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评丨易域勤:诗意构筑的心灵净土

来源:红网 作者:易域勤 编辑:施文 2025-02-20 07:13:29
时刻新闻
—分享—

定.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61523.jpg

诗意构筑的心灵净土

——读林萧诗集《红尘之外》

文/易域勤

闲暇时,随意翻阅青年作家、诗人林萧的诗集《红尘之外》,不由被其淡雅的文风、精致的语言所吸引。这本诗集由亲情时光、走笔江南、风吹人间、第七朵花、隐秘路径、红尘花瓣等六辑组成,细读全书,顿感一股清新之风溢满心田,让人如饮甘霖。

诗歌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往往能体现诗人的审美情趣。《红尘之外》一书中的不少诗作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同一颗颗珍珠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在《等一只蝴蝶》一诗中,“女儿手举一朵花/等一只蝴蝶的到来。”寥寥两句,就让八岁女儿的天真无邪和蝴蝶闻香寻花飘然而至的动感跃然纸上。“跑累了的女儿坐着安静了下来/多么像一朵花,也像一只蝴蝶”,诗句清新中浸润柔美,既写出了自然的静美、蝴蝶的飞舞之美,也写出了女儿的纯真之美。在《秋末,来自乡下的草》一诗中,“奔跑时,被我踩过的草……喊出了藏在泥土深处的疼”,拟人化的诗句,把小草的无奈人格化,这是游子之痛,也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真实写照。回家是永恒的主题,这里的小草实际上是游子思乡的真情流露。在《一头老牛朝我奔来》一诗中,“田野里,一头老牛正低头吃草/它的尾巴在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把牛低头吃草的悠闲和用尾巴驱赶蚊虫的形态进行了生动刻画。牛是任劳任怨的,只讲付出不图回报,这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而“惊叹于蓝天、碧水、绿树/在陈旧的乡村活得如此鲜嫩”,更把乡村的美进行了升华。“蓝天、碧水、绿树”,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显得如此鲜嫩而单纯。连“风也沿着眉梢柔柔地吹”,可见乡村风轻云淡,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把自然的静态美、动态美以及心境的柔美写意成一幅画,诗人驾驭文字的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无论是现代诗,还是格律诗,都讲究意象和意境的结合。意象是形式,是构成诗的材料,如同建房的砖瓦,缺一不可,意境则是意象的深化。在这方面,诗人用平常的意象,抒写深刻的意境,让人在细细品味中,洞察诗的内在美和深层意义。在《观音山》一诗中,诗人通过斜坡、羊群、瀑布、人群、莲花、避雷针、影子等意象,把山的伟岸高大,羊群行走的艰难,跋涉于悬崖峭壁的人们的无奈,瀑布因缺水而干涸的状态,以及观音担心被雷击中的命运刻画得惟妙惟肖,把大自然的神奇,人性的软弱凸现出来。观音山是神之山,诗人借观音山的神奇意象,把人之常情、信仰的力量刻画得入木三分。如果观音都害怕被雷击,何况是人?诗歌引人深思,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同时也蕴含了高处不胜寒的思想理念。在《春天带你去看桃花》一诗中,诗人通过密林、山坡、河边、桃花、李花等意象的铺垫,把春天的柔美、生机勃发的景象抒写得淋漓尽致。春天的一切都是美的、新的、嫩的,尤其是桃花更让人希冀好运连连。“去看害羞的桃花嫁给了春天”,末尾一句紧扣诗歌主题,也是诗人将意象和意境完美融合的体现。

诗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诗的意义在于让人品读之后,从中悟出生活的哲理,使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在《江南雪》一诗中,诗人从“落雪的声音”入笔,让人在远方彷佛就能听见故乡的心跳。雪是洁白的,整个山村都飘着白雪,那是游子心中的向往,那轻微的呻吟声,是故乡在呼唤游子。“雪落在江南的肩上/十二支洞箫依次吹响/桨声渐渐在窗前的河里凝固”,雪落江南,江南即故乡,更是乡愁在诗人心中的坚守。在这里,诗人为了深化诗的意境,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视觉、听觉、感觉融会贯通,让人身在异乡,心系故乡,浓浓的乡情萦绕心间。

在《红尘之外》中,红尘之内是人情世故,红尘之外是世外桃源。花开花落、蜂飞蝶舞,身在红尘之中,心在红尘之外,远离喧嚣、贪婪、欲望,才是人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林萧的不少诗作表面上是写自然之景,实际上是写人,只有超脱世俗,融入自然,才能心静如水、安之若素。这本诗集体现了林萧敏锐独特的艺术追求,也是其深厚的文学功底、理性、理智与情感融合,用诗意构筑的一方心灵净土。

易域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清远日报》签约诗人,连州市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文艺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华文学》《当代诗人》《广州日报》等多家报刊,多次获文学奖项,出版诗集《半轮明月》、小说集《行走人世间》。

林萧,知名青年作家、诗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等刊,入选《2022年中国新诗排行榜》等多个年度选本,出版诗集《红尘之外》、评论集《走笔北江》等,获第九届中国青年诗人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雁翼诗歌奖等奖项。

微信图片_20221024154114.jpg

来源:红网

作者:易域勤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6/53/147148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