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这一天来达成一个世上的大和解
作者丨李少君
◎春天里的闲意思
云给山顶戴了一顶白帽子
小径与藤蔓相互缠绕,牵挂些花花草草
溪水自山崖溅落,又急吼吼地奔淌入海
春风啊,尽做一些无赖的事情
吹得野花香四处飘溢,又让牛羊
和自驾的男男女女们在山间迷失……
这都只是一些闲意思
青山兀自不动,只管打坐入定
赏析:
“自然诗人”李少君以纵情描画大自然为诗歌母题,在他的笔下,自然世界常显得姿态万千并有情有味,自然世界的诸般事物总是流溢着人类的情感与心怀,并显得精神丰盈,生趣盎然。《春天里的闲意思》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短章,一个咏赞自然春色的小品,但又如一幅大型画卷中的有意味闲笔一样,这首诗的趣味和意蕴又别具一格,让人不得不将关注的目光聚集于此,在语词之间徜徉,用心品味其中的妙韵。
◎西湖,你好
风送荷香,构成一个安逸的院落
紫薇,玉兰,香樟,银杏,梧桐
还有莺语藏在柳浪声中
正适合,散步一样的韵味和韵脚
正当沉浸于苏堤暮晚的寂静之时
我和对面飞来的野禽相见一惊
相互打了一个照面,它就闪了
松鼠闻声亦迅速窜进了松林萱草里
还有十几只禽鸟出没于不远的草地
它们已将西湖当成了家园
分成好几个团伙各自觅食活动
我一过去,它们就四散而逃
只剩下一只长尾山雀大摇大摆地漫步
池塘边的鹭鸶和我皆好不惘然
所以,近来我有着一个迫切的愿望
希望尽快认识这里所有的花草鸟兽
可以一一喊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每次见到就对它们说:你好
赏析:
《西湖,你好》一诗也是自然诗人李少君的力作,该诗通过对诗人在西湖风景区与植物和动物的遭遇,感受人与自然之间亲如一家,希望与这里所有的花草鸟兽一一相认等情形的述说,表现了愿与自然世界的各种事物相亲相近、和睦共处的美好愿望,是天人合一的古典理想在新诗文本中的具体呈现,具有着不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巴黎夜事物
比起宽敞的塞纳河
那些藏在幽深处的溪流更迷人
比起笔直的林荫大道
那些曲里拐弯的小径更神秘
比起灯火摇曳的咖啡厅
那些公园里的长椅更适合爱情
比起开阔平坦的广场
那些街道的角落里
会响起更多的叹息声和惊叫声
赏析:
李少君的国际题材诗歌,则与以往的异域书写大相径庭,它不以炫示中外差异为主情,而是表现异域环境中带有世界普遍性和共通性的人伦情感和精神体验,从而开辟了异域书写的新的美学路径,我们从《巴黎夜事物》这首国际题材诗歌中就能清楚看到。
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即在现代都市里,与那些代表着现代化潮流的巨大空间相比,一些僻静之地、角落之处,更能闪烁人性的辉光,更能给人亲近之感。
◎清明
这一天注定细雨霏霏,或春光明媚
这一天青草萋萋,树木肃穆
这一天青草萋萋,树木肃穆
这一天水寂寞无声,山等候着前来扫墓者
这一天,沿途皆迷幻,似曾相识
老者和孩子,旧识与新人,死者或生者
都被春之魔力从各自角落吸纳召唤出来
每一个皆有缘者,每一个都仿佛亲人
这一天可以思前顾后,告往知来
借一场大哭卸下包袱,轻装出发
这一天可以穿越阴阳,抹平差距
蝴蝶白日盘桓坟地,燕子暮晚按时返回檐巢
这一天是一切交接、轮回和中转的平台
前乃冬之风霜背影,后为春之轻盈步履
一边是哀泣与祭祀,一边是踏青与高歌
悲伤与喜悦同一刻发生,酒醉催促高潮
这一天,神和鬼私自默契
应允许诺万物以安宁清静
这一天,天和地亦商量妥当
要启用这一天来达成一个世上的大和解
赏析:
看到《清明》这个诗题时,我立时蹿生出的好奇便是:他在这样特殊的氛围里,如何来呈现自然的情态?读完全诗,我才深切地领悟到,诗人笔下的自然,在“清明”这个独特的时间背景下,已然生发出无限的情义,脉脉含情的自然世界,让人深感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大地无语、万物同悲的情状。
◎珞珈山的樱花
樱花是春天的一缕缕魂魄吗?
