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阳四季
文/龚曙光
长沙住久了,一有空闲,便想去乡间走走。周边想去该去的地儿不少,前后30年,东南西北的我也大都去过。其中去得多的,是浏阳。
我去浏阳,看重的不是来去便捷,而是到那里,总有一种没有过渡的城乡切换感。如果从家里出发,驱车走环线,半小时便能穿越星沙密集的工业区,抵达浏阳绵延的山林,以及山间葱茏的苗圃。转瞬间,或许还来不及回神,便被换片似的切割了都市生活的种种牵绊,一头扎进山重水复的乡野。这种城乡场景瞬间切换的旅游体验,长沙周边的县市,唯浏阳独有。
若再往深远处的东乡北乡,那里山高涧深,树古竹茂,其间纵有农舍隐现,农人耕作,甚至还有各式的民宿和各样的住客,但走进去,依旧是一种地老天荒的寂寥与自在。倘若山顶有月,山间有风,那御风沐月的临虚和飘然,让人顿起了却一世苟且与是非,自此不归尘凡的念头。
要说走玩浏阳的好处,其实不在单季景色的绝胜,而是一年四季的各异其趣。
春上去浏阳,不但可以踏青赏花,还能寻树买花。作为著名的花木之乡,浏阳的春天自然繁花似锦。苗农各家的花木,大都是从远地觅得的精品,加之培植精心,似乎株株都让人不舍。家中有院子的人,尤其男人,寻花觅树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癖好,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了心仪的,就想搬回自家庭院去。这瘾头,像极了那帮搞收藏的,见了好物件就忍不住要出手,除非自己出不起那价钱。每年清明前,我都会去浏阳走走,一路漫无目标,却总想有意外之得。如果真的幸运找到了花木妙品,则会立马讲价挖树运回去,生怕被别人抢先下手。虽说如今移栽技术提升,树木一年四季都可栽种,但成活快生长好的季节,还是清明前。我家院子里的花与树,十之七八是我清明时节从浏阳淘回来的,比如门外的罗汉松、前院的茶梅树、后院的丹桂树、草地上的木绣球、后门口的铁杆海棠等。院子就那么大,花木却源源不断买回来,于是只得一株一株换进换出。惯常一个春季,我得跑去浏阳好几趟。那种寻得一株奇花异木的欣喜,堪比江河里的金客意外淘到了狗头金,幸运的神采写满一脸,多少年也褪不去。
浏阳的山山岭岭里,除了苗圃,还藏有好些果园。不是农家乐作为点缀的那种,是成山成岭的专业种植。我的一位朋友,老家在浏阳,包了那里好几座山头,种下李子、梨子、桃子、柚子、桔子等十多种水果。一到采摘季,成排的大货车停在果山收鲜果,丰收的场景,唤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每每因此双眼潮润。

夏季我去浏阳,大多是去他家的果园摘果子。那时候奈李熟了,黄桃也熟,梨子节气稍晚,但早熟的品种也可以尝新了,正是一年中水果最丰盛的季节。挎个篮子穿行在果树间,先挑最大最熟的摘下来,用手擦擦便开吃,一口下去汁水四溅,那种只有刚摘的果子才有的本真香味,沁人心脾。等吃到肚子实在装不下了,才去将篮子摘满。我一边采摘,一边为果园编起了顺口溜:鸡蛋大的李子鹅蛋大的桃,拳头大的梨子脑袋大的柚,金黄的枇杷压枝头……要说吃水果,多好的品种多好的品相,摆在店子里摊子上,蔫吧吧的像一堆果脯。只有跑进果园,爬上果树自己采摘,吃起来才肉甜汁浓,满嘴生香。夏日到浏阳,吃到的水果就多了这份新鲜,这份边采边尝的乐趣。
我在浏阳的朋友,分土著和移民两类。种苗木种水果的那些,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因为寻树和采果,一来二去熟了,慢慢就成了朋友。一到移栽季或采摘季,他们便会邀我过去浏阳。而开民宿或租了房子自己居住的那些,多是我在长沙的旧友。他们或许一年四季都待在那里,但只有到了秋季,才会郑重其事地邀我过去走走。他们说浏阳春天潮夏天闷,冬天很清冷,只有秋天爽朗宜人。其实这气候,全湖南也差不多,不唯浏阳的乡下。倒是浏阳的山景,晚秋最是令我沉迷。或许因为浏阳山上的植被落叶林更多,一到晚秋,漫山的黄叶红叶叠染,拉出一道道鲜妍亮丽的山脉,在天地间透出一种稔熟的欢喜和肆意的绚烂。
油画家段江华,在高坪镇弄了一个乡村美术馆,自己在那里创作,也教乡下的孩子们画画。他想作个表率,带动朋友们一起回那里,慢慢聚集成一个艺术小镇。他的美术馆靠山临溪,圈了一个大大的院子。坐在院子的露台上,能听见那一湾山溪的潺潺水声,看见溪流对岸红黄绿相杂相生的绚丽山色。老段总是在深秋发出邀请,于是便有了何立伟、邹建平、蔡测海、彭见明和我一众老友的聚首赏秋。浏阳的秋色明丽而不炫耀、绚丽而不艳俗,是那种丰年谢幕一般的沉实与亢奋、内敛与盛大。岳麓山也是有红叶的,但那只是一道山梁,一个山头,不似浏阳的重重叠叠、无际无涯!浏阳的深秋,无论你站在山底还是山巅,都会被那明丽绚烂的山色包围、沉浸,化作其中的一团光,一抹彩、一派秋意。

我以为,冬天才是浏阳的美食季。虽然作为浏阳美食底色的蒸菜,四季之中并无分别,或许夏季可蒸的鲜蔬还更为丰富,但要吃到浏阳农家的绝味,还得等到冬季。山里的野猪野兔竹鼠竹鸡,溪中的螃蟹虾米楞子梭子,晾干熏透的合适季节是冬天。只有空气干燥的冬季,晾晒熏制的鱼肉才不会变质,才会蓄满阳光和寒霜的味道。食材好了,不管是蒸是炒还是炖,都是城里店子做不出的风味。若是风雪交加的夜晚,烧一塘熊熊的树蔸火,各样的蒸菜沿火塘摆上一圈,火上吊着的鼎锅里,热腾腾地炖着腊野猪和鲜冬笋,举着的陶碗,盛满了自酿的谷酒。这阵仗、这气派、这倾尽家珍的情谊,才是浏阳乡下地道的美食大餐!曾经的一个小年夜,我就被这美食、烈酒和热腾腾的场景,醉倒在朋友家的火塘边。
我所走过的乡村,少有今年去了明年还想去,春季去了秋天还愿去的。好像只有浏阳,四季都能找到不同的主题和意趣。除此之外,浏阳还有唐宋的名刹古寺、近世的伟人故居、高山的溯溪漂流,还有菊花石和烟花秀,都是得天而且独厚的文旅资源。只是于我而言,一年之中,能有这寻嘉树、采鲜果、会老友、品美味四大应季的雅事,已觉幸矣足矣!
2025.11.6
于抱朴庐息壤斋

龚曙光,湖南澧县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天涯》等期刊发表文学作品逾一百万字。著有散文集《日子疯长》《满世界》《样范》等。曾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中国出版政府奖”“韬奋奖”“2011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等荣誉。
来源:红网
作者:龚曙光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