幅“文脉颂中华”的牌匾应运而生。

岁月如河,刘老这一生修习“堆字牌匾”40多年,也曾经历过迷茫。但如今,他在长沙雨花非遗馆里遇到了“手艺人的春天”。

现在的他,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练习书法,也传授书法。工作室里每天有不少家长、老师带着孩子前去体验和学习,享受“书写”的快乐。

1588737289(1)_副本.jpg

前来体验和学习泥书的学生络绎不绝。(摄于2019年11月)

中华汉字五千年,从甲骨文到竹书文、纸上书,再发展到现在的电脑艺术字体。千变万化的中国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刚劲的一“撇”一“捺”,书写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

泥书就是中华汉字的一种艺术流传,看似不值一提的“泥巴”,却书写着百年不腐的立体字体,讲述着生生不息的血脉传承。

永远是多远,我们并不知道。但此刻刘老的匠心独运,正书写着他生命里的“永恒”。

来源:红网

作者:夏君香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2020/05/07/71728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