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推出《文学里的湘村——湖南百家写百村》专栏,推作品、推作家、推乡村,讲好湖南乡村故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打造湖湘名村名片。
清溪村。
从蒋家到清溪
——两个文学村庄的时代交集
文/戴志刚
相关链接:征稿: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湖南百家写百村
一
第一次知道周立波的作品《山乡巨变》,是小时候在街边图书摊看的小人书。那时根本不知道捧在手里的,是一部鸿篇巨著的简单普及读物。彼时不过十来岁光景的我,只知道在几十页黑白素描式的图片和图片下面几行文字描述里,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却不懂得在那些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背后,竟然还藏着云涌风起的时代变革。其实那个时候,我也正处于一个如小人书里与土地相关的大变革时代。中国的农村土地,在经过三十年的大集体生产后,又一次进入到革命性改变的进程,我所生活的那个小山村,就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田地包产下户。当然,那个连大部分成年人都还在迷茫观望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懵懵懂懂的山村毛孩子,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到把一本薄薄的连环画,和所处的时代以及现实生活发生逻辑联系的。
随着年龄增长,学业读到初中高中时,我喜欢上了一些课外的闲书。在那个出版物还并不丰富以及资讯信息还不特别多元化的年代,我得以完整阅读了周立波以及其他知名作家的一些代表作。正是在先生等一众先贤巨子作品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文学,继而一步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当时隔四十年后,我竟然也能以一名作家身份,踏上位于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名叫清溪村——这个孕育了《山乡巨变》伟大作品的土地时,我的内心是窃喜的,或者说是忐忑的。我似乎是为了寻找一个谜底而来,这个谜底,就要在这块我即将触抚的土地上揭开。我相信,每一方土地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是有着区别于其它地方独特密码的。我想知道,这是一块怎样神秘的土地,能滋养出周立波先生深邃阔远甚至是超越时空的思想;这又是一块怎样肥沃的土地,能生长出《山乡巨变》这样历经大半个世纪岁月淬炼后,依然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字。
二
周立波故居已成为当下无数文学热爱者心中的一座殿堂,前来参观朝圣者络绎不绝。这座略显寒碜、占地面积并不算大的木板房,记录着先生成为一名伟大“人民作家”的人生轨迹。以木板房为圆心的方圆数里的土地,周立波在这里出生、玩闹、上学堂、思考,二十岁的时候从这里出发,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以一支素笔博得世人闻名。多年以后,满怀激情的他,再次回到他耳熟能详但“换了人间”的这片热土居住和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周立波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与他当年因追求梦想离开家乡时的心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正是这再次回家的十年时间,周立波把生他养他的这块热土完全代入了在此期间构思和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之中,这是继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暴风骤雨》之后,他的又一部具有深刻时代意义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故事发生地的地理格局、语言风格、乡风俚俗等,莫不刻着家乡深深的痕迹,特别是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在他家乡找到原型的。或许,回到家乡,就如同回到母腹的温暖和安全,这里有周立波最丰沃的创作土壤,最闪光的灵感来源。而一个作家,能够回报家乡的,当然也就是最优秀的作品。因文而名,多年以后,当这块热土以《山乡巨变》中的故事发生地“清溪”命名而且随之名播天下时,先生对家乡的赤子情怀也就得到了最好的告慰。
徜徉在清溪村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上,所有的感官都充盈着书卷的芬芳。以周立波、王蒙、莫言、阿来等二十一名现当代著名作家命名的书屋,如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闪烁在村庄的树幔绿帷之间。艺术雕塑、农耕文化体验园、文艺演出剧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图书珍藏馆等文化元素景点散落于田野山边。作家活动周、清溪一课、清溪书香之旅等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民宿、擂茶馆、餐饮店、创意工艺品铺等自然分布在村落各处,转角一掩竹林的林荫下,几个满脸堆笑的老大娘向我们轻声推荐着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莲蓬。这个已成为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村庄,没有过于喧嚣的商业活动,亦没有刻意迎合的生造硬设,一切都尊重山水与人文灵动自然的布局,风儿能自由的穿村而过,阳光能舒缓的明暗随心,鸟儿能一如既往的筑巢捕食,蛙虫能无所顾忌的鸣唱跳跃,所到之处,皆显妥帖而和谐。近十年时代大潮的涌动,这个正处在又一次巨变进程中的村庄,一改过去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模式,升级成了一个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学村庄。村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这让过去许多背井离乡出外打工的村民开始凤还巢,实现了家门口创业和就业,特别是一大批年轻人从大城市返回清溪村,他们用知识、活力和创新精神,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新一代乡村振兴的责任,让这个古老而现代的村庄,再一次迎来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仅过去的2023年,清溪村就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百二十多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了五万元。
时值江南五月,饱蘸绿汁的清溪村就像一幅颇具视觉质感的油画,铺陈在通透澄净的蓝天白云下。掩映在民居四周绿意盎然的树,迎风晃动翠绿欲滴的莲叶,正在分蘖生长绿浪起伏的稻禾,见缝插针恣意生长的绿草。深绿,浅绿,远绿,近绿,条状的绿,圆形的绿,晃动的绿,静止的绿。这些绿,貌似杂乱无章,却又感觉错落有致,它们如此随意组合,但又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这大约是天地合手,写给这个时代的一篇大文章吧,谋篇布局大开大合,叙事形式不拘一格,由己而言它,形散而神聚。这满目生机勃勃的绿,是要对我们表达什么呢?是希望的田野吗?是自由的呼吸吗?要不,就是那列从村庄中央铁路桥上呼啸而过的高铁——通向未来的远方!
