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歌时刻丨汤凌:果子孤零零站在江岸,像是时间的主人

来源:红网 作者:汤凌 编辑:施文 2025-07-23 15:33:32
时刻新闻
—分享—

定.jpg

千库网_长沙杜甫江阁黄昏日落_摄影图编号21113814_副本.jpg

◎江边植物挂满果子(组诗)


◎寂静的自我

躺在草地上,光无遮无蔽

江水爬上沙滩

芦苇叶“啪嗒啪嗒”拍打手掌


入春后的第三天,湘江依然寂静

阳光照耀辣蓼草暗红的茎,光洁,通透


它们在我耳边说话

它们谈论时间。土地。光和水。

它们谈论生长。枯萎。寂静的自我

它们会进入我的身体,与另一个我聊聊音乐

它们会带来新的水和空气,新的审美

乳白色的天空像浓郁的时光笼罩着


◎在时光中和解

随着一片入冬的阳光来到江边

穿越迷茫的汽车轮胎摩擦声,和

刺鼻的化铅尾气。令人兴奋

也令人倦怠的城市,在路边

虾蟹粥店合金锅里不停歇地熬煮

“咕嘟咕嘟”冒着鲜美而腥的水汽

当避开迎面扑来的冒失的电单车

我站在大堤的柔软草地

湘江在眼底霍然铺展,江水

温柔的自然力

将情绪汹涌起伏的城市抛在身后

白色的阳光下,那些沉默的人们

他们都在找寻什么?他们是否

也总是忽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给日子泼上浓墨重彩的丙烯颜料

而我开始学习留白,崇尚简约的线条

彻底爱上无用的手艺,书法和篆刻

一个是柔软的铁画银钩,另一个

在方寸间管窥大千世界

在去修辞中呈现阴阳鱼般的和合

而曾经令人绝望的诗歌,已经收回

尖锐的獠牙,她的舌头那么湿润温暖

吞下古老的和足够现代的词语后

重新收获另一种洁癖。看吧,江边的

物象各自后退:苦楝树正在落叶

(淡黄的半透明的籽真苦啊)

构树巴掌大的叶子卷了边

踩上去脆生生地响

轻呼吸的毛绒绒的鼠尾粟悄然伏在地面

安抚江水和土地的情绪——

她们深谙生命的表象和意义,在时光中

与自己和世界和解,并心生愉悦


◎江边植物挂满果子

小寒风来自洞庭湖汪洋的水面

逆江水而上养成了辛辣的脾气

阳光越来越瘦,刚落到地上

瞬间便被吹散,如同上午飞纵的时光

江边植物挂满果子,那些枯萎后

依赖于生命自证的欢喜——

牛筋草高举锯条般小茎上的小籽

满地爬的拉拉藤,石缝里的益母蒿

瘦高瘦高的枪刀菜,坚韧的接力草

它们都朝圣般捧着小小的果子

颤抖的身躯蕴含着丰沛而真诚的爱

而紫红的愉悦蓼在怒放啊,浓缩的花束

开出了初夏气势

百十只麻雀从细叶的枫杨树上

“呼拉”一阵扑进狼尾草丛

啄食饱满的草籽,旋又“呼拉”飞上树

招摇,自在,也保持狐疑般的警惕

一株高大的楝树叶落已尽,满枝的

黄澄澄的果子,干净,纯粹

孤零零站在江岸,像是时间的主人


◎湘江与小溪

来自我家门前的溪水。弯曲的无名小溪

水底长满柔软的丝草,鱼虾小而密集

干旱时节会从地底“咕噜咕噜”冒出泉水

夏季丰水时令会溢出堤岸,冲毁农田作物

像是发脾气的男孩,气鼓鼓搞些小破坏


然后奔跑十几公里,在松柏镇扎进湘江

小时候在小溪游泳,担水,摸螃蟹,放牛

那时的小溪很宽,很深

黑色的水牛潜进水底大口吃水草

那时的世界观局限在村子周边


偶尔好奇小溪从哪里来,流往哪里

想像小溪是巨龙游过时划拉的沟壑

想像乘小船顺溪漂流,会不会到达大海

如今我已知晓,家门口的小溪

是大地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那时候


在溪边每一次锤打,许下的每个愿望,都

能经湘江、洞庭、长江,传感到大海

汇聚成澎湃的潮汐,而此时

我在江边的脚步声,也能逆江水而上

传感至家门口的小溪


◎今天江水特别瘦

今天江水特别瘦,特别饥饿

会啃你的手。今天的石头

特别坚硬,特别冷,也特别漠然

如同深沉江底默然流动的时间

被大雪磨去棱角的龙葵

站在堤岸,浑黄的眼睛里没有光

邋遢的飞蓬草被大雪风齐根割断

乱世般凌乱

它们身体里蕴藏磅礴的辛辣的苦

而枯萎的枪刀菜,却开出两朵

明黄小花,倔强,灿烂

颠覆着对死亡的认知

像极了在虚度的华年后

生命行将枯竭时意志迸发的光


◎蒌蒿

它的叶有丘壑。它的欣喜。

它向世界伸出手掌,细长的手指。早春

阳光在脉线清晰的叶片泛着娇嫩的光

“孩子,这是蒌蒿。”他围着圈打量它

用手指触碰它,他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


多年前,祖父和父亲也曾带我与它们相认

像是过年走亲戚,在水田或山脚

如今他们去了别处,而此在的另一株蒌蒿

相同的面目和植物清香

体内蕴藏着一点点苦和涩——


我相信每一个物种拥有的生命意识

在时间的荣枯之中,理性,自洽。那么

它是否接受做一个植物哑巴,失语的自我

它是否有过困惑与挣扎,直到接受命运

它该会在什么时候明白自己的使命

而坦然走向萎枯?

(原发于《湖南作家》2025年第2期)

图片1.png

汤凌,男,现居长沙。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基地)研究员,中南大学新时代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直书协会员。主要从事诗歌、短篇小说写作。曾在《诗刊》《湖南文学》《扬子江诗刊》《诗收获》等杂志和诗歌年选发表诗歌数百首。

微信图片_20221024154114.jpg

来源:红网

作者:汤凌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1/67/151492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