冬眠雪藏,春光略露些许
樱花则一瓣一瓣地应和开放
艳美而迷幻,音乐响起
万物在珞珈山上依次惊醒复活
珞珈山供着樱花如供养一位公主
此绿色宫殿里,唯伊最为美丽
娇宠而任性,霸占全部灿烂与光彩
迷茫往事如梦消逝,唯樱花之美
闪电一样照亮在初春的明丽的天幕
珞珈山上,每一次樱花的盛开
皆仿佛一个隆重的春之加冕礼
樱花绚丽而又脆弱,仿佛青春
年复一年地膜拜樱花即膜拜青春
春风主导的仪式里,伤害亦易遗忘
偶遇风或雨,樱花转瞬香消玉殒
然一片一片落樱,仍飞舞游荡如魂
仍萦绕于每一条小径每一记忆角落
珞珈山间曾经或深或浅的迷恋者
因此魂不守舍,因此不时幽暗招魂
赏析:
李少君的大学生涯是在珞珈山旁度过的,是与珞珈山上的樱花相伴相随的,山上樱花的怒放与凋谢、绚烂或陨落,种种花时与花容里,也许都镌刻着他的凝视与回眸、激情与欢欣、思忖与叹息。
《珞珈山的樱花》诗中的樱花,有情,有意,有姿,有色,更闪烁着迷人的人情光芒,令人爱怜,敬护,愿意用内心将其安放,让心灵和精神与之贴近,在互动之中结识为难得的知己。
◎和父亲的遗忘症做斗争
回忆,是父亲生命延续下去的通道
遗忘,则是愈来愈可怕的一个塌陷黑洞
所以,我要乘高铁不断地回家
一次又一次地提振父亲的记忆功能
和他加速的遗忘症做斗争
在父亲的记忆深处,排在第一的是亲人
因此,他会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儿子们的情况
现在哪里,工作如何,身体可好
然后是孙子、孙女和媳妇们
同样重要的,还有荣誉
每次,他都会搬出他的各种获奖证书
在我面前一一历数人生的辉煌时刻
告诉我每一个证书后面的故事
父亲每隔十来分钟,就会把同样的话题重复一遍
我每回答一次,就会更有信心
父亲的记忆之河还未干凅,还在绵延不绝……
赏析:
李少君诗歌的结尾常常很妙,很多诗作前面都显平淡无奇,但结尾一出,整首诗就亮了,全诗的境界也倏忽上升到新的层次。这首诗的结尾也同样不凡。收尾一句,“父亲的记忆之河还未干凅,还在绵延不绝……”父子两人在共同与遗忘症这个人类的敌人作殊死搏斗,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之中,那闪光的亲情和人间深爱在汩汩流淌,令人感动不已。
◎摩擦
身体一生都在与时间摩擦
有时会擦出火花
偶有动心乃至动情的瞬间
虽然短暂亦如火花一闪
有时则会擦出火焰
呈现星空一样的绚丽
沉淀为此生美好记忆
也可能会擦成火灾
浓烟滚滚伤及全身
严重者遍体鳞伤甚至屋毁人亡
但大部分的时候
身体是在与时间的摩擦中逐步老化
眼花了,背驼了
腿疼了,人老了
身体渐渐在与时间的摩擦之中
磨损报废
赏析:
李少君的《摩擦》一诗便是以物理现象为入思起点,将物理学与生命学巧妙关联,得出了不少精彩的人生见识,令人读来颇觉趣味浓郁,同时又意味深长。
◎眺望
眺望,可以是码头
白帆消失的长江尽头
久久伫立的船头身影
长风浩荡一路送行
眺望,可以是车站
列车通往的远方
窗口挥舞的一方纱巾
以及一双深不见底的泪眼
眺望,可以是山顶
一行大雁指引的方向
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
一段家书描述的故乡
眺望,当然也可以是眺望本身
流水能流多远,眺望就可以有多远
思念能保持多久,眺望就会有多久
历史一样地眺望,在宜宾
这是眺望的源头,这里的眺望
长江一样长,长江一样远
长江一样悠久……
赏析:
《眺望》一诗就是对“眺望”这种身体动作的诗化演绎,诗人首先从空间维度上来形象描摹“眺望”发生的不同场域以及这些场域里眺望所展现出的具体动作和人生图景,其情其景都耐人寻味。为了显示“眺望”这一身体动作发生的具体性、体现出某种在场感来,诗人依次将动作发生的地理空间设置在“码头”“车站”“山顶”等三个点上,写出了这三个空间地带人们“眺望”的姿态。
◎三亚
我最迷恋的,是那些失落的部分
来去匆匆,这个城市难以遗留下什么
在每一处沙滩,我都记得
在每一个欢乐过的角落,我都记得
波浪来复去,那些渔网一样打捞起的
碎片,很快会被冲刷干净
哦,一杯又一杯美酒,在椰林深处
哦,一场又一场欢宴,在天涯海角
总有人久久地守候海边,不肯睡去
苦苦地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方舟
只有月光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制造出一片椰风海韵的迷离梦幻
一个我沦陷其中,另一个我超然于外
深知这不过是一场美丽的心灵迷失事故
赏析:
李少君的短诗《三亚》便可以视为长诗《闯海歌》的副文本,二者的互动互证关系特别显明,对其内在意义的深究,既能让我们深入理解此诗的本义,又可为进一步深化对《闯海歌》的认识,自然,探讨李少君诗歌中的主文本与副文本现象,还能从整体上对诗人的艺术创作做出新的阐发,并为探究当代优秀诗人的诗歌创作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路径。
◎敬亭山记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一阵春风,它催发花香
催促鸟啼,它使万物开怀
让爱情发光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一只飞鸟,晴空一飞冲天
黄昏必返树巢
我们这些回不去的浪子,魂归何处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敬亭山上的一个亭子
它是中心,万千风景汇聚到一点
人们云一样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李白斗酒写成的诗篇
它使我们在此相聚畅饮长啸
忘却了古今之异,消泯于山水之间
赏析:
自然是李少君诗歌中一个具有神奇力量和特异功能的美学对象,在李少君诗歌里,自然一直享受着至高的权力,也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自然面前,人类从不占任何优势,毋宁说面对自然人类还常常暴露出短处、常处于劣势。《敬亭山记》也是尽情吟哦自然之神力的佳作,其中诗人对自然的时序、自然界的动植物、自然风景等,都发出了大声的咏赞,令我们不禁为神奇的自然世界而倾心和折服。
诗人简介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潭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诗刊》社主编,一级作家。
评论家简介
张德明,文学博士,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新世纪诗歌研究》《百年新诗经典导读》《吕进诗学研究》等学术著作10余部,出版诗集《行云流水为哪般》等。曾获2013年度“诗探索奖”理论奖、《星星》诗刊2014年度批评家奖、第五届“啄木鸟杯”年度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来源:红网
作者:李少君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