蒋家村。
三
从清溪村向北一百余公里,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的地方,也有一座同样因文学而闻名的村庄——常德市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山村,村里也曾有一名自带光环的主角,当年以一部名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长篇小说,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同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是的,你没有猜错,她就是被一代伟人誉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一位同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文学巨匠。
我与丁玲先生为同乡,老家与丁玲故居不过一箭之地,可以说,我是从小就听着丁玲这个伟大的名字长大的。正如每一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烦恼一样,每一块土地也都有不为人知的忧伤。蒋家村地处山岭丘岗,历史上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基本靠天收,只要遇上老天爷发脾气的年份,家家户户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件困难的事。那时村里仅有一条与外界联通的原生态道路,却处于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的自然状态。1982年秋,刚刚落实政策并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丁玲,终于回到了阔别六十年的家乡,在调研工作完成后的返程最后一天,提出想回她出生的蒋家村黑胡子冲老宅地看看。然而由于当时连日大雨,出入山村的道路泥泞不堪,有的路段还被冲毁,导致人车根本无法通行,于是已然七十八岁高龄的丁玲,只能站在山口望家兴叹,悲怆泪下。四年后,丁玲在北京溘然长逝,此事也成为了她生命中最大的一个遗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蒋家村当年恶劣的生存条件。因此在那些年,当地青壮劳力基本上都选择外出务工,留下妇孺小儿守望故土。当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背着沉重的行囊,拖着难舍的乡愁,离妻别子,走向未知的远方,心中的酸楚,文字无法言表。空了芯的蒋家村,只能在那些年的风雨中自顾自怜,黯然神伤。
当大潮涌动时,一切皆有可能。十年前,蒋家村确定了以“丁玲”这个响亮的文化标识为突破点的振兴战略思路,决定重建丁玲故居,并以此为支点,带动当地产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蒋家村的人民继承了丁玲先生开创进取敢为人先的脾性,开台打鼓,说干就干,第一时间就开始因地制宜做规划,找资金,上项目,搞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一步步朝着自己想要的样子坚实前进。经过十来年持续发展,现在的蒋家村,不只是气度非凡的丁玲故居重现世间,还打造了丁玲文学景观游道、湖南省文学创作基地、向阳湖湿地公园、果蔬采摘园、风俗文化园、特色民宿区等文化旅游景点和项目,形成了观光旅游、吃住娱乐、农产销售等一条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如果此刻的你,趁着周末爽睛的天气,携家共友来到蒋家村来一个两天一晚的乡村游,你定会有一番别样惊喜的出游体验。傍晚来临,沿着蜿蜒的丁玲文学景观小道,漫步在绿树环绕的湖畔,你会发现晚霞渲染下的向阳湖,亦如一幅另一种风格的巨型油画,满天彩缎般的晚霞映照在偌大的湖面,天地一色,大铺大染的金黄,辅以几只低飞嬉闹的白鹭,美得让人挪不开脚步。湖汊与山岗交接的缓坡处,那是一片片梯田式栽种的黄金李、五月脆、脆蜜桃果园,春可看花,秋来摘果,这个季节里,枝叶正劲,翠色欲滴。而在那些平阔一些的湖湾处,是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原本白色的棚膜反射着晚霞的光泽,轻风拨弄,美如一行行跳动的金色五线谱。正因为家乡肉眼可见的发展,蒋家村一大批原来在外闯荡的能人返乡,村民回巢,他们依托本土资源,有回来种植果园的,有投资油茶深加工的,有做蔬菜大棚的,有经营花卉基地的,还有搞生态蜂蜜养殖的,各种公司加农户形式的合作社风生水起,构成了蒋家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骨架和格局。
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蒋家村,也在收获着时代发展的甘甜成果,沥青路铺到每个村民小组,太阳能路灯覆盖了全村路段,环保公交车也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过去田间地头那些繁重的劳动,也在现代化农耕方式方法中变得轻松,那些劳作的场景,甚至写意如一幅水墨山水画铺陈在古老的山岗林间。这个过去相对闭塞的小山村,也像清溪村一样,在新的时代借风乘势,不仅一举甩掉了贫困村帽子,还相继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最美潇湘文化阵地等荣誉,一举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山乡巨变。这应该也是在丁玲今年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家乡人民对先生最好的献礼和告慰吧。
四
无论是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还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叙述的都是农村大地上的故事。除此之外,远如文学源头的诗经楚辞,嵇康陶潜的田园归隐,李白杜甫的浪漫和忧伤,辛弃疾的边塞徐霞客的游历,近到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等无数伟大的文学作品,也莫不向我们讲述着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故事。做好土地上的文章,讲好土地上的故事,是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面对的共同课题。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度,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农村大地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背景板,历朝历代的阶级矛盾以及几乎所有的民变运动,无不与土地有着深刻的关联。正是这广袤而丰沃的农村大地,孕育了无数让世人仰视的文学艺术作品,构成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华夏文明的重要部分。在那些漫长的时光里,田野、山林、河川才是诗人、画家以及哲学家们生活的前沿地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沅有芷兮澧有兰”的浪漫,“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的阔远,经史子集、唐诗宋词的灿烂,共同构成了古老文明的根茎枝叶,形成了几千年里我们最好的文化生态。
