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里的湘村丨李先平:头枕沱江梦悠悠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先平 编辑:施文 2024-05-27 14:14:0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推出《文学里的湘村——湖南百家写百村》专栏,推作品、推作家、推乡村,讲好湖南乡村故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打造湖湘名村名片。

改改2.jpg

97fe34d00a90f91f1e3f63848821bd4.jpg

头枕沱江梦悠悠

文/李先平

相关链接:征稿: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湖南百家写百村

凤凰古城

吉首大学是我母校,湘西算得上我第二故乡,凤凰是我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一方山水。

记得在那里被同学们用热情和米酒灌得酩酊大醉,而白白在民舍里浪费了一个下午。害得家人颇有微词,“喝不得就不喝唦!”人生能有几回醉哦。如果再去,我肯定得低调才行。皆因那米酒后劲大得吓人,同学情浓得醉死人,结果辜负了美死人的风景。

想来湖南旅游的朋友总会问我,适合一家人春游夏游,甚至一年四季游的景区有哪些?作为湖南人我强烈推荐凤凰古城。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古城,让多少人相思成疾。成了多少人不可治愈的心病,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沱江河是凤凰的母亲河。“青山抱古城,绿水绕凤凰”的美景成为凤凰古城一道靓丽的名片。沱江更是荣获了“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湖泊)”称号。

凤凰古城给我的感觉就是美得那么浑然天成,美得一塌糊涂,美得那么不真实,但又那么真实地吸引着我们。不管你爱她也好,恨她也罢。

凤凰古城之美,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动态之美。

0fda802f6041a4a6c2ee92594e9286d.jpg

第一个阶段,“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我称之“罗敷之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湘西上学,我第一次凤凰古城游玩,那是我们班上组织的活动。一到凤凰古城,仿佛走进了水墨丹青间。放眼望去,沱江之水,白石粼粼。瞻卬昊天,有嘒其星。这让我想到了诗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古人观罗敷的情景犹如今人对凤凰古城的美景流连忘返。

我们在美食摊前驻足垂涎,在传统银作坊前徘徊不前,在横向交错铺砌青石板的回龙街,童心大发。随时可以遇见摇头摆尾的黄牛,偶尔还会踩到冒着热气的牛粪。或许有了这些原住民,古城更显古朴和活力。看到我们成群结队地在古城游来游去,兴致勃勃。当地人却漫不经心地说,这地方有什么看头。当地人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一点也不稀奇。东坡先生早有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一次到凤凰古城,记住了山水凤凰之外,也记住了凤凰的美食,比如酸甜爽口的萝卜,味美消暑的凤凰凉粉。我重点说一说凤凰腊肉。凡事不宜苟且,而于腊肉尤甚。世间平俗腊肉,大都火候未齐而徒有其名,真味已失而含忍不言。湘西凤凰腊肉,其色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人生一乐也。在凤凰,“酒是绸缎棉花衣,不怕山口风凄凄。酒是大鱼大肉饭,挑起重担过高山。”

这个阶段的凤凰古城,还没有受到金钱的魅力诱惑,像无数人眼里的初恋,清新脱俗。你作死地夸它,也不过分。

a2db8ad9921e42c7426ba330056dcfc.jpg

第二阶段的凤凰古城之美,我称之为“新娘之美”。

凤凰古城依山傍水而建,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城。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之前记忆里的凤凰古城,已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描述一样,“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这些年,凤凰古城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加上一些天才市场推手的运作,凤凰古城慢慢变得像一位出嫁新娘。本来就够完美,现在又增加了一些惊艳。稍一加力,凤凰古城在世人面前虽不是盛妆淡抹出场,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穿越之感。

有朋友说,我之前写的凤凰古城为什么只写到新娘之美就住笔了?真想看看到了婆家的情况。我猜想,到了婆家的情况,那一定宛如苗家的银饰,美丽夺目,又咣当作响吧。这也是世俗延绵不绝的人间烟火。

