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推出《文学里的湘村——湖南百家写百村》专栏,推作品、推作家、推乡村,讲好湖南乡村故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打造湖湘名村名片。
水泊杨林
文/刘鸿伏
相关链接:征稿: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湖南百家写百村
毗邻临资口的是杨林寨。杨林寨近千年来一直就叫这个名字,从来没有变过。不仅地名古老,而且这个地方还很有特色,它是洞庭湖区唯一纯粹的单列移民乡,到过的人都很难忘记。
杨林寨地名的由来,有两种版本,都非正史记载。一说自古以来此处方圆百里遍地都是合抱的古柳和老杨树,荒洲无际,野鸡野鸭成群,百鸟栖息,虎豹、兔子、野猪为患。过去渔民和附近的乡民,偶尔来此狩猎,以改善清贫的生活。因为荒无人烟,又在南洞庭湖滨湖平原上,每到兵荒马乱之时,常有江洋大盗和湖匪出没,一般人不敢靠近。遍地老杨树,加上人迹罕至,又有盗匪隐匿,因此乡人呼之为杨林寨。第二个版本有些野史或传说的味道,我倒觉得有一定真实性:南宋初,农民起义领袖杨幺在此地扎营寨起兵造反,别看这儿是海拔最低的地面(平均海拔高25一26米),最高点杨林寨28.9米,整个滨湖平原地势平坦,虽然不险要,但地理位置重要。出东面、北面可深入洞庭湖;出南面,遍地荒芦老柳是伏击或潜藏的好出处;往西则可以凭湘江、资水之险,扼守要冲。生活在附近的老人们,都比较认同杨林寨地名源于杨幺起义的说法。杨林寨原是洞庭湖淤积成洲的低洼平地,1952年前有二、三个废垸,人烟稀少,又因长旱或水涝,成为荒地。1952年政府开始下大力气整修南洞庭湖,将这片偌大的无人荒洲围挽成垸,无数人日夜奋战,清淤挖泥,砍芦烧荒,肩挑手扛,修建堤垸,建起杨林寨农场,隶属省农垦局。
1969年,杨林寨农场划归湘阴县管属。
也正是这一年,湖南第一个最大水电站安化柘溪水库淹没区移民大潮开始,其中有15000新化库区移民被安排到杨林寨农场安家落户。当年柘溪水电站修成后,坝长330米、高104米,水路绵延56公里,宽18公里,淹没良田十万余亩,主淹区新化、安化一共移民14万余人,在湖南历史上前所未有。移民分后移式移民与外县移民两类,后移式全退居高山,离水库3-40米。外县移民主要移到常德西湖农场、沅江东方红农场、湘阴杨林寨等洞庭湖区。还有大批移民迁移到安化、溆浦、隆回、城步、绥宁等山区县。15000新化山区农民离开世代生存生活的故乡,搭火车,坐轮船,拖家带口,随身带着铺盖、种子和农具,一路艰辛来到杨林寨这个陌生的湖荡农场,一切都靠白手起家,包括用芦杆、牛粪、湖泥糊墙,搭起仅能遮风挡雨的家。从陌生到熟悉,一切从无到有,从不适应到适应,当年生活的艰苦,是不难想象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和湖区的宽厚、博大,支撑起他们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
在杨林寨,我和一位邹姓(新化县多邹姓)老太太聊家常,她告诉我:1969年,他们全家人跟着移民的大队伍从新化库区来农场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能种的地很少,堤垸很矮,一年有一半时间干旱,春夏就是内涝,一涝就倒垸子,人畜都不安全。住的是芦苇泥屋,芦苇杆子糊泥巴当墙,又矮又潮湿,蚊虫特别多。世世代代在山区生活惯了,初来湖区,样样不习惯,种田不习惯,生活不习惯。除了原来的老邻舍,湖区这边也没有一个认识的亲戚或朋友,家里有事,靠自己硬扛。好在新化人特别能吃苦,霸得蛮,还特别团结,人在异乡,大家重情重义,能帮的尽量相互帮衬,能自己解决的困难自己解决,尽量少麻烦政府。刚来农场的那几年,男女老少天天种地、挑湖泥筑堤垸,那都是很累很脏的体力活,挣工分不容易,肩膀一层厚茧,手掌一层厚茧,披星戴月的,落雨落雪照样干,堤垸筑得高、筑得牢,人畜才安全,心里才踏实,农场领导这么说,大家也是这么想,所以不仅没有怨言,每天干活都尽心尽力,没有人偷奸耍滑,没有人磨洋工。在农场的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堤垸一天天高上去,移民中的中老年人一天天老下去。俗话说,湖风吹老少年郎啊,好像只是一转头的功夫,我今年都80岁了,来时青壮,现在儿孙满堂。但所有做过的事和经历过的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我们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的人,于今已经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湖区人了,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人,都出生在湖区,洞庭湖的鱼米养大了他们,他们不懂得山区的生活,不懂得我们老一辈人的辛苦,也没有了故乡的概念,他们不晓得啊,他们的根还留在新化的崇山峻岭,留在柘溪库区几十、几百米深的水底,水库里45座孤岛,那都是从前的家啊,可仿佛那只是我们这些老人的故乡。不过也没有关系,哪里有好日子,哪里就是家,就是故乡。儿孙们日子过得好,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我们这一代老人走了以后,就不会有对大山的牵挂了。从1969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比起在从前山区的苦日子,现在生活富裕了,一天比一天好过了,我们也知足了。但人一老,晚上就喜欢做梦,常常梦见又回新化老家了,老家的瓦屋,老家的三合汤和腊肉、红薯片,老家故去的亲人和祖坟,都历历在目。一醒来,就睡不着了。
