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态文学丨梁书正:在抚仙湖畔读诗

来源:红网 作者:梁书正 编辑:施文 2025-07-23 10:12:14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千库网_太阳日落夕阳黄昏摄影图_摄影图编号266874_副本.jpg

◎在抚仙湖畔读诗(组诗)


◎栖凤湖

越苍茫,越似一滴泪水;越辽阔,我越像一座孤岛

一个人在这里坐一会儿,就已斑白了双鬓……


我仅剩湖心的一只小船,用于存放天际的月光

我仅剩残破的网兜,用于打捞我漏洞百出的一生


◎再登白塔山

并没有什么是我想要去征服的了

山脚下的青草、野花和露水,也是我的高度


往上慢慢攀登,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风景

即使有时往下一瞥,瞧见命运陡峭的深渊


不需要欢呼或流泪了,那起伏的山峦和磅礴的云雾

我了解藏在其中的真相和本来


人到中年,遥望那些曾经拼命想征服的山峰

不过是眼前指尖上的一粒尘土

当我慢慢下山时,身边只会带着白云和清风


◎秋日,湖畔边

告诉我秋天到来的

何止一片落叶,还有叶脉上

奔涌的江河


告诉我生命轮回的

何止远山的荒草,还有万物

在波纹中的折叠


我已和湖畔闲谈半日

身体里全是枯枝败絮


是谁划走了我的孤舟

徒留秋风吹白了秋天的头


谁高举月亮这把弯刀

在人间嚓嚓收割


◎寒夜独宿山岭

我是肩膀积雪最厚的人

我是听到万物低伏的声音最清晰的人

我是看到人世灯光闪灭最辽阔的人

我是内心悬崖最陡峭的人

豹子在我心底怒吼,钻石在我眼里生辉

我沉默着,隐忍着

我也是低身俯吻大地的人

也是离星空最近的人


◎高处

山上的坟是有耳朵的

山寺的钟是有嘴巴的

山间的月亮是有眼睛的


山间的茅草屋里,放羊的老人

边说边用拐棍敲击泥土

“这地下的事物,我能看进去三尺”


◎过山寺

有人欢欢喜喜提着香火进山

有人从山上下来,虔诚而肃穆


我刚送蛋归来

手里提着空篮子


夕阳已经挽着远山了

光芒柔和


我看见菩萨是炊烟

缓缓高过青瓦


我看见佛陀是晚风

吹着落叶缤纷


◎过沅江大桥

车子在桥上奔走

瞬间送走了河流


在桥上想到江水

那些关于流逝的绝望和美

大地竟产生微微的颤动


二十年前我驾着一只竹筏

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十年前我在一个渡口

独钓寒江雪


而今江河宁静开阔

两岸青山为何泪雨磅礴?


◎在抚仙湖畔读诗

一字一句,慢慢读

湖水宽阔,看不到尽头


杜甫的孤舟已经飘远

苏轼的明月还未升起来

我的脚下,堆满了

乱石和泥巴


没有一朵水花记住我的脚印

没有一处礁石知晓我的悲伤


在抚仙湖,这诗意荡漾的

方寸之地


徒生一个中年男人


空旷的呼声

梁书正,湘西人,苗族。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参加诗刊社第38届青春诗会,湖南省作协生态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等。出版诗集《遍地繁花》《群山祈祷》等。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等。

来源:红网

作者:梁书正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1/67/151483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