如今的凤凰古城夜色里,在闪烁的霓虹和喧嚣的酒吧中,多了一抹绚烂色彩,而白天又化身成不识人间烟火的精灵。吊脚楼上雾袅袅,渔舟游船缓缓过。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它生生不息的灵魂,古城与生俱来的美学,是它向上勃发的生命。凤凰古城的灵魂不在财物而在人物。

你闭眼冥想,凤凰古城这个风雨不变、巴掌大的空间中,把千百年不同时间里生于斯、长于斯、贬于斯、谪于斯、流于斯、游于斯、商于斯的历史名人,穿越到同一时空,那将是怎样一幅的清明上河图。凤凰名人灿若星辰,名字随手写来,就是一长串:文化巨匠沈从文,民国总理熊希龄,艺术鬼才黄永玉,民族英雄郑国鸿,南社诗人田名瑜,护国统领田应诏,学界精英肖纪美,非遗传人刘大炮……

如果把这些名人和遗存比作历史长河里珍珠的话,随手拎出一颗,都熠熠生辉,光耀千古。因为他们的存在,拔高了凤凰古城的历史高度,彰显了当下的厚度,也辐射出未来的温度,正如沱江一如既往地蜿蜒东流。

f1da0637721dad20f933225ab2f122b.jpg

夜里睡在临沱江而建的旅馆里,头枕沱江,梦里不期而遇的是“凤凰双璧”沈从文先生与黄永玉先生,在我看来是,他叔侄俩秤不离砣。黄永玉先生曾经在母校的一次讲座上说过,“表叔沈从文是个很规矩的老实人,一辈子朴素的生活和工作。他不像我,我是盐,他是棉花,如果历史是雨的话,他将越来越重,而我将越来越轻。我是经不起历史淋浴的,因为我太贪玩而又不太用功。”“我创作的源泉源于复杂的生活,这里头有痛苦,有凄凉。快乐不是我的追求,复杂的生活经历才是。快乐是为人生找一个出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人生应该谅解、应该快乐。”

是啊,对人生从容一点。别嚣张,苦也别嚣张,得意的时候更不要,这需要修养,有知识的修养,也有人生的修养,更有这川流不息的沱江的滋养。

黄永玉先生和他表叔沈从文最大的共同点是内心永葆一颗“童心”,永远不老地用孩子般的敏锐和真纯面对世界、理解世界和诠释世界。从他俩身上能感受童心的纯粹,看不到丝丝虚伪和装腔作势。骨子里一如家乡凤凰的沱江之水,自然真诚。而最大的不同,是对原生态湘西底色的表白方法。沈从文是放在心底,坚如磐石版的不动摇;黄永玉则更湘西化,瞪鼻子上眼说打就打,总会来点更痛快淋漓的。他俩是湘西的红脸和黑脸,自然而然成了湘西文化的两极,虽然共同脱胎于家乡的楚巫文化。但一个是石头般沉默,一个是火山般喧嚣。一如沱江,有的时候是安静的流水,有的时候是波澜壮阔。

“这里的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事画出来了。你实在应该来这小河里看看,你看过一次,所得的也许比我还多,就因为你梦里也不会想到的光景......”(沈从文)

这是作家心中的凤凰,也是游客梦里的凤凰,也是湘西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凤凰城里游,满城凤凰飞。是不是很有意思。或许,浓妆淡抹总相宜,都能捕获人心!很多的美,其实就在那不经意的回眸中,在那不自觉的一瞥时,在某个记起的美梦里。梦醒来,回想初心,是不是很美?

想起沱江和沱江边的凤凰古城,我总有一种冲动,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8cd5899163f6a674f1e8303016bfe79.jpg

李先平,笔名湖南丑石,丑石乱弹。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新华书目报》《厦门文学》《泉州文学》《湖南散文》《中国作家网》等刊物或媒体。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先平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849/61/1394005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