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发/摄
奇葩竟放洞庭西
——序周世盈散文集《<往事云烟>续集》
文/杨远新
金秋时节,身处异国他乡的我,特别思念家乡“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美景,梦中与荷花亲吻,与芙蓉拥抱,沉醉奇花盛开的洞庭湖上,简直不想醒来。
这天清晨,我正做着同样的梦,忽被“嘀咚”声催醒,我打开手机一看,原来是周世盈先生给我发来了他的散文集《往事云烟》。我顿时睡意全无,好奇地连连翻阅,《丽江毛主席塑像》《毛主席与汉寿人邹蕴真的同学情》《小港村纪念毛主席批示57周年》《记述义士杨幺起义》,真是一篇一奇葩,篇篇皆美文。不待我继续往下阅读,他又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远新同志:你好!我写了45篇文章,编为《往事云烟》续集,现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你赐个序言。”
我双目紧盯每字每句,心里惶惶然,惴惴然,他培养了很多人,有的已官至省部级,有的已是学界大佬权威,若请其中某位作序,影响可想而知。他却要我作序,这既出乎我的意料,又令我困惑不解。思来想去,能够解释得通的仅有一条,那就是我与他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是半个世纪的交往积累下来的。早在1982年,我发表出版了一批作品,他就给予极大的鼓励,还特意致信:
远新同志:
你好!你送给我的《小溪流》“中篇小说选”和“湘江文艺”均已收到,并且认真学习了你的作品《欢笑的碧莲河》《沅水哗哗》。特致谢意。近来你在文艺刊物上发表了不少作品,而且质量甚佳,受到了不少读者的称赞和羡慕。这就说明,你前几年的苦功没有白费。搞写作,的确是件艰苦的劳动,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敏捷的文思,是根本不行的。我们国家从事写作的人才仍然是不够的。希望你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敬礼!
周世盈
1982年8月27日
那时的他,担任中共汉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我是他领导下的基层单位汉寿县创作组的一员。他这封信,在后来的近半个世纪里,时刻予我以鞭策。如今,承蒙老领导看得起,我决心硬着头皮,勉力从之。于是,我给他回信:“尊敬的周部长:您好!为您的新著作序,我既感不胜荣幸,又觉诚惶诚恐。我非常乐意地接受这一特殊任务,并倾情倾力完成。”
接下来,我放下手头一切,专心专意通读全书,其中多篇我此前就已在报刊和网络上拜读过,此次整体读来,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收获。
这45篇散文,所反映的生活,可谓穿越历史千年,纵横天地之间;所表现的人物,上到开天辟地的领袖,下到养家糊口的平民;所展示的事件,既与国运相关,又与家运紧连。揭示的是人间冷暖,透视的是人性人情,彰显的是天下为公。有爱,方有新发现,有爱,方有真情感。《往事烟云》表现了对祖国的大爱,对领袖的挚爱,对英雄的厚爱,对人民的真爱。俗话说往事即过。对常人来说,的确如此。对作家来说,往事如烟也罢,往事随风也罢,往事已矣也罢,往事就是往事,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往事鉴古今,往事明是非,往事辨来路,往事照去向。周世盈笔下的往事,信手拈来,轻松成文,初读感觉普通随意,平淡无奇,实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读到深处才发现,平常的文字与平常的事件中,时而如大江滔滔,时而如小溪潺潺,时而如高山飞瀑,时而如洞中回环。思想的启迪,信息的获取,史实的明辨,现实的审视,观念的改变,文学的熏陶,全在其中。犹如享受了一顿既健康,又美味,既润肌肤,又强筋骨的大餐。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部散文集,实则是汉寿人民的奋斗史,洞庭湖的发展史,中国社会的变迁史。其价值是多方面的。
他笔下的人和事,大多是我所熟悉的。《何书记轶事》《解县长的故事》《妻侄从加拿大回来》等,他写来很轻松,我读来很愉悦,每一篇,每一句,每一字,均含情含义,有理有力,就像面对面吐心思,叙家常,道见闻,讲趣事。看似平常,却并非平常,里面包含着深邃的哲理。
他面对重大历史事件,不做看客,而做主人,多有反思,而且犀利、深刻。《丽江毛主席塑像》《滴水洞留影》《上遵义》等,是这方面最典型的篇章。他参观毕遵义会议旧址,发出感叹:“如果不是因为红军突围过湘江时,损坏了与第三国际相联系的电台,遵义会议做出这样重大的人事变动,一旦向共产国际请示,那结果又会怎样?中国革命的前景又将是怎样?令人难料!”
