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马印象
文/林乐之
印象,初步的、浅表的、或直觉的。诗人交友全凭直觉判断,写诗评却要几分冷静。 “雪马印象”分三个部分,如次展开:
雪马其人
初闻“雪马”名,约在二十年前,待去年我与其相见,他竟如此年轻,几许儒雅,待人客气。或许是他已步入婚姻殿堂,人到中年,行事都成稳了。近日相见是因河南诗人鹰子到长沙举办“长沙诗歌会”,我以为鹰子会托我办些筹备诸事,但他托了雪马。雪马制作了“全民诗歌运动”等条幅驱车赶到会场,次日,他又邀到会诗人参访他的“湖南名人网”,并置午席招待大家。他完全可以不揽这些事,但他以长沙诗人的身份,尽地主之谊做得洒脱又不刻意。这就够了,诗人雪马的基本品性已呈现出来,赢得诗友们的赞许。
雪马的诗
以前我只知道他那首传播极广的《我的祖国》。近日我集中读了他的一些诗作,在此,作一些分析与简评:
雪马的诗,短小、铿锵,有回音
静心读了我能目及到的雪马诗歌,第一感觉就是他的诗短小、铿锵,且有回音。例如《人世间》:“光阴短/ 秋风剥尽/人世寿衣//犬吠/声声咬/ 夜残。”又如《空坐》:“夜雨袈裟/白马骑红尘/奔跑上麓山//古寺/阿弥陀佛了/千年。” 雪马的语言能力了得,简洁凝练,惜字如金,诗句有音韵、铿锵,有回音。
雪马的诗,绝句、精炼,有意境
他的诗通常是十多行,短的则三、五行,有白话绝句或口语绝句的特点,如《空夜》:“一盹醒来/窗户上的铁/烙满白梅/月独白。”又如《空白》:“一大清早/漫山遍野/写满雪的语言//土地一下子/清空往事。”“空白”,天地皆白。“写满雪的语言”,雪的世界。“土地……清空往事”,一切的人间色彩与故事皆被白覆盖或清空。“清空往事”,隽永有深意。这两首诗,画面感都很强,意境空灵。大概皆因白雪的缘故吧。
雪马的诗,干净、空灵,有性情
从上面几首诗,就可以感觉到他的诗干净、空灵,说到“性情”,我再引用一首《牛羊上山》:“野草刚在露水里/洗了把脸/牛羊就上去亲嘴//四周空旷/阳光来到山坡上/为它们暖床。”既性情又温馨,有一种田园的美好与生动。这首诗,我特别喜欢,曾将之写成章草作品。
雪马的诗,感伤、悲悯,悟死生
作为诗人,虽然是用文字描摹世界与世相,文字是他的武器。但“感伤”的品质却是一个真正诗人的最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感伤”、没有对生命的悲悯,就没有文学与诗歌。深切的悲悯情怀可以成就一个杰出的诗人。雪马诗歌感伤与悲悯最具代表性作品是《原谅》:“南极原谅了冰川消融/火山原谅了人烟罕迹/河流原谅了泥沙俱下/姗姗来迟的悲悯/原谅了余烬//一位渔夫原谅了满载而归/一个歌者原谅了舞台空寂/苍苍白发原谅了/无数回枯萎//今天/我原谅了/全部的/故我。”此类作品,还有若干,试举二例,《母亲》:“我在你的皱纹里/越来越迷路//总想辨认清哪一条/能引领我/返回你的子宫//重度十月光阴。”《故乡》:“人即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已经开始了流浪//所谓故乡无非就是奔跑者/一生想回去/却永回不去的墓地。”至于雪马个人的忧伤或悲伤,《路过》表现得很动情又感人:“风路过午夜/雨声在天空起身//在此刻醒着/是幸福的//没有人和我/争夺寂寥//我趴在一行诗上/为昨日呜咽。”一个诗人所经历的困苦、困顿、不被理解,这首诗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共情。
雪马爱国,爱故乡,奋勇向前行
