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向立成:初夏的风

来源:红网 作者:向立成 编辑:施文 2025-05-15 14:01:23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千库网_树叶夏季叶子蓝天清新摄影图配图_摄影图编号273361_副本.jpg

初夏的风

文/向立成

初夏的风,带着些温热的气息,轻柔而又略带粗糙地拂过脸颊,仿佛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温柔而熟悉。在进入初夏的这段时期,我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飘向雪峰山下那个小小的村庄,飘向那片母亲一生都在耕耘的土地上。

母亲年轻时,本来是在县城当老师,那应该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可是,1962年,母亲却主动回到了乡下。我不知道她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母亲一直不愿提这些事情,或许是眷恋着家乡的那片土地,或许是放不下家中的亲人。总之,她选择了农村,选择了与土地为伴的生活。

在生产队的时候,她从不缺勤,年年都是满勤。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后,母亲的干劲更足了。有时候,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了,她扛着农具就匆匆赶往自家的责任田。那时的她,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对土地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希望。我记得,那些年母亲把分到的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条,就像一个“样板间”。母亲用自己的双手,在那片土地上,为我们这个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劳作着。

母亲非常善良,小时候,周围的村庄都不富裕,经常就有讨饭的人来村里。饭点时候,每次遇到来家里讨饭的,母亲总是毫不犹豫地用家里的碗筷给他们盛饭吃,还会给他们一些家里有的东西。母亲很讲卫生,讨饭人用过的碗筷,母亲从不马虎,她会用热柴火灰仔细地消毒。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的善良就像一盏灯,让我觉得很温暖。

母亲爱干净,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甚至有些人把这个当谈资,说一个农村人瞎干净个啥劲,但是母亲不以为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很穷,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衣服。母亲算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只有一件蓝绿色的衬衣像点样。夏天,她总是晚上把那件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拧得很干,用竹竿穿起来凉着,第二天早上又穿了起来。后来,日子渐渐好起来,母亲的衣服也多了起来。可母亲下地干活时,总是换上比较破旧的“工作服”,回到家之后,又穿上好衣服。她说:“好衣服要留着穿,干活的时候穿旧衣服方便。”

前两年,父亲过世之后,我心疼母亲一个人在老家,便把她接到了城里。母亲来到城里之后,经常给老家人打电话,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个多钟头。我知道,母亲的心还在那个小小的山村,还在那片她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上。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慢慢有点糊涂了,忘记了很多东西。从去年开始,她只喜欢穿那件蓝色的衣服,换洗了只要一凉干又穿在身上。每次看到母亲穿着那件蓝衣服,我的心里就像被针扎着。我知道,母亲的记忆在一点点地模糊,可她对家的眷恋却从未改变。

如今,父母都过世了,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记忆也出现了缺失,特别是跟父母之间共处的记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这也让我非常忐忑,总怕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如今,初夏的阳光洒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我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我常常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风景,思绪却飘向了远方。我想起了母亲在田地里劳作的身影,想起了她为讨饭人准备饭菜的情景,想起了她穿着那件干净的衣服在院子里忙碌的样子……

前些天,我回到了母亲耕耘了一生的土地上,这也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放眼望去,田野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想,母亲一定也喜欢这样的景色吧。母亲也许就是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了这片土地里,用她的勤劳和善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

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那是母亲劳作一天后身上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我捧起一抔黄土,俯下身子深深地嗅着,想把这个味道烙印在记忆深处……一阵风吹过,黄土洒了一些到衣服上,但是我不舍得拂去,也许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味道带走吧。

微信图片_20240919093459.jpg

向立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飞天》《鸭绿江》《湖南文学》《湖南日报》《名家名作》《小说月刊》《散文百家》《野草》等报刊,有作品被《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转载。著有长篇小说《龙门守望者》《二宝协奏曲》《山药》,中短篇小说集《水神》《永远的星星》等。

来源:红网

作者:向立成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49/59/149590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