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千秋在太湖
文/刘晓平
我爱游山,山多灵气;我亦爱玩水,水多柔情。因此,我爬过许多名山,也赏过许多水的经典。但是,想观赏太湖,许多年来却只能是我一个美丽的向往。直到参加了由无锡日报承办的全国报纸副刊无锡金秋笔会,才使我这个美丽的向往变成了现实。
金秋的太湖,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之美于一体。确切地说,它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却又处处融注秀丽的写意。不管是充山隐秀,还是鹿顶迎晖;不管是湖山真意,还是十里芳径;也不管是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还是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抑或是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无不体现出生动隽美来。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便使人觉得这种隽美不但没有给人浅薄浮华的感觉,反倒让人品味出一种深厚的意韵之美。因此,我觉得,有人关于太湖之美体现在“温情与水”的说法是不恰切的。
许多天里,我总是追随着副刊同仁的脚步,将太湖的美景一路地赏将过去。
群峰叠翠,烟水迷茫;绿野阡陌,渔池粼粼;鸥鸟帆影,碧水霞光等诸种景观,让人观赏过去总是赏心悦目。但是,在我的心灵深处,诸般风景实在难以撩起我的激情。直到游鼋头渚时,我平静的心情才一下子激动起来。石壁上刻的“包孕吴越”和“横云”两组大字,简直让我一下子惊愕了,它既抒写出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的历史功绩,也暗蕴了对太湖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赞叹,这便是清末无锡知县廖伦的绝妙之笔。
据说,明末东林党人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还留有濯足遗迹。我伫立于那道灯塔高耸的山渚礁石上,三万六千顷太湖波涛顿时汹涌而来,忽雄浑,忽轻柔,忽豪放,忽平和,让人回肠荡气,胸襟大开,“包孕吴越”的深长韵味犹如“横云”飞驰凌空而来。这时,才更使人领悟到廖伦绝妙之笔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同游的朋友都喧闹着观赏去了,我在“包孕吴越”的石壁前,选了一块延伸至湖水中的石头,独坐下来思味着几天来观看过的地方,还有从书中了解到的受太湖水滋润过的历史和人物。我就是这样,在繁荣喧闹和冷清孤独面前,我宁肯选择后者;在有历史的光泽和现实的雨露沐浴时,我则宁肯选择前者。因此,我必定是一个孤独的古董,但愿是一个有价值的古董。
因了太湖,古老的吴越大地是肥沃深厚的。
在我的家乡有句俗话是:水深出蛟龙,名山成大仙。也许同样因了太湖的滋润,吴越大地处处都有先哲贤人。在历史的岁月里,一串串耀眼的名字,不仅辉耀了历史,也照耀了后人,同时也使太湖水域多了几分神秘和深厚。我从有关资料中得知:早在五六千年前,太湖水域就有了先民生息繁衍。三千多年前,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来这里建立了勾吴国,将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用到这里的农、牧、渔业中,发展了生产,创造了灿烂的吴文化。三千多年来,这块沃土孕育了无数叱咤风云、彪炳史册的风流人物,在历史上卓有建树的人物更是群星璀璨。悯农诗人李绅、抗金宰相李纲,为历代人民所崇敬。晋代大画家顾恺之被画坛尊为国画之祖,元代倪云林、明代王孟端则被称为一代宗师。明代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党人,用他们的正气和热血洗涤被昏君和阉宦污浊了的神州。吴炳、杨潮观的戏剧成为我国古典戏剧的明珠,至今仍在舞台上熠熠生辉。陈维崧、顾贞观、严绳荪等则是我国词坛中兴的旗手和中坚。华衡芳、徐寿和海宁人李善兰等,被科技界公推为我国近代科技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徐致靖是维新运动的主要幕后人物,薛福成是最早提出变法的杰出思想家之一。
也许有人会说我列举的全是古代和近代的人物,其实,在现代、当代的社会舞台上,太湖水域也同样有着无数耀人眼目的名字。被誉为民族音乐家的华彦钧,他的《二泉映月》被列入世界名曲之林;刘天华则被尊为我国一代国乐宗师。至于文化大师钱钟书,美术界一代宗师徐悲鸿,国学大师钱穆,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丁福保,以及曾任过中共总书记的秦邦宪等,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取得的杰出成就,无不闪射着与世永存的光辉。在今天的五百多位中国科学院、工程学院院士中,太湖边的无锡籍人士即达60人之多。
太湖不仅人文荟萃,而且经济繁荣、特产丰富,可谓富甲东南。太湖边的无锡,历史上就曾为我国著名的米市、布市、丝市和钱市,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当代无锡又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列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并成为我国乡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坐在太湖边,听着涛声,回想着关于太湖的历史,缅怀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我便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我便深一层地悟出了廖伦题词‘‘包孕吴越”的意韵,我便很自然地想起明代文徵明的一首七律: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茫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望着匆匆追寻的游人,我想不出他们追寻到了什么。再想想自己茕茕孑立的样子,我便又产生了一种“秋宵谁与期”的渴盼。
刘晓平,原名刘小平,笔名村童。1960年生,湖南隆回人。现任张家界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省作协理事、省文联委员,系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协会主席。
来源:红网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