雪马是以写爱国诗歌而被人们熟知的。《我的祖国》之所以被传诵,是字里行间都充满对祖国的挚爱、热血与深情;而且,传达出爱国的血性与铿锵的坚定。说雪马是爱国诗人,就凭此作是当之无愧的。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雪马爱故乡,其诗作多次写到白马湖。除了代表作《白马湖》,还有《认路》:“午夜道路清净/树木隐身到/白马湖的幽暗里//星星为我认路//我提着一袋诗歌/被清凉的蝉声/领回家。”《油菜花》:“白马湖的两岸/出手阔绰//十万亩芬芳/随风给予春天//引来成群蜜蜂/结队落在/花田上/觅金。”至于乡愁,既有《还乡》,又有《梦乡》:“很多年前/我们想方设法/逃离故土//很多年后/我们梦醒时/泪水煮故乡//若年后/我们一一躺倒/泥土下腐朽/成尘埃。”再读《我的体内有一座山》:
我的体内有一座山
山上有一间房子
房子里住着
一位诗人
终生不出门
偶尔打开窗户
唤一缕白云
喊作故乡
身体终会老
乡愁永不死
我常常放慢脚步
张大嘴巴
吸入空气
吐出诗骨
雪马还是一个努力奋斗的人、能吃苦的人、目标坚定的人。二十岁就出来闯荡社会,没有一身勇气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及坚韧的执着,他不可能走到今天。
雪马前瞻
我三次见到的雪马,理性、稳重、客观及生活常态。他投资创办“湖南名人网”“雪马艺术馆”及“湖南雪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皆已具规模。他不仅是资深媒体人,还是策展人,策展和收藏当代艺术品,并把诗歌与艺术“嫁接”,转化为文化创意衍生品系列,如雪马诗歌名信片、诗歌文化衫、诗歌手提袋、诗歌棒球帽、诗歌瓷器杯等,让诗歌走进了大众生活。
雪马诗观:“万物皆可入诗,悲悯写照众生。我写诗追求,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诗意。”他是有诗学追求与创新求索的人。他的路途已然平坦,虽还会有荆棘,但前景闪耀,定会更加地诗意盎然和事业红火。
雪马,著名诗人,策展人,湖南名人网总编辑,雪马艺术馆馆长。本名孙进军,1980年出生于湖南涟源白马湖畔,毕业于毛泽东文学院。2019年9月18日,雪马奔赴中国香港,在金紫荆广场等地深情朗诵《我的祖国》,向祖国表白爱国情感,发出一个中国诗人的爱国声音。在《诗刊》《诗潮》《诗林》《诗探索》《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诗歌》《青年文学》《文艺报》及美国《侨报》副刊、瑞典《北欧时报》副刊、泰国《中华日报》副刊等刊物发表诗歌,并入选《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2000-2011》《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等多种诗歌年选。代表作《我想抱着女人睡觉》《我的祖国》《减法运算》《光头雪马》《母亲》《故乡》《还乡》等,其中《我的祖国》广为传诵,被誉为“一首深受亿万中国人喜爱的爱国诗篇”。著有诗集《雪马的诗》《我的祖国》等。由中国邮政集团出版发行《我的祖国——雪马诗歌明信片》《还乡——雪马诗歌明信片》等系列。独立艺术策展《我的祖国》书画名家作品全国巡回展。
林乐之,本名林有祥。诗人、小说家、诗评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30岁开始写小说,36岁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在《山花》《当代作家》《青年作家》《珠海》《青春》《丑小鸭文学》《北方》《新创作》《湖南文学》《文学界》和《创作》等发表短篇小说若干。著有长篇小说《太阳底下》、诗集《乘末班车而来的诗人》《长情记——林乐之情感小说集》等。
来源:红网
作者:林乐之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