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一种美文:凌云健笔意纵横

来源:红网 作者:汤江峰 编辑:施文 2024-06-05 17:22:29
时刻新闻
—分享—

楚湘羊-崀山.jpg

楚湘羊/摄

有一种美文:凌云健笔意纵横

文/汤江峰 朗诵/谢伦浩

认识凌之先生,是退休后的事。我返聘一家党建杂志社。一天,我习惯浏览湖南日报理论版文章,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肖凌之先生发表在报上的一篇大作,我一口气读了下去。他写的理论文章跟别人的风格不太一样,他把有意义的事写得有意思,把一些道理讲得很有味道,令人耳目一新。

于是,我找到凌之先生的电话邀稿。没有过多的客套,凌之先生爽快答应了。还说,这是他应尽的职责。几天后,杂志邮箱就收到凌之先生一篇三千字左右的文章,写的是文化传承和守正创新。谈到如何铸就新时代湖湘文化的新辉煌,凌之先生用了“红色文化——古色文化——绿色文化”三个关键词来阐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赓续三湘历史文脉,谱写湖湘文化华章的理念。一位文化官员的思考与格局跃然纸上。

杂志刊出他的文章后,我便将杂志送到他的办公室,凌之先生热情招呼迎进,一点架子也没有。平易近人、儒雅敦厚的样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许是同龄人,或许是同一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机缘,我俩一见如故,聊得开心。

聊到我曾读过“有一种……”系列的带有理性思考散文,每篇通过一个主题来解读人生,凌之先生凝神静听。如《有一种美境,叫淡然》《有一种自由,叫自律》《有一种温暖,叫善良》等等,这些文字如清亮的山溪,沁人心脾;有如天籁之声,直抵心灵。作者石川。此时,凌之先生微微一笑。原来,石川就是他的笔名,倍感亲切,顿生敬佩。几天后,凌之先生转发最新创作的《有一种尊重,叫倾听》给我,文章配以声情并茂的音频朗诵,在时刻新闻客户端刊发后,几天浏览量高达110万多,人称名副其实的“老来俏作家”。

与凌之先生交往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位有家国情怀,敢担当,又努力精进的人。议历史、聊文学、谈现实都离不开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同热爱。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这一种理想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因而,凌之先生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创作,有不少佳构美文见于大报小刊,出版过专著,有好多文章,被广泛转载传播,被受众剪报张贴,更有不少父母和老师将文章打印成册供孩子们阅读,每篇文章在网站上的阅读量数十万或上百万,有的还超过了千万。

党建杂志设有“机关文苑”栏目,专发机关干部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受众看完严谨严肃的理论文章后,切入一些与党建有关的轻松愉快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办刊人的追求。凌之先生深谙其理,没多久,他将《有一种美德,叫厚道》首投杂志,他把一个人的厚道写得生动形象又地道,耐人咀嚼;把厚道归纳为“热心、真诚、谦虚,包容、稳定”,定义厚道人“从不算计,从不欺骗,从不戏弄,不诋毁人,不出卖人,不嫁祸于人”。着实把厚道的道道,讲得清清楚楚,写得通透厚重,是作者身为厚道人的本色使然。

凌之先生世代务农,家境贫寒。鲤鱼跳出“农”门前,每天的日子,就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脚踏实地忙耕耘。闲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捧起书本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小自强自立的凌之先生考上大学,是恢复高考后村上第一个大学生。

我其时想,如果没有早年乡村的生活成长经历,凌之先生就体会不到社会底层的艰苦,不会形成对人生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如果没有新闻出版、副市长、市委常委、省市宣传部等多岗位的历练,凌之先生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多维度思考就没有这么深刻透彻。广博的工作生活阅历,成为他思想的土壤。而爱好读书,则造就了他思想的深度。他既从古代经典的经史子集中汲取养料,又从现代社会科学书籍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还从近代思想家、哲学家的著作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达到了登高望远天地阔,纵横捭阖自从容的境界。

一个人的格局往往决定他所站的高度。我观凌之先生的散文,不仅仅因为信手拈来的优美文字,还因为他高远的立意和深邃的思想,以及其氤氲的意境,受众可以在美文的享受中,与他的思想一起共情共舞,这是凌之先生散文震撼力和感染力之所在。

凌之先生笔下的景与物活灵活现,你无需想象就可以触摸到、感觉到,并与之共鸣。他写《家乡到处脐橙香》:“进橙园的路是砂油七彩路。我们走进园里,犹如走进一幅让人心花怒放的丰收画里。园子斜斜挂,满坡丛丛绿,绿里金光闪。那结满硕果的橙树,一排排、一列列、一树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又享受着微风的吹拂,格外的耀眼,格外的好看,格外的动人。站在一棵被果实压弯腰的脐橙树下,抚摸一个个可爱的脐橙,仿佛摸住了心仪的尤物,不忍放开,赞叹不已、欣喜不已。”

他写《小区林中的鸟儿》:““姐儿!姐儿!”“哥儿!哥儿!”“妹儿!妹儿!”“弟儿!弟儿!”“咯里-咯里!”“咕咕-咕!”“叽咯!叽咯!叽叽咯”……这样那样的声音,银铃般的摇动,牧笛样地吹起,婉转式的荡漾,有时也似鞭炮般响起,抑或是孤音,抑或是和鸣,在小区里穿透着,飘散着。”

