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梁瑞郴:误入“网红”

来源:红网 作者:梁瑞郴 编辑:施文 2021-12-10 15:01:27
时刻新闻
—分享—

????_20180625094326.jpg

微信图片_20211210085449.jpg

误入“网红”

文/梁瑞郴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一直认为,李清照的这首小令,是中国几千年诗史中,写清纯少女可人的第一诗。

妙在误入,它不同于林冲误入白虎堂。他别开新境,在欢谑中放肆,在争渡中无拘,在醉意中尽兴,在怀情中自得。一处小小的溪亭,杯水生波,几幅精致画面,写尽情趣。

我喜欢这首小令,她把生命状态写得如此自由活泼,她把青春纯洁写得如此可爱。

如果彼时有网络,想豆蔻年华的李清照,是绝对的“网红”,而溪亭也绝对会成为“网红”打卡点,这是不争的事实吧!

真不敢想, 世界的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他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在争渡的状态下,画面让人眼花缭乱,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微信图片_20211210085455.jpg

有朋友告诉我,网红文化正成为一个时代鲜明的特征。我不置可否,但我从内心已感受这种文化掀起来的滔天大浪,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地点、事件、风物等,居然可以瞬间红遍大江南北,所谓一举成名天下知。其势比庄子逍遥游中大鹏一日九万里猛烈千倍。这不得不膺服现代网络的伟力。然而在佩服之余,也不时会心生腹诽。

我不是遗老,更不是抽着鼻烟,摇晃两个小辫,戴着瓜皮帽的辜老头。我努力追赶时代的脚步,去找到一种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节奏。这是近日的一种“误入”,让我触摸到一种时代律动的脉搏,感受到社会生活之变中,有一种顽强的东西,逆势而上,顽强生长。有人说我是误入网红文化中,触碰到社会的热点,我尴尬地笑了,即便是误入,也说明我还有接受新生事物的热情。

长沙劳动西路一条僻静的小巷,逼仄而老旧,那些暮气沉沉的店铺,清冷而寂寞,在四处高楼林立之中,区区小巷,已是佝偻的老妇了。但其间一幢小店铺却格外抢眼,在一派清冷之中,它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我侧身其间,感受到一种青春的萌动和时尚的流淌,我几次想与店主交流,总被顾客的询问打断。

这是一个以插画为主体的店铺,递进三间平房,布置满各种插画与其它艺术品,小巧而精致,释放青春的气息,散发时尚的气味,这些大小不一的物件中,几乎全是来自手工完成,它们所不可复制性,风格的独特性,艺术匠心的独具性,显示了创新所带来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它当然走的不是传统的路子,它在审美意趣上,更符合当下时尚青年人的审美眼光。

微信图片_20211210085459.jpg

一对青年情侣,正盯着一套精致瓷杯打量。我问他们,喜欢吗?女孩连连点头说,喜欢。男孩还在仔细端详,我说,这个瓷杯标价不菲呀!男孩说,是有点贵,店主一分钱价也不减。女孩说,这是手工一点点捏出来的,贵得有理由呀,艺术的附加值高呀!

我不由的想起30多年前,我所在的涟邵矿务局中的一位全国劳模,从波兰渡假回来,当大家都十分羡慕他捧回的大彩电时,这位劳模却说,当我们将画作赠给波兰矿工时,他们无比激动,说这是无价之宝,不知赛过彩电多少倍。彩电可以批量生产,艺术品是独创的,它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它的价值。一语道尽两者的悬殊。

今日线上占尽了商机,许多实体店纷纷折戟沉沙,一蹶不振之时,这个小小实体店居然逆势而上,于商战的刀光剑影中另辟蹊径,于沉沉暮气之中吹来一股清风,让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也许是周末,又有暖暖的冬阳,人多。我只好从拥挤的人群抽身而出,店主送我这误入者,说,这个小店也给周边带来了人气,其他的店铺也有向好的态势。虽不能拔一毛而利天下,一条小巷,也有命运与共的问题。

临别,我问店主,店叫何名?她说,就叫英文“p.stop",停下来的意思,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我拍了照,又看了那小店一眼,我想,一切创新都蕴藏商机,一切独创会带来新奇。

我不是尽兴而归,我在似懂非懂中感受它的文化,这就是网红文化?也许不尽然。在时代中掀起大潮的网红文化,不管它裹挟了多少泥沙,都会留下时代印记,一切崭新的事物,只有深入才能了解,只有碰触,才有真切感受,我虽不能至,但我至少误入了。

梁瑞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省散文学会会长,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曾任湖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文学风》杂志主编。著有报告文学集《一万个昼与夜》《毛泽东生辰印记》(合作),散文集《雾谷》《秦时水》《华夏英杰》《欧行散记》等。散文《远逝的歌声》获中国作家协会和煤炭部第二届乌金奖,《雾谷》获全国副刊优秀作品奖等。

微信图片_20180625085849.jpg

来源:红网

作者:梁瑞郴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2021/12/10/105432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