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致专著《有戏——戏曲艺术研究文论》图书封面。
《有戏——戏曲艺术研究文论》
作者丨曾致
著作简介
曾致专著《有戏——戏曲艺术研究文论》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关注湖湘戏曲文化的戏剧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对京剧、祁剧、湘剧、汉剧、湖南花鼓戏等代表性剧目的评论文章,记录了刘春泉、肖重珪、闵玲娣、李文芳、钟宜淳、龚谷音、左大玢、陈爱珠、曾金贵、姚佩琼、唐钟璧、李小嘉、欧阳觉文、刘赵黔、贺艾芸、胡安娜、肖远扬、王霞生、唐继敏、喻毓芳、李惠芳、徐瑞平、王清平、吴丽平、周瑞华、赵银华、何红、王阳娟、叶红、邵展寰等几十位戏剧名家的艺术生涯、心路历程及表(导)演风格,从评论、媒介、创作、人文等多重视角出发,大力强化“察势观风,人文位育”的实践意义,积极回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彰显了具有理性色彩的情感力量。全书分为剧海观潮、剧坛芳华、剧苑印记三个篇章,共计45万字。
为提升阅读体验,作者采制了70段珍贵的戏曲音频素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制作成二维码附于书中,读者用手机扫描即可收听相关戏曲唱段和戏曲节目。此举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进行解读与传承,展现出了湖湘戏曲的文化神韵和艺术魅力,还大大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有益于今人从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中汲取营养。该书集思辨性、理论性、艺术性、史料性于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视听兼备,为今后业界、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为该书作序。他评价道:“作者的系列剧评,视角多元、言之有理、言之有致,有的把具体剧目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与解析,有的放在时代坐标、社会生活、人生价值等层面进行观照与反思,具有相当的鉴赏力。他总是以最大的诚意知人论世,以最大的善意和爱心呈现戏剧艺术家们最美好、最动人的一面。”著名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胡芝风认为:“优秀的戏剧评论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结晶,曾致同志的系列文论,以展现舞台艺术为切口,进行宏观视野下的时代性解读,体现了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在当下创新性的发展。他以媒体人特有的敏锐,让人切实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思想之光和精神之美”。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钟宜淳为该书题词,民进中央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题写了书名。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制片人潘奕霖撰文指出:“通读全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怀与大爱,没有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没有扎扎实实的深入采访,没有高屋建瓴的艺术视野,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关注,是无法完成这部著作的。篇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力量。这是一本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著作”。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金声奖获得者、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魏哲浩评价:“《有戏》是一部有温度、有筋骨、有血肉的戏曲艺术宝典,让人眼前一亮,如饮甘霖。它既是学术研究的参考,亦是大众美育的桥梁;既为业界提供镜鉴,亦为后人留存记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碰撞的今天,这部著作提醒我们:戏曲不仅是舞台上的悲欢离合,更是民族精神的基因密码。愿读者翻开此书时,能听见历史的回声,看见文化的光华,并从中汲取生生不息的力量”。
《有戏》在手,弦歌不绝,伴君听戏品戏,探寻美妙的湖湘戏曲文化之旅。


曾致,湖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播音主持研究会驻会副会长。系中宣部学习强国播音朗诵专家组成员、全国第二届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艺术家、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主考,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长沙市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旅智库专家,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广播影视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广播电视专业)水平评估专家、湖南省地方志首批专家。著有《播音主持艺术新说》《节目主持艺术基础》《朗诵艺术指要》《新闻播音》《寓言故事朗诵》,担任《中华经典诵读》《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主编,录制出版《我和爸爸聊论语》等音像作品40多部。先后在《中国戏剧》《中国演员》《创作与评论》《中文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发表剧评、论文多篇。
来源:红网
作者:曾致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