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影评丨曹芬芳:浴血铸和平 山河念英雄

来源:红网 作者:曹芬芳 编辑:石凌炜 2025-10-16 10:30:18
时刻新闻
—分享—

浴血铸和平 山河念英雄

——观《志愿军:浴血和平》有感

文/曹芬芳

当《志愿军:浴血和平》的片尾灯光亮起,银幕上烈士遗骸归国的画面与现实光影重叠,全场静默,观众是对这部终章最好的注解。作为系列收官之作,影片以“边打边谈”的双线叙事,将747天的艰难博弈谈判与浴血奋战,淬炼成一封叩问和平重量的时代情书。

影片最精妙的笔触,是让谈判桌与战场同样惊心动魄。板门店的会议室里,美方以六万页错误文件刁难,林月明带领翻译队彻夜核对,用文字筑成防线;美方直升机故意碾压和平鸽图案挑衅,我方代表以“能谈更敢打”的底气从容应对。这些没有硝烟的较量告诉我们:外交风骨从来靠战场实力支撑。

上甘岭的焦土之上,另一场厮杀震撼人心。美军190万发炮弹将山头削低三米,志愿军依托坑道死守阵地。黄继光冲向机枪口前那句“别告诉我娘”的低语,显露出21岁“特级英雄”的柔情与决绝。修复铁路的战士用双手固定扳手磨破掌心,护士张娟不顾危险为伤员吸痰,这些“不穿军服的英雄”,让胜利的底色愈发厚重。

影片中女性力量的刻画更添细腻温情。张子枫饰演的李晓从创伤中觉醒,在谈判桌前对美方坚定说出“N0”;宋佳塑造的林月明藏起丧夫之痛与思子之情,以智慧坚守底线。她们不是战场的点缀,而是和平征程中温柔却坚韧的支柱,让这部战争片有了更丰富的情感层次。

孙醒在中立区坚守规则却遭偷袭,姚庆祥身中数弹仍不许战士还击,这些“憋屈”的牺牲,更见中国人对和平的敬畏与坚守。当金城战役的坦克轰鸣与谈判桌的掌声交织,我们终于读懂:70年前的胜利,是枪炮与智慧共筑的丰碑。

走出影院,秋风拂过脸颊,想起影片中,那些在焦土中绽放的生命之花,那些谈判桌上寸步不让的坚守,都在诉说:和平从不是恩赐,而是用血肉换来的权利。今天的山河无恙,正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这部影片留下的,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珍惜当下”的永恒警醒。

来源:红网

作者:曹芬芳

编辑:石凌炜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646954/50/153564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