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下午,“美育润心田,艺术启未来”公益性公共教育活动在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举办。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9日讯(记者 唐雨欣 通讯员 汤沙)11月18日下午,“美育润心田,艺术启未来”公益性公共教育活动在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举办。活动作为馆校联合美育实践活动之一,面向百余名中小学教师、家长,以“艺术疗愈”为主题,通过案例分享、理论讲解与沉浸式工作坊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一场关于艺术、心理与教育的深度对话。

活动现场。
“艺术疗愈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安全、包容、尊重的环境,帮助学生在非语言的表达中释放情绪、认识自我。”培训伊始,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彭逸舒老师带来了题为《中小学语境的艺术疗愈介入案例分享》的讲座。她从艺术治疗与艺术疗愈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二者在校园环境中的区别与联系。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她聚焦“情绪管理”“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三大主题,分享了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三个典型艺术疗愈案例。

老师们利用彩色不织布、毛毡、废旧布料、超轻黏土等材料,自由剪贴、组合,完成属于自己的心灵图景。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孙薪贺老师则以《艺术疗愈课程在中小学的应用》为题,分享了艺术疗愈在北京多所中小学的实践成果。她通过真实课程案例,阐述了艺术疗愈如何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详细讲解了从课程设计到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理论分享之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丁雨菲与彭逸舒老师共同带领大家开启了《关照自我拼贴疗愈工作坊》。工作坊以“拼贴”为艺术媒介,引导教师们将抽象的情感,如安全感、轻松感、庇护感,转化为具象的“心灵栖息地”。在轻松而专注的氛围中,老师们利用彩色不织布、毛毡、废旧布料、超轻黏土等材料,自由剪贴、组合,完成属于自己的心灵图景。
过程中,不少教师表示,这种创作方式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生的情绪表达方式。
此次活动由长沙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长沙市周南中学联合承办。
来源:红网
作者:唐雨欣 汤沙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