他从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揭示出深刻的真理。读《父亲的故事》,如同上了一堂哲学课。父亲用他独有的农民思维待人处事,从细微处,悟出处世之道。“人生在世,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不可任性,不可过头,不可做绝,这就叫做‘小心驶得万年船’。”“做人要实实在在,是什么就是什么。”对于送礼与收礼,父亲的看法是:“如果你收了,把事情帮他办好了,一点人情也没有;如果你收了,却没有把事情办好,他会怨恨你一世。所以无论事情办得好,还是办不好,都不能收别人的东西。”“越是不收礼,越要帮别人的忙。”我读到这里, 倍感亲切,因为这与我父亲教导儿子的话如出一辙。这种为人处世的哲理,全书中俯拾即是。
读他的散文,如同走进一条知识的长廊,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见识。“黄色代表明亮和富贵。天子穿黄袍,和尚穿黄色袈裟,好日子称黄道吉日。为了尊重亡者,就用黄纸作为阴间的钱。”(《中元祭祖》)生活中,人们称傻子为“二百五”,他参观南街村,得知村里无论干部还是群众的基本工资都定为“二百五”,即每月250元。由此,他引述了二百五的典故和由来。他书中多次恰到好处地引用典故,且做到了不显山,不露水。
他写人状物,往往寥寥几笔,便活灵活现。他描绘儿童:“小宝宝一岁多点儿,刚学会走路,像一只小鸡,到处乱窜。上身穿一件小小的白布背心,光着屁股。两条不太有劲的小腿轮流向前奔,白嫩的小肚肚下缀个蚕宝宝,十分可爱。”(《中元祭祖》)他赞美姑娘:“小导游脸蛋儿秀美,轻描蛾眉,淡抹口红,微笑时脸上显现出两个浅浅的酒窝,逗人喜爱。她中等身材,穿着红色绣有宽花边的短褂长裙,长长的黑发挽成一束流苏,在脑后一甩一甩。”(《中国苗王城》)他颂扬英雄:“吴尚典老人身材高大,人称‘吴大块’。年轻时,力气大,有武功,肩挑三百斤担子,行走如飞。”
周世盈先生1936年9月出生,从乡村小学教师、县文教科干事,一步步结实迈进到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堪称汉寿县政坛的元老,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他已经功成名就,完全有条件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但他却笔耕不息。
令我特别钦佩的是,纵观书中记述的桩桩件件往事,集中体现了他秉持公道办事的一颗官心,因而当年做的那些事,如今记述下来才显得弥足珍贵。与那些只讲官话,只求官运,只依官势,只守官位的人大不相同。这是本书被誉为奇葩的核心。人们常讲党心民心,《往事云烟》讲的是官心,也就是说为官应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官有大小之分,但官心则应等同。毛主席塑像经时代浪潮和强烈地震而不倒,就因为他身居高位,公心不变,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为官者,只有天下为公,才能做个好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做个清官。常人要有一颗善心,超人要有一颗爱心,高人要有一颗平常心。为官之人,乃人中龙凤,集常人、超人、高人于一身,那么就应该聚三心于一心,凝成一颗官心。之所以说是官心,天下为公是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径,牺牲自我是圆。官人有了纯之如玉,坚之如金的一颗官心,管理好官印,运用好官权,树立起官威,必成自然。
官人有无一颗非同寻常的官心,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关闭一扇门。当有人为了安排一份理想工作,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意欲先夺其志,再逼他就范。于是将一件崭新的羊皮大衣,送给他父亲手中转交。父子同心关闭了这扇贪婪的门,往后的为官之路便一帆风顺,节节取胜。