我一直相信,从泥土里长出来文学艺术才会具有长远的生命力,而闭门造车的文艺作品终究会被摒弃进历史的垃圾箱。我出生在湘西北农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逢年过节、农闲季节或者乡邻家里有红白喜事,总能欣赏到澧州大鼓、三棒鼓、皮影戏、荆河戏等民间艺术,有些表演甚至就在田间地头,很多艺人农时下田劳作,闲时上台演出,无缝连接,切换自如。我那时很痴迷于那些大人嘴中所说的“闲把戏”,也挺喜欢那些“不务正业”的艺人。当时我们村就有一位奇人,所见所闻现编现挂,顺口溜、对鼓词不假思索的顺口就来。我的一些历史知识、写作中的许多素材就是启蒙于这些民间艺术,还有一些唱词至今都能唱得出来。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今天能成为一名所谓的作家,和当年田间地头就能接触到的那些文艺表演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是,世界才不过一百来年的工业文明时代,诗人和作家进了城,画家住进了高楼,把握文化话语权的人都生活在了钢筋水泥的森林中,越大的城市仿佛越有文化主导权,田野和山川成为需要旅游采风或者体验生活才可得见的地方,连我小时候在乡野随处可见的那些艺术形式,也在乡村的土地上逐渐萎缩消失,有的已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曲高和寡的鸡肋。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生活的两种基本需求,文学艺术是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可事到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却没有以前快乐了,这也成了我一直无法得解的困惑。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文学艺术的根须越来越浅,风雨飘摇,枝叶凋零,那些文字中长出来的葳蕤,那些艺术作品里散发的芬芳,已被淡忘在现实的叹息中,或在精致的利己主义中迷茫无助。就如同我生活的这座湘西北小县城,似都已不屑于或不适合谈论诗和远方。
五
平地惊雷起,万木又复春。而就在这样的喧嚣和聒噪中,蒋家村和清溪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功,给出了这个时代里文学艺术应何去何从的正确打开方式。就像江河需要溯源,拨乱需要反正,一切需要自然回归,文学艺术也要而且应该回到它最初生长和枝叶繁茂的乡村土地。唯有这样,阳光才能够照耀它,雨露才可以滋润它,灵魂方能恣意生长,生命亦可历久弥新,这也才是文学艺术最舒服的状态,也是它最本真的模样。有人说文化是软实力,不能吃不能穿,好像是一件务虚的事情,但如果思路对了,方向正了,文化就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也可以给老百姓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软实力就转化成了硬实力。
当今天的你,无论自驾还是随团,无论是采风还是观光,来到蒋家和清溪两个以文学之名出圈的村庄后,你会看到在村里的露天民俗表演大舞台上,那些你倍觉熟悉和温暖的民间文艺表演又回来了,台上的演员就是村里刚刚洗脚上田的村民,演出的故事也无非是村里家长里短的桥段,台下游客和本地村民坐着站着混在一起,在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的原汁原味的本色出演里,呼哨声、喝彩声与欢笑声不绝于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份转换成一群生活在蒋家村和清溪村的孩子,想象他们打小就在这种浓郁的文艺氛围中浸淫成长,放学了能够到书屋里安静地看会儿书,周末和节假日可以看一些雅俗共赏的本土文艺表演,他们接触的人,听到的故事,经历的事情,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汇入成长的河流,亦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埋在他们幼小的心田,然后在润物无声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我甚至可以预言,现在生活在这两个文学村庄的孩子中必有龙凤鲲鹏,假以时日,定会借风而起,脱颖而出。这样的结果,也一定是我们所有人都希望的,而这也许就是我从蒋家村到清溪村,心里一直想得到的那个谜底吧。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五月,我变成一名信使,在蒋家和清溪两个相距百余公里的村庄之间,传递着一些让人欣慰而又隐而不宣的讯息。这两个时空交集的文学村庄,不约而同在时代的加持下,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山乡巨变,这也应该是丁玲和周立波两位文学巨子当年对家乡未竟的心愿吧。然而,在这巨大变化的背后,变的,不过是土地上的形式和内容,而不变的,永远是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深爱和眷念。
(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戴志刚,湖南临澧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毛泽东文学院学员,在《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中国报告文学》《湖南文学》《湘江文艺》《散文百家》《天津文学》《中华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风雨起心澜》《踏歌而行》《凉月微弄》三部,曾获丁玲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湖南省散文大赛一等奖、常德原创文艺奖等。
来源:红网
作者:戴志刚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