凌之先生状景写物时,是以自身的观察、体验、思考为旋转变化的视角,不断地从形、声、色、味等诸方面切换镜头,形成一个个唯美的意境,霎时激活读者的感官。如《大围山漂流记》“这一路,河道迂回曲折,忽而狭窄,忽而开阔,忽而转弯,忽而直行,忽而奔泻,忽而平缓,我们仿佛置身于‘船到山前疑无路,潭过湾转又一滩’的意境。我们穿丛林、渡险滩、越激流、过卵石、转旋涡、冲浪尖,时而是轻盈如燕,时而是奔腾如虎,时而是飞龙在天,时而又是鸭游平湖,有震撼但无险,有刺激但无害,有美景但无污,有欢乐但无邪,有清新但无杂,有凉快但无伤,虽是浑身的湿透,却是奇妙无比的美哉、爽哉。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漂流要义么?”这种切换式的观察和体验,就像电影蒙太奇手法,领着受众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让人一下子对作品描写的对象有一种心灵的感应,即刻产生寻美而去的强烈愿望。

你看《张家界的水》“那金鞭溪的水,就像是如花似玉、娇嫩艳丽的少女,让人心生爱怜与安静。她从黄石寨、腰子寨、袁家界的岩石缝中羞答答地汩出来,又在奇峰峡谷中嬉戏、汇集和逶迤而行,一路由一垛又一垛、一排又一排的石英砂岩奇峰所守护,由一丛又一丛、一片又一片的绿林所掩映,伴着花香,和着鸟鸣,或寂然无声,或潺潺欢歌……金鞭溪的水,就是这样的迷人,充溢着少女般的纯情与风采,清新,清澈,清纯,清甜,清秀,清幽,出落得青春欲滴,美得超凡脱俗,妙得让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无法自持。”写仙境圣水,映照的是作者毫无纤尘的心境,只有内心澄明的人,才能在这种美景中,心灵得到升华与禅悟。

哲理之美是我读凌之先生散文的特别感受。他的每一篇散文激荡心灵的金句,都是通过遣词炼句、谋篇布局、探幽发理等熔炼出来的。读他的作品,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其笔下天地之壮美、众生之谦卑、生活之美好,还有作者深刻的思想、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修养。这种境界是历经人生苦难、砥砺前行而又不断地从思想熔炉中淬炼成金的。

他在《有一种阳光,叫微笑》的文章写道:“其实,人间也存有一种阳光,它是由人自主决定而产生,既可以自己享用,自己赋能,也可以传递友善、福泽他人。那就是人人都会放射、个个都能领会的被称之为微笑的面部表情。这种表情,叫微微的笑、轻轻的笑、不费力气的笑、爽朗的笑、甜甜的笑,只是嘴角一扬、眉毛一展、脸面一舒的功夫,它可以让容颜焕发光彩,让心情舒畅,让精神振奋,让焦虑减轻,让时光不老,让他人亲近、舒服和温暖。”他把微笑写得灿烂如阳光般热情,努力做自己的太阳,温暖而有力量。

凌之先生的散文眼界宽、站位高,政治敏锐性强等,得益于他得天独厚的资本;他长年生活成长在最基层,接地气,观察细致,体会深刻,懂得感恩。长期担任宣传部门领导,却不为官所羁绊,不为名所拖累,探求真理、敢讲真话的气概和品格,在同类人中屈指可数。他用如椽之笔为时代点睛,为社会放言、为凡人立传。他从小事小景小品切入,追求大散文、大视角、大境界,以致他散文盈满崇高的生命价值和至美的风骨。

一个人有文化的使命、精神的意识、价值的追求,就更能感受到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意义。作家如果没有深邃的思想,断然写不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散文来。无论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巴金的《随想录》,还是英国哲学家的《培根随笔选》,法国思想家的《蒙田随笔》,都饱含着深刻的思想,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生的殷殷关切与哲学思索。这些年来,凌之先生创作的《人生当有》系列散文作品,之所以得到受众的热捧和点赞,于受众来说,金句频出,最能触发长久感动,最能唤醒种种回忆,最能引起深层的思考;最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前不久,湖南省文化馆举办2024年“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凌之先生以《有一种风雅,叫读书》为题,分享了人生路上与书结伴,与书为友,不是逢凶化吉,就是轻车熟路的感人故事,通过读书,实现了个人的化茧为蝶,实现了命运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人生的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迎来了广阔的崭新天地的人生感悟。在场的人沉浸在他的分享中,感受坚持读书的人,心灵有温度,生活有情趣,能够把持自己的人生,拥有自己的心灵皈依和精神家园。

他动情地说:“一个人一旦把书读多了,读通了,读好了,读出个津津有味,读出个博闻强识,读出个朝气蓬勃,读出个与时俱进,读出个智慧达人,读出个登高望远,即便不想风雅也是真正的风雅样。”

凌之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学识渊博,手不释卷。熟悉宣传理论和实践,坚持不懈地学习积淀,多年职业生涯开阔了视野和胸襟,使得他的散文豪迈大气,凌云健笔意纵横,似长江黄河,恣肆汪洋,又接地气,散发着迷人的泥土芬芳。难怪有人说,有一种美文,叫凌之。

谢伦浩,湖南大学播音系前系主任,播音主持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全国汉语口语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齐越”朗诵艺术节评委、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朗诵展示评委、全国“曹灿杯”朗诵展示评委。出版朗诵演讲播音等专著6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汤江峰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840/97/139725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