邹老太太一家来杨林时是8口人,公婆、两儿两女,还有她和丈夫。公婆早去世了,儿女各自成家,在孙辈和曾孙辈中,有教师、公务员、小老板,大学生,但在外省打工的占多数。算起来,邹老太太已经是四代同堂,是杨林寨这块土地养活了一代代人,从来时的8口人到现在的30余口,从一个家到一个小小的家族,生息繁衍、开花结果,洞庭湖的鱼米比故乡大山区的红薯更养人。从前的他们,与高山大河世代相依,在资源匮乏中清贫度日,艰辛、艰苦、坚韧,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与不服输、不畏难的山里人精神流淌在血脉之中,他们把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与不畏难的精神带往辽阔的洞庭湖平原,也遗传给他们的子子孙孙,让生命的智慧与韧劲,发扬光大。背井离乡的移民,无论个体的人,还是一个家或家族,甚至是一个村、一个乡,他们仿佛是从大山故土移栽到别处的树木,借助雨露阳光和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在异乡存活、茂盛,最后长成森林,蓬勃着永久的活力
我是在考察南洞庭湖的时候,秋天的某个傍晚落脚杨林镇的。高高的防洪大堤横贯东西,南面是整个湖区平原,房舍、村落、小镇就如鸟巢一样依偎在宁静平和的岁月里,栖止在鱼肥草丰的沃野。房舍、村落、乡镇,是人间烟火,也是人的窝巢,正如大堤北面的大湖是鱼与鸟繁衍生息的家园一样。堤北是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湖水、芦荡和洲渚,还有候鸟栖息、迁徙的广袤湿地保护区。我在湿地徒步考察期间,每天与数不清的大雁、白天鹅、灰鹳、野鸭和各种鸟类近距离接触,感受鸟儿们的自由自在,心中充满了喜悦。那些大雁和天鹅,穿越千里、万里,飞过冰山雪域,飞过河流和人间城廓,百折不回地追逐着温暖和光,一直向南,最后来到美丽的洞庭湖,找到适合它们生存、生活的环境,找到异乡的家,也找到温暖、爱情和快乐,度过一年中或许也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我采访了不少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听他们讲了很多人与鸟的故事,非常感动,心里想:也许我会为南洞庭湖和它的保护者们好好写一本书,并且,和那些天天在湿地保护区拍摄鸟类生活的摄影师合作,把洞庭湖的美,湿地的美以及人、鸟和谐的画图记录下来,成为洞庭湖记忆的一部分,也成为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多好!
杨林寨是1984年由农场改乡的,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目前有户藉人口近27885人。在洞庭湖区,库区移民不只有杨林寨这个地方,比方说常德的西湖农场和益阳的东方红农场等,当年移民的总人数甚至超过杨林寨。但唯有杨林寨是一个纯粹的移民乡,没有当地土著居民。也就是说,杨林寨乡现有的27885人,都是新化人。我曾做过比较详细的调查和采访,了解到此地的移民中也有少量的人口后来又回到了老家,他们在湖区学会了渔业养殖,回老家后就在原来村子附近以水产养殖为生计,一条船就是一个家。原来的村庄都沉没在水下,但他们依然眷恋,依然去而复返,宁愿日子清苦一点,也要守望祖祖辈辈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真的是故土难离。再后来,因为库区环境要求,不再允许网厢养鱼,他们又陆续回到杨林寨这块滨湖平原,继续养鱼养虾养蟹,养鹅养牛,种田种棉,从此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平原的馈赠让他们富足也知足。
与其他地方一样,杨林寨外出务工或者做买卖的也不在少数,有人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新化人自古以来勤劳、聪明,有抱负,有胆略,所以在移民之后,他们不仅把新的家园建设得美丽富裕,并从新的家园起步、起飞,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几十年来,从杨林寨乡走出去的学者、教授、官员、企业家、名律师,人数众多,可以说是人才辈出。邹姓老太太的小儿子就是省城知名的律师,开了一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旗下上百号专职律师,业务遍及各领域。老太太说,这个满崽就是来杨林寨出生的。
邹老太太有一个女儿就嫁在本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在杨林寨,婆家离娘家不过6里地,她是个养蟹大户。我们去她家的时候,气派的大院子里几棵柿子树挂满黄澄澄熟透了的大柿子,成群结队肥嘟嘟的野鸟落在枝丫和树梢,争抢着啄食大柿子,掉下地的柿子被守在树下的十几只大白鹅分食。我们进院子的时候,风韵犹存的女主人正眉开眼笑地望着树上的鸟和地上的鹅。
