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而居
文/童胜春
因为乡镇合并的原因,鸭子港作为地名已经不存在了。但这没有关系,因为两千多年前,这里也不叫鸭子港,而叫大美乡。
相传2500年前,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利用美人计助越灭吴后,随功成身退的越国大夫范蠡“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乘舟浮海,飘荡于江湖之上,溯长江,入洞庭,过赤山岛,一路游玩到这里,并长时间驻留,和当地百姓交流,其乐融融。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将此地称为大美乡,他们乘舟经过的从赤山至牛角尖的一条河流被称为大美河,大美河经过的地方,云蒸霞蔚,白雾茫茫,曾多次出现海市蜃楼。
何其有幸,二十多年前,我也因工作关系在大美鸭子港度过了三年时光。
鸭子港处在洞庭湖西岸凸出的形如半岛的地方。半岛之上,湖汊纵横交错,其外,是一片蓝色的湖面,其边缘处,散布着多如繁星的湖洲和小岛。
走进这个水乡,会觉得时间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这里见不到忙忙碌碌、行色匆匆的人群,没有熙熙攘攘的场面。画面是宁静的,生活的节奏亦是舒缓的。乡政府由两个四合院式的建筑拼在一起,一个四合院地势高些,另一个地势低些,落差约两三米,用台阶相连。两个四合院各一座两层楼的建筑,其余皆为平房。乡政府给每名乡干部安排了一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卧室的房间。我的房间在地势高的四合院的二楼。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柜、一床,几把椅子,还有一个现在城里很少见的木质洗脸架,可以放置面盆和肥皂盒。第二年,我从家里搬来一台淘汰下来、行将就木的电视机,在乡政府装杂物的库房里找了一个四肢残存的小桌子将其稳妥安放。很多时候,住在左邻右舍的同事们,在我房间里喝茶、聊天、看电视。乡政府背靠河堤,小河堤是一条老街,宽仅四五米。乡政府前面,就是新建的街道。我更喜欢在老街上散步,老街的路主要用河沙,以及一些青石板铺成。临小河的一边,多是一些老建筑,其中还有一些吊脚楼。远远望去,河边的吊脚楼倒映在水中,简约、古朴,有些水墨写意的味道。
乡政府所在小集镇所占区域很小,顶多步行八分钟,就到了纯粹得如诗一般的乡间田园。这是一个极能亲近大自然的地方,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田园之美。景色最美的当然是春季,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你可以看到成片成片开得正艳的油菜花;油菜收割后,又能看到刚播种下去绿油油的秧苗。到了收获的季节,一望无际的稻田,是沉甸甸的金色,一派丰收在望的画面,让人觉得熨帖踏实。这里的村民,吃的菜,是园子里即时采摘的,青翠欲滴,透着可人的新鲜。吃的鱼,就是洞庭湖里打上来的,纯野生的。要吃桔子了,在树上黄澄澄地挂着呢,咬到嘴里,酸甜而鲜活。走近村民、走近村干部,你会发现,他们淳朴、和善,极为亲切。
最不容易被忽略的美,应该是大堤之外的洞庭湖。在村里的时候,我经常独自一人走上长城一样蜿蜒、雄伟的大堤。大堤的臂膀里,是它护佑的美丽村庄。大堤外面,是一望无垠的洞庭水。近处绿洲如船,飘荡在粼粼波光中,其上有喜水的杨树林,茂盛的水生植物在绿洲边缘随水舞动。如果是阴天,加上有雾气,只能看到水天一色,宛如盘古尚未开天之时的混沌一片。晴天时极目远眺,洞庭西滨的美景,一览无余,可尽收眼底。
一直想效仿范蠡大夫,泛舟洞庭烟波里。一个夏日,一挚友应邀携其女友和妹妹自远方来探访水乡之美,我借陪友人的机会,得偿所愿。找当地渔民租了一艘机动船,伴着“突突突”的马达轰鸣声,在灰暗天色中缓缓向洞庭更深处漫溯。渐渐地,岸越来越远,烟波浩渺的洞庭却还笼罩着朦胧的面纱。面纱就是水上缥缈的雾气,就是近处湖洲上青绿、修长、密密匝匝的芦苇。芦苇,又名蒹葭。生在河洲,与水为伴,体态婀娜,玉树临风。疑惑咏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美文的作者,是否到过我们的水乡,是否见过洞庭湖洲的芦苇?机动船在湖面上行驶了约半个小时,在一小岛停靠。小岛面积不到十亩,除供停靠船的一面坡稍缓,三面皆陡。一幢红墙青瓦、五正一偏的农舍立在小岛的东北面。旁有猪舍鸡鸭之笼,房前屋后,开辟了菜园,种植了些许果树。这里俨然是一个迷你岛国,好友一行对此惊呼不已,此地远离红尘,让人感觉世外桃源、蓬莱仙景,也莫过于此。驾船的渔民告诉我,这里的主人是他本村的朋友,住在这里主要是看管芦苇。
我们在岛上待了一盏茶的工夫,便离岛上船,重新开始了洞庭探索之旅。陆地越来越远,而湖的魅力愈发显现。又行了约二十分钟,湖面出现一片浅滩,附近聚集近二十艘渔船,大船的锚深深扎在水底,小船则用细细的锁链固定在深插进湖滩上的棍子等物上面。有几艘船连在一起,让我想起了三国故事里“连船计”。集结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船只,仿佛是渔船汇集起来的湖上渔村。小孩子们欢快地从这条船蹦到另外的船,动作轻盈而娴熟。“船村”上,生活气息颇浓,挂了些纵横交错的绳子,晾着一些衣物。有一两只船,冒出袅袅炊烟。
没有停留,我们经过了“船村”。朝着我们的目的地——飞机打靶台进发。飞机打靶台设立在洞庭湖里,以前有空军某部在此进行投弹训练,后来据说是洞庭湖上空气象条件原因,不利于训练,已弃之不用了。不多一会儿,除了四周的湖水,看不到绿洲、看不到船只,看不到其他任何的事物,只有,只有茫茫的直达天际的洞庭湖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看到湖面出现一个十字架形白色的东西,驾船的渔民告诉我们,那就是飞机打靶台了。待船靠近,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仅高于水面不到两米的十字形平台,平台上面贴满了白色的瓷砖,白色十字架的四端,各有一个探照灯似的东西。渔民告诉我们,其他季节,这个打靶台还是高于水面很多的,贴白色瓷砖和探照灯的器物,都是为了便于引导飞机投弹的。我们登上了白色十字架,放眼四周,烟波浩渺,湖水隔开了喧嚣,茫茫天地间,唯有波浪涌起的声音;清风徐来,拂散了遮蔽视野的尘埃,心灵澄澈,感受宇宙之博大,造物之神奇。此时此刻,世界仿佛只剩下我们一行五人,悠悠天地,古人的话耳畔回响: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返回的时候,潮湿的云层,像被人用手拧过,淅淅沥沥有水滴落下,后来逐渐大了起来。起了风,虽是夏季,但在行进中的渔船里,还是感觉到丝丝凉意。好友的女友和妹妹瑟缩在船舱里,抵挡不住倦意,朦胧地睡着了。渔船的棚顶被大滴的雨点打得噼啪直响,湖水茫茫,能见度不到百米,一叶渔舟在无际的湖面,甚为孤独。惊风飐水,密雨侵船,一路无话,静默地感受逆旅的况味。
处江湖之远,而无须忧国忧民,在大美湖乡,做真实洒脱的自己,幸可乐也。
来源:红网
作者:生态文学丨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