周世盈先生用自己饱蘸深情的笔,为汉寿存史,为人民立传,也为自己留痕。这些只有他能做到,有他相同经历的人,缺少他那支文采斐然的笔,有他那支文采斐然的笔,却没有他那多姿多彩的丰富阅历,更缺乏他那洞穿世事的深邃眼光,也不具备他那冷静而理性的独特思维。就拿《记述义士杨幺起义》来说,对于这位南宋农民领袖“等贵贱,均贫富”的事迹,在其家乡汉寿已不知有多少人写过,然周世盈写来则不落俗套,做到了创新、出奇、求真。金国扶持的所谓“齐国”派“太尉”李成带上财物贿赂杨幺说:“如果大圣天王出湖攻城略地,共同消灭南宋,齐国就与你平分天下。”杨幺勃然大怒,厉声痛骂:“共同灭宋,岂不是要把中国送给金国吗!我之所以起义,其目的是内涤瑕秽,外歼丑虏。”杨幺拒联伪齐的民族气节,在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有人拿台海未来大做文章的今天,更加值得今人学习。
周世盈为官半个世纪,他身为爱莲堂的后人,永葆爱莲堂的本色,一颗官心不染尘。他的官做得越大,对自己的要求越严。
他任汉寿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时,瞻仰韶山滴水洞,肃然伫立毛主席曾经用过的办公桌前,不想挪步。一位身穿工作服的小姑娘察觉了他的心思,便微笑地对他说:“您可以坐在这里照个相。”于是,他虔诚地坐上太师椅,照了张在毛主席办公桌上握笔待写的照片。事后,他很兴奋,但又很害怕。“害怕亵渎毛主席的尊严,有损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害怕德不配位,必遭灾祸。不该坐的位子你坐了,就有麻烦啊!试看,那些‘老虎、苍蝇’本来缺德,混入了官场,结果遭到了拍打,这就是德不配位的结果呀。德是一种人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只有厚德才能载物。如果德薄却妄自尊大,就必有大祸临头。”所以,“我无论在职还是退休,都努力进行道德修养,努力让德行配得上这张金贵的留影。”(《滴水洞留影》)正因如此,先生年近九十,仍青春如火,迈向百岁,正文思如潮;俨然金牛山的不老松,堪称汉寿政坛的常青树,君山不老,先生不老;沧浪长流,先生长寿。
读周世盈先生的散文,让我感觉写文章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困难无比,那么高不可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有一腔爱,满腹情,两眼火,双脚功,就可以创造出人民大众喜爱的精彩华章。
还值得一提的是,周世盈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这45篇散文中,我觉得有四篇堪称儿童文学佳作。他们是《父亲的故事》《人活百岁也想娘》《三叔领我看龙舟》《就读雨花庵》。如果我仍在《小溪流》做编辑,肯定向主编提交采用的意见。
总之,45篇散文,45朵奇葩,胜似荷花,赛过芙蓉,羞煞秋菊,超越红菱,竟放洞庭西,闪耀芙蓉国,美了今汉寿,靓了古龙阳,逸丽兮,清香兮,艳光兮,春色兮,绿染天涯。
是为序。
杨远新,湖南汉寿县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18卷本《杨远新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红颜贪官》、《惊天牛案》、《百变神探》,儿童长篇小说《欢笑的碧莲河》《险走洞庭湖》《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湖南首届文艺创作奖等。散文《我的祖母》被编入大学教材。《春柳湖》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来源:红网
作者:杨远新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