很有意思的是,这位看起来时尚、漂亮的女人,和我们说话时带着很重的新化口音,个别词发音比四声高亢,我笑她说的还是新化和安化古梅山地区的中古音。古梅山蛮在宋代才改土归流,归服朝廷,并开始推行宋朝的官话,这宋朝的官话也就是宋朝的普通话呢。女主人说:自己虽然是洞庭湖出生的,但父母都一口的老家话,乡音难改,家里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跟着说老家新化话。不过,我们这一代比父辈强的是,有文化,有技能,能说普通话,能说外国话。所以能创业,能打开局面。 谈及创业这一块,女人告诉我们,十年前打工回乡,开始养闸蟹,从30亩的水塘养殖开始,到现在的3000亩水面,事业扩大了一百倍,收入也增加了一百倍。风风雨雨,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真的是不容易呢。
在交谈中,我们学到了不少养大闸蟹的知识,比方:养蟹的水环境很讲究,必须保持水质的干净与流动性,这就需要引湖水或小河水到养殖基地,活水源头,非常关键。这水的温度也有要求,在炎热的夏天,必须保证水温在18度到26度之间,水温太高会导致大闸蟹多次脱壳而影响生长甚至是死亡。养蟹的水域深度也有讲究,水深不能超过2米。又比方说,喂养大闸蟹必须是水草丰茂之地,淤泥不能超过30cm,大闸蟹的饲料主要是水草、白菜、菠菜、空心菜和蚯蚓、螺丝,喂多了不行,喂少了也不行,要恰到好处:保持七分饱,留有余地,让蟹们还可自行觅食,这样才有活力,养出来的蟹,个性生猛,大的可以长到4两至5两一只,蟹肉鲜美嫩滑,蟹黄肥满而紧实。难怪女主人会成为当地知名的女企业家,她的养蟹秘诀与现代管理营销能力,是成功的关键。问及养大闸蟹的年产值,她笑了,说:透露一点商业秘密给你们,我带了几十个养蟹的徒弟,前天到了一个小徒弟的养殖场,30亩水面,去年一年,刨出成本,她的毛利超过了120万呢。算算看,每年每亩养蟹的利润就能达到3-4万元。如果外出打工的话,能有多高的收入呢?何况现在打工也很难了,不仅工作难找,工薪也低,所以,我们这里外出务工的人,差不多都回乡搞养殖了,自己当老板,不是更好吗?
我说:你算是共同致富的领头羊嘛。听你刚才讲的,养大闸蟹每亩每年养两轮就可以有利润4万元左右,以此推算,你的3000亩养殖基地,一年下来利润惊人啊。这么大的产量,要实现预定的利润目标,会需要什么样的营销手段呢?她笑了,大约是笑我外行吧,她说: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线上线下,省内省外甚至是海内外,只要产品质量好,把产品做成真正的品牌,受到广大客户喜爱和追捧,别说只有3000亩,3万亩的销售也不在话下呢。
站在大平原深处水波粼粼的闸蟹养殖基地,西边方向正是临资口大河。一轮浑圆的落日,仿佛浮在洞庭湖胭脂色的烟水里,又仿佛悬在大平原的稻草垛上。它仿佛遥不可及,又近得伸手可及。金色的夕照中,闸蟹养殖基地一片忙碌景象,我和漂亮的女场主站在她自己设计的别致的小桥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鱼蟹的气息,大平原的气息,堤坝那边大湖的气息,还有附近村落里飘出的烟火气息,让人微醺。我在想,也许杨林寨每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都是这么活色生香吧。
刘鸿伏,当代作家,学者,收藏鉴赏家,书画家。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1993年第九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获得者。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集和文物文化专著36部,其中散文集《绝妙人生》与《雅奏》出版后,国内百余所大学学者及文学评论家发表了专题研究成果。散文集《父老乡亲哪里去了》2017年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选入中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文物考古专著《遥远的绝响》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评选的中华百年文博精华图书,同时也是《中国文物报》专栏学者、《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湖南卷》主编和专家组组长。长篇小说《南荒记》为天猫旗舰店热销榜和京东书城好书人气榜常客,国内评论界不少专家学者撰写长篇论文予以高度评价。短篇小说《鸬鹚出逃记》改成同名皮影戏并入选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全国两个皮影戏入选项目之一),2024年湖南省唯一入选全国第三届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剧目。散文书画合集《屋檐下的南方》入选晋版好书榜和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年度全国网络投票好书榜第二,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年年度好书优秀原创出版奖。散文《父亲》与朱自清、梁衡等名家名作选入中学教材三大版块之一的苏教版高二语文课文,选入人教版新课标高二语文及人教版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文、沪教版初三语文课文。另有《板桥上的乡愁》《寒鸟》《鹤》《梦里河山》《怀念一条狗》《笕记》《一枕落花香》《读书的心情》《锔匠》《雨天三匠》《雀赋》等近三十余篇用作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冲击题或选入人教版及多省初高中语文课外教材。
来源:红网
作者